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责任意识的培养探究

2021-01-09苏恒瑞

科教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苏恒瑞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希望与民族崛起未来。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有效开展突发危机防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必然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主题,最后站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提出了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意识 三全育人 社会重大突发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26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Major Social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SU Hengrui

([1]Hubei Ope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2]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social group, bear the hop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of national rise.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senseofsocialresponsibility,itisfound thatitis theinevitablechoiceofhistoryforcollegestudentstobearthecorrespondingsocialresponsibilityinthemajorsocial emergencie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mergency crisis, and the inevitable need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of"threeaspects of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this paperputs forwardthe main theme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social major emergencies.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ocial major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Keywords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major social emergencies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简称“三全育人”,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运用三全育人的视域去思考并开展思政工作,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显著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现状

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思维活跃,视野宽域的青年群体,也存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群体思想上的抵触,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成效有限,在这里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意识的分割开来,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二是部分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手段比较单一,导致学生认为这种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有点枯燥、无聊,因此不能做到内化于心;三是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与家庭责任意识较差,一方面部分学生大学在校期间对学业,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予以重视,出现了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为,他们自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他们成长的要求,自然做不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他们并没有思考清楚在未来他们应当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与其對应的责任,他们之中可能还存在漠视家庭经济实力去购买名牌手机、服饰、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的行为,以满足他们个人的虚荣心,一个不能顾全“小家”的人,怎么去谈“大家”,承担社会责任呢?

2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2.1承担社会责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责任意识是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纽带。[2]而在重大紧急情况下,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的危难时刻帮助他们认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孰轻孰重是很有必要的,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种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当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其实是分割不开的时候,例如个人的生命安全、物质金钱、正常的生活秩序只有在社会、国家的秩序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障,他们才会更切实感受到承担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也会真正意识到自己就是未来社会责任承担的主体,因此在这一时期,开展关于培养大学社会责任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格外必要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故事、事迹都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思政课的丰富素材,如在新冠肺炎中具有突出贡献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医护人员的事迹;围绕“火神山”“雷神山”发生的感人故事等,往往不需要教育者开口其本身便能起到直抵人心的作用,是一种隐蔽式的教育,成效大大胜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

2.2有效开展危机防控的必然要求

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还会出现类似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其他的危机事件。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为有效开展危机防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危机中各类谣言会伺机传播,而良好的责任意识,会让大学生主动去接触并学习危机中的未知部分,以做到合理规避风险,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学历、高知识群体,他们有助于向公众揭示真相,明辨是非,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的处理并化解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危机,这也间接有助于辨析这些错误的舆情,有利于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维持社会的稳定。

同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会提升他们的自我责任与家庭责任意识。如新冠肺炎疫情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的安排,按时离校,按时返回学校,不信谣言,不散布谣言就是自我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一种提现;关心家人,提醒家人佩戴口罩,注意卫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提现。这有助于社会大局的稳定,更好的应对危机。

2.3“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必然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包括思想与政治两个方面。[3]而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这是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需要。

在重大社会突发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利于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能有效将教育内容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长效机制有机相结合,也更好的利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相比于传统的教育过程,其具有显性教育与隐蔽性教育相的双重优势。

3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主题

3.1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越是在这种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关键时刻,就越是在考验民众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有全民万众一心共同克服万难决心。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应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位置。

3.2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

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保证大学生成为栋梁之材的基础,大学生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前提是践行好自我责任和家庭责任,那么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自我责任和家庭责任就体现在保护好自身与家庭的生命健康,因此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是绕不开的主题。而教育即世界。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其实就是在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如何更好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而重大突发事件中发生的一切,就是大学生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最好的教科书,因此这个时候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生命与正确应对危机。

3.3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担当意识的前提在于培育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经历可能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说比较陌生,但这种经历也是十分难得的,这可能会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切实体会到集体与个人其实是紧紧相扣的,无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物资金钱都只有在社会与国家的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证,但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也难免会出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这个时间点重点培育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价值统一性,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心底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树立在关键时刻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之再去引导与培养青年大学生在关键时刻勇担當、敢作为、争先锋的时代责任担当精神才会顺理成章。

3.4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任何教育的主题、形式、方法都在引导学生积极的投身于实践,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教育内容,最终也无疑也是在导向于实践。在本次事件中,正是有那么多敢于奉献、担当的青年医护工作者、社会服务工作者、志愿者,他们在关键时刻的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投入到抗疫的第一线,才减缓了一大部分的社会工作压力,为中国在全世界面前交出疫情“合格答卷”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最终环节,是在引导大学生去真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将自身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具体实践,并在其中茁壮成长。

4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4.1凝聚全员育人的教育合力

“三全育人”,“全”是关键。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必须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育人。

因此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其教育的主体自然脱离不了“社会”,因此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全员教育“四位一体”模式尤为重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同时应对学校中思政教师、学校科任老师、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者、学生组织等细分主体提出具体的要求,形成一致的目标,从不同侧面协同育人,形成学校到社会的教育合力,引导大学生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教育责任绝对不仅仅在于高校,也在于四个主体之间的互相默契配合,因此一方面,学校不仅要在校园内以“五个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创新抓手,形成良好校园的育人环境,同时要多为学生提供“三下乡”、社会调研实践、学生组织工作等校园社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层面与家庭层面也要敢于让广大大学生参与到社会的责任中来,提供更多的社会基层工作服务岗位、开放更多免费的社会公共服务场所,给他们适当“放权”,让他们有的放矢。

4.2丰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手段

要充分发掘高校各项工作過程中的育人功能,所有教职工都应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4]育人绝对不仅仅在于思政教育的课堂中,真正的育人工作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步入社会,学校都应该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精心安排,丰富大学生的教育过程。

大学生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责任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巧妙运用社会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优势,给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身边事,思政工作者甚至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巧妙的设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在本次疫情中发生在教师、学生身上的经历、故事就很值得去挖掘,形成“有血有肉”的教学案例,教育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4.3提供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广度

要不断优化创新育人载体、育人手段、育人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不断更新教育的传播手段,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起对互联网思政阵地的重视程度,尤其以当代大学生喜爱的微博、微信、QQ、抖音等为首的新媒体阵地。将责任意识教育以形象生动的网文、视频创作、表情包等青年大学生所容易接收的形式在各高校内、社会中广泛传播,如疫情期间在抖音平台被“刷爆”的钟南山、李兰娟的短视频让大学生群体的感触很深,影响面也很广,就很好起到了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作用。

二是要不断鼓励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的3月5日的学雷锋日,有的学校已经将其做成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系列活动,这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也能大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社会实践,为将来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每一个学生成长,既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共性,也尊重他们的个性,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

5结语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责任承担的主体,但他们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高校的思政工作的本质是教做人的工作,而发生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只有运用三全育人的视域,站在更高、更宽广的新时代思政教育角度,才能用好这本教科书,培育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始终培育好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为祖国培育更好的未来接班人,才能帮助祖国走向强大,民族走向复兴。

参考文献

[1]陈秋华.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129-1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周淑琴,孟祥国,姜智腾.融入思政元素的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37-39.

[4]杨燕,李艳会.“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10):42-46.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