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21-01-09杨志勇张芳芳

新农民 2021年34期

杨志勇 张芳芳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以其独特的易于储藏和培育、营养价值较高等特性,在农业种植主粮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脱毒马铃薯的种植特点与优势作为切入点,从选种整地阶段、播种阶段、田间管理阶段以及收获阶段对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流程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常见病虫害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提高产量;创新栽培

0 引言

马铃薯种薯随着一代一代的繁殖和培育,其体内会不断积累毒素和有害物质,既不利于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提升,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利用特殊科技手段对马铃薯种薯进行脱毒处理,减少种薯当中的病毒与有害物质,从根源上保障马铃薯的品质,使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1 脱毒马铃薯的种植特点与优势

1.1 生育期较短

经过调查与研究我们能够发现,经过脱毒处理的马铃薯作物其出苗到成熟时间相较于传统马铃薯品种有效缩短了10%,利用保温技术进行培育,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马铃薯作物的栽培时间,不断提升栽培效率,使马铃薯的上市时间不断提前,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1.2 生长势头较强

脱毒马铃薯经过对毒素和有害物质的排除后,其种苗的生长势头更强,生命力更加活跃。经实验田对比发现,脱毒马铃薯种苗相较于普通马铃薯种苗来说,其植株高度平均提升了5~6cm,每一植株平均分株数量减少了0.3个,降低了分株对主要植株营养的吸收,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健康成长[1]。植株的平均粗细也相较于普通马铃薯品种植株有效提高了0.5cm左右,抗倒伏能力更强,受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更弱。

1.3 产量质量较高

在经过相应的脱毒处理之后,马铃薯种薯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有效排出,优良品种产量相较于传统马铃薯平均提升70%~80%,种薯质量较传统种也具有较大提升,在果实品评会上,脱毒种薯对比传统种薯分数得到有效提升,口味和色泽都有了较成熟的进步。

2 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流程

2.1 选种阶段

选种阶段是提升脱毒马铃薯产量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种植人员在进行播种栽培之前,应当对薯种进行有效选择,通常应当选用种薯较大的品种,这样才能保障马铃薯结实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另外,种植人员还应当对种植薯块的外观进行观察和筛选,对具有腐烂、有虫洞、有冻伤、表皮陈旧老化或具有裂痕的薯块进行有效剔除,并对筛选出的质量较高的种薯薯块进行催芽处理。一般来说,在温度和水分都较为适宜的室内,马铃薯种薯薯块能够在10d左右的时间内实现萌芽。等到薯芽出现紫色即可对种薯进行切块。

在切块之前,应当利用消毒杀菌溶液对切块刀进行消毒,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或病菌进入到种薯当中,对马铃薯作物的栽培和成长带来危害。在切块过程当中,种植人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切块大小,一般应当保持在30~50g左右,这样能够保障每个切块当中都能够具备芽眼,提升种薯的发芽率。其次,种植处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切块过程当中的清洁问题。当切块进行至一定阶段时对切块刀具进行及时更换并消毒,实现切块处理过程当中的有效洁净。最后,应当依照实际情况对种薯进行处理,针对土壤情况、种薯品种以及大小等参数,种植人员也可选择小块整薯进行种植。

2.2 整地阶段

在正式开展种植之前,相关种植人员还应当对耕地进行翻耕灭茬工作,一方面使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更强,另一方面也减少土壤中残存的病菌和有毒物质,保障马铃薯作物的正常生长。种植人员应当明确马铃薯作物栽培工作对土壤特性的需求,最好能够选择偏酸性的沙壤土,提升土壤排水量,降低雨季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2]。在种植之前还应当注意到相关耕作地块的肥力,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使耕田地块得到足够的休息,肥力不断提升,使马铃薯作物种植质量和产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2.3 播种阶段

在播种阶段,对下种的时间选择也极为重要。通常来说,应当在确保土壤温度达到8~10℃时进行播种,这一阶段能够保障外界温度达到临界点,既不会太冷导致种薯冻伤,也不会过热导致薯芽的成活率下降。在进行播种过程当中,种植人员还应当重视播种密度与播种深度的选择。对于脱毒马铃薯来说,其种植密度与耕地肥力基本上成正比,当耕地肥力较高时,种植人员可以选择相对较高的种植密度,而当耕地肥力较弱时,种植人员应当选择相对较低的种植密度。但总体来说,株距应当保持在30~40cm之间,每亩播种大约5000株薯苗,使脱毒马铃薯的产量得到有效保障,也避免了在生长过程当中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和水肥竞争。对于播种深度方面,播种人员在对耕地进行翻耕整地后,应当进行开沟,种沟深度应保持在5cm左右,在种薯下沟之后,应当在种薯上进行覆土处理,覆土厚度应保持在7cm以上,使种薯能够在距地平面13~15cm的地下进行生长。对较为寒冷的地区,播种人员可以对耕地进行地膜覆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温度,还能使马铃薯作物的生长周期不断缩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4 田间管理阶段

