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W模式的慕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分析
2021-01-09赵巧妮
赵巧妮
摘要基于著名5W传播模式理论,从传播者(授课者)、传播(教学)的渠道、受传者(学生)、传播(教学)内容和传播(学习)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慕课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比两者教学模式的异同点,从两者的教学模式中找到利于教学改革的因子,探索并实践慕课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 5W 慕课 对分课堂 对比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58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MOOC and PA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5W
ZHAO Qiaoni
(College ofElectricEngineering,Hunan RailwayProfessional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 Hunan412001)
AbstractsThe teaching modes of MOOCs and PADis comparedand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 disseminator(teacher), communication(Teaching) channel, receiver(student), communication(Teaching)content and communication(learning) effect, to f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aching modes. The factors are found from the two teaching modes and conduciveto explore and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5W; MOOCs; PAD; compare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慕课与对分课堂是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而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慕课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产物,对分课堂是为了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的弊端而兴起的本土教学改革模式。本文将基于5W传播模式因素——谁(Who)、通何种方式(In which channel)、对谁(Whom)、说的内容(Say what)、取得何种效果(With what effect)对比分析慕课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性,应用到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概念起源诠释
1.1 5W传播模式
1948年由美国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领域模式,他指出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通过5W(即“哪种方式(In which channel)、对哪些人(Whom)、说的什么(Say what)、效果如何(With what effect)”)在传播学中依次——对应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者、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等5个环节。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典型的传播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这5W传播模式的个环节紧密相接,对应如表1所示。
1.2慕课课堂起源
慕课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表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第一个字母M表示大规模,表示学习的人数众多,第二个字母O表示开放,是指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免费性;第三个字母O表示在线,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实现;第四个字母C是课程,包括课程内的各种资源(介绍、课件、视频、作业等)。它最早于2008年应用于教学,自2011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龙和彼得·诺维格在网上推出“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该课程,由此开启了慕课的井喷之年。
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特征。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作为协调者给予学生文本形式的异步反馈,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授课,打破了时空界限。学习者可以自主選择自己的课程。
1.3对分课堂起源
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技术冲击下,传统授课式课堂显得更加枯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机”不离手,教师单一授课的教学压力大,针对这一现象,2014年春张学新教授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本土化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又称为PAD模式,即课堂教学由讲授—作业—讨论三个环节组成。对分课堂中的对分是指将课堂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的时间教给教师讲授,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作业和讨论。讲授环节由教师承担完成,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不懂的、难点的、新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解完毕以后让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做作业过程中针对题目的难点以交互的方式互相讨论,吸收消化本堂课的所有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学习知识。这种本土化的原创性的“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拟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试获得了圆满成功,并逐步向国内推广过程中。
2 5W模式下慕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
2.1传播者(授课者)比较分析
慕课与对分课堂的授课者都是教师,均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同的是慕课课程的教师和对分课堂的教师对学生授课时所起的作用不同。
慕课的授课教师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教师上课,全部是网络授课,教师对学生既陌生又熟悉,教师即真实又虚拟。教师团队依托网络上课,面对的学生人数可以成千上万,但是无法直接面对学生授课,只能依据预期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课程团队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前预判和设定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布置练习题和讨论题,教师团队再在网络上答疑解惑。
对分课堂的教师在教室与学生面对面上课,一般是一个教师,几十至最多一百多个学生在上课完成上课的任务。教师和学生的表情都是真实可见,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迅速做出教学调整。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整体把握课堂的授课方向,课堂上导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在这堂课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大纲,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框架和内容;教师引导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实时的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1)对分课堂和慕课的教师在课堂中均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需要在课前准备较多的课程资源,因此授课者的备课工作量均增大了,对授课者自身的知识深度、广度及灵活度有更高的要求。
