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
2021-01-09李莉
李莉
摘要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探究教学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与认知策略,而是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经过探究后去亲自发现和领悟。在科学课上,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模式,把重点放在创造条件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上,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4.021
Give Students More Learning Initiative
LI Li
(Wuzhong Experimental School,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15128)
Abstract: Scientific inquiry is the core of scientific learning and the teaching thought advocated by the re? form of scienc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 typical feature of inquiry teaching is that teachers do not direct? ly tell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related to teaching objectives, but create a specific situa? tion for students to discover and understand by themselves after inquiry. In science class, if we want to really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 ness and return the initiative of asking questions to students.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the role model of fa? cilitator, focus on creating conditions,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discover,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and exercise students’ thinking well,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solve and apply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Keywords: scientific inquiry; innovative awareness; learning subject
科學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探究教学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与认知策略,而是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经过探究后去亲自发现和领悟。这就要求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模式,把重点放在创造条件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上,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在科学课上,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1.创设情境,主动发现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比如在执教“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相关内容时,“会变味的米饭”环节的常规教学是:让学生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观察现象,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产生蓝色新物质”的结论。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做“捏饭团”的游戏,要求学生先用碘酒将两个手掌心消毒,然后把米饭捏成饭团。学生在捏饭团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饭团变成蓝黑色了,于是他们自发提出问题:为什么饭团会变色?为什么饭团变成蓝黑色,而不是其他颜色?这种变色是碘酒造成的吗?其他物质碰到碘酒也会变成蓝黑色吗?新问题的不断产生激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将教师提出问题转变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深度学习。
2.拓展延伸,产生新问题
教师要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转变为“让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作为课堂教学的后继目标”,努力把探究学习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始终。
探究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透过对问题的探究发现并寻求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当堂解答;有的可以选择下一节课解决;还有的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更多地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行探索。学生进行课后探究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予以帮助,如帮助学生理清解决后续问题的思路,提供有结构的课外拓展研究材料,组织课后研究的交流分享等。
在学习“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时,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磁铁能隔着塑料、玻璃、布片、薄木片等物体吸引铁。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后,笔者没有结束本课教学,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所用的塑料、玻璃、布片、薄木片等物品的共同特点,学生很快关注到选用的材料都是薄的物体,因而又生发了新的问题:为什么都用薄的物体,厚的可以吗?学生演示用磁铁隔着黑板擦吸引小车,但无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从而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磁铁为什么不能隔着黑板擦吸引小车?怎样才能让磁铁隔着黑板擦吸引小车?磁铁的磁力有大小吗?生活中哪里有磁力强的磁铁等。这些问题都在不断诱发学生新的思考,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当学生提出家里的磁性擦窗器可以隔着双层真空玻璃吸铁时,笔者适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借助生活中的强磁铁继续研究,从而顺势把研究引发到对磁力大小的研究上,为下一节课探究磁铁的磁极作铺垫。
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结论,并从中提供必要地辅导和帮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处理“扶”与“放”的关系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独立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一味地放手让学生探究是不恰当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等具体情况,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究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
笔者执教“加快溶解”内容时就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课堂上主要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食盐溶解速度的三个因素: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的粗细。本课教学的难点是控制多个变量,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他们考虑不周全,往往会忽略其他变量。因此第一组实验,笔者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先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并板书相关方法,即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为学生接下来确认实验变量提供参考。笔者和学生共同选取其中一个因素来研究,让学生讨论如何证明假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围绕怎么比才公平公正?哪些条件要一样(控制变量)?来讨论确定变量。就这样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扶”着学生完成第一个因素的探究。随后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为“放”做准备。之后,让学生回顾这个因素是怎么研究的?要考虑哪些问题?哪些变量要控制?参照上述研究,第二、第三个因素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独立完成得出结论。这种基于模仿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操作,使其思维严谨,探究有效。这样的学习不仅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由这个案例看来,开放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多种形式的探究,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以促使探究的达成和深入。
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
学生探究活动需要时间,如果活动时间不足,就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因此,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多给学生一些参与时间和思考机会,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促成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容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見,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笔者通常采用头脑风暴,如在讨论怎样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时,组织学生开展组内头脑风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促使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交流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用气泡图的方式在黑板上呈现学生提出的“增加材料厚度、增加宽度、改变形状等”方法,并适时让学生自由补充和自主点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系统地归纳呈现出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培养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
第一,重视小组讨论。教师要妥善地安排,使每位同学都有扮演与尝试各种不同角色的机会,应适时指导学生讨论的技巧,如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等。同时要提示学生归纳的技巧和方向,启发或指正以建构正确的概念。
第二,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反思小结,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强化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印象,而且能让他们再一次体会探究的乐趣,增加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反思小结尤其重要的是回忆探究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方法,使学生逐步地积累方法、策略。
总之,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重在亲历、关注过程,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