在对脱毒马铃薯进行栽培的过程当中,田间管理包括高质量的水肥施加以及相应的除草处理工作。种植人员应当对田间环境和气候进行及时关注和预测,一旦发现有干旱情况发生就应当及时向马铃薯耕地当中进行灌溉,而到了雨季则应当重视对耕地当中的排水工作,有效维持马铃薯作物生长的水旱环境平衡,保障脱毒马铃薯的质量与产量。对于寒冷地区在春季放置的地膜,种植人员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到了五、六月份,气温逐渐回升,地膜就阻碍了土壤的散热作用,土壤当中的热量可能会对脱毒马铃薯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对地膜进行有效割除,保障田垄当中的温度适宜马铃薯作物的生长。

对于马铃薯作物的土肥施加,种植人员也应当关注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在薯块出苗阶段,应当关注的是马铃薯的根系发育,当种植人员发现作物根系发育较差或出苗率较低时,应当有效施加速效性肥料,使马铃薯作物实现健康成长。而在作物发棵期,种植人员应当重视的是土壤当中的养分是否满足马铃薯作物的正常生长需求。如土地肥力较低,可适量进行追肥,使土壤当中的养分有效灌输至作物当中[3]。而到了作物结实期,种植人員可以适量施加复合肥、尿素等,并对马铃薯花蕾以及旁枝进行有效剪除,降低其对作物块茎营养的吸收,使马铃薯块茎得到更加有效的成长,促进结实期的顺利进行。

2.5 收获阶段

对于马铃薯作物的种植工作而言,播种阶段与收获阶段对时间的把控都十分重要。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对马铃薯田间生长情况与环境气候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在6月~7月初进行收获,这一时期马铃薯作物经历过结实期和膨大期,其块茎已经成熟,适宜收获。种植人员应当尽量选择晴朗干燥的日期进行收获,避免空气和环境当中的水分对块茎保存和运输产生不良影响。在收获后,还应当对块茎进行相应的晾晒和处理,并及时转移至阴凉干燥的地区进行贮藏,保障马铃薯块茎的质量,也有效提升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3 对马铃薯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3.1 马铃薯晚疫病

对马铃薯病虫害进行处理以及防治,首要手段和办法就是对种薯进行细致筛选。在选种期间,种植人员应当谨遵以下几点原则。带病带伤不能选,受冻受潮不能选,害虫啃咬不能选,薯块弱小不能选。保障种薯质量,降低作物受病虫害所产生的影响。另外,种植人员还应当对马铃薯作物的种植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一旦发现有晚疫病的苗头出现,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杀灭。一般使用甲霜锰锌粉剂或嘧菌酯悬浮剂等进行处理,并对严重病株作物的茎叶进行剪除,减少晚疫病株可能会对作物带来的影响,杜绝大规模感染现象的发生。

3.2 蚜虫虫害

蚜虫虫害同样也对马铃薯作物具有重要影响。在生长过程当中可能会对作物叶片当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有效吸取,导致马铃薯叶片畸形,光合作用不断下降,块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对作物的生长不利。种植人员可根据蚜虫虫害的具体生长情况与危害情况,利用乐果乳剂或杀虫溶液进行有效喷洒,降低蚜虫对马铃薯叶片的影响,保障马铃薯块茎在结实期与膨大期的正常生长,促进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

3.3 土壤害虫

常见会对马铃薯作物产生影响的土壤害虫包括蝼蛄、地蚕、金针虫等等,这些害虫不仅会对马铃薯块茎产生危害,还会啃食地上的叶片,对整个马铃薯植株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种植人员在针对土壤害虫进行防治时,可以在播种之前利用护地净等颗粒农药对土壤害虫进行有效杀灭,并进行进一步的翻耕与整地,使土壤害虫暴露在地面与阳光下,对马铃薯病虫害实现更加有效的防治。

4 结论

脱毒马铃薯作物相较于传统马铃薯作物来说,其质量与产量都具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关种植人员应当提升对马铃薯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对选种、整地、播种、管理、收获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流程和栽培环节进行不断梳理与优化,实现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彩霞,陈吉昆,周金娥,等.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0):52-53.

[2] 刘许辉,杜希夷,杨艺玲,等.薯型与栽培密度对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格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10):24-27.

[3] 席秀花,齐万海.不同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比較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