2.2传播(教学)的渠道的比较分析
慕课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渠道是不同的。慕课课程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线上上课;而对分课堂的教师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教室进行面授。
对分课堂的教学指教学与讨论同等重要,将课堂分为教师讲授、学生小组讨论、内化吸收2个阶段,如图2所示。教师需要合理的设计好对分课堂教学的过程,将教师课堂授课与课堂生生交流、讨论的比重分配好。可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思考能力和学生自由讨论的互动能力。
慕课的教学渠道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的慕课教学平台来开展教学,如图3所示。
学生与教师共享在同一个网络时空中,不必拘泥于面对面授课,因此教学环境非常宽松,只要有网络沟通的媒介,就可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沟通交流。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1)两者中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讨论的环节来消化吸收课程中的知识点;(2)不同的是慕课中学生可以针对性的反复观看视频学习内容,对分课堂的学生侧重于课堂讨论分析内化吸收知识。
2.3受传者(学生)比较分析
慕课与对分课堂的受传者都是学生,均是知识的接受者,两者不同的课程学习的学生数量和层次不太一样。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以慕课的学生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且没有上限,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在线学习,这是慕课的最大优势,这对于知识的传播非常有效而且迅速;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部分是不认识的,选课的学生可以是社会的各个层次任务,但是学生之间仍然可以利用慕课平台来交流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
对分课堂的学生数量局限在一个有限的教室空间内,至多一百多人,人数数量不能太多,如果人数太多,会影响上课的质量;学生与学生之间均来自熟悉的自然班,学生基本是同一在校学生,学生之间的讨论局限在课堂上本班同学中。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1)慕课没有空间的限制,所以学习的学生人数可以很巨大;由于空间的限制对分课堂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2)网络平台的便捷使得慕课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不同步,而对分课堂的学生一般需要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3)慕课选课的学生层次非常广,可以任何喜欢该课程的人员,没有年龄、学历等门槛,而对分课堂的学生必须是学校的自然班学生。
2.4传播(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慕课与对分课堂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课程资源准备,只是课程内容展示的形式不一样。
慕课的教学内容一般由许多个颗粒化的“微课”视频组合而成,由教师提前录制好,并发布到慕课平台上,由学生随时随地个性化的学习和观看,符合当前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特点。且慕课的在线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和观看当前和以前的所有课程资源。
对分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由一个完整的知识内容组成,这部分内容可以是教师对学生针对性的讲授,也可以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完成。教师的教学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授课的知识点展开,学生学习和讨论的是当前教师布置的知识点。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1)两者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非常丰富;(2)不同的是慕课的知识点是提前录制好的颗粒化微课视频,对分课堂的知识需要教师现场讲解,师生之间更具亲和力。
2.5传播(学习)效果比较分析
慕课与对分课堂的学习的教学效果一般都是用评价方式来体现。对分课堂的评价方式与慕课的评价方式都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注重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包括师生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促进学生不断的总结反思学习情况,促进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两者评价时间上不同的是慕课的评价数据是实时的,学生瞬时知晓自己的学习状态;而对分课堂的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手动的记录学习情况,各种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数据稍稍滞后于慕课,但是都可以全面、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1)两者的评价模式都是多元、立体的评价;(2)慕课的评价的实时性使得它更加具有数据分析优势,教师能迅速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做出调整;对分课堂的评价模式需要人工统计,教师的课堂评价工作量比较大。
3总结
從以上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对分课堂与慕课课堂的授课均是新型的教学方式,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对分课堂中特别注重学生课堂间的讨论环节,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慕课课堂的学习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两者有机混合进行教学,达到较完美的教学效果,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了足够的面对面的师生、生生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可以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1.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基于慕课-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XJKX19B74);2.2020年校级认定在线开放课程:《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
参考文献
[1]杨伟.5W模式视域下SPOC教学过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120-121.
[2]孔祥宇.目前两种流行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基于SPOC式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J].2018,(9):99-102.
[3]杨淑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653-658.
[4]殷素雅.慕课背景下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5):406-407.
[5]涂春梅.基于“对分课堂”的线上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9):59-61.
[6]张典.对分课堂: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5-226.
[7]李洪影.期刊“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0,(5):22-23.
[8]李恒.对分课堂三个阶段的操作要领及其教师角色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