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保护及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2021-01-09邹娟
邹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与此同时,也带来土壤污染问题,导致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土地质量保护工作,通过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为例,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入手,讨论耕地质量保护的意义,提出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和耕地污染防治对策,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污染防治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發展的物质基础,而耕地的质量和污染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导致耕地资源受到一定破坏,加之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当中有机质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超标,威胁农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好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 耕地质量保护的意义
耕地土壤作为粮食生产的载体和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直接关系国家农业健康发展。新时期学术界对耕地质量定义为,在一定管理条件下包括耕地私人物品质量以及公共物品两个维度之下农作物生产的总体能力[1]。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耕地质量要求更高,需要健全耕地土壤调查监测网络,进而对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动态化、长期性的监管。具体意义在于:一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任务,要求切实分析耕地质量和数量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遏制土壤退化。通过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减少土壤污染。此外,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党中央陆续出台相关方案和政策,进而分析生态效应,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成果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2 邻水县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邻水县受亚热带湿润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水热兼优,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邻水县境内分布着水稻土、黄壤土、紫色土和冲积土,土壤微酸性至中性为主,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该地区自2006年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加强资金投入,并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高达20万亩,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用土壤调理剂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土壤养分,减弱土壤酸化现象,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其中2017年底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点网络,动态掌握了耕地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的变化,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并且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利用,平衡了土壤中的养分关系,不仅提升了肥料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化肥的用量。2018年至今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通过有机肥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实现了2018和2019年均化肥使用量负增长,通过以上措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3 耕地质量保护方法
3.1 做好准备工作
其一,加强组织准备。为了实现地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上级指示成立耕地地力调查工作小组,明确人员权责,还需要有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技术小组,以此科学进行方案制定,掌握土壤理化性状[2]。其二,加强物质准备工作。通过配备计算机数据库平台操作系统以及野外调查所需的各种采样工具有效分析耕地土壤质量情况。其三,加强技术准备。主要内容包括编写实施方案以及召开座谈会,积极与专家技术交流。其四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重金属污染普查和例行监测的图件资料,也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实验数据以及土壤分类的文本资料。其五,确定采样点。需要在以往耕地地力评价基础上分析土壤类型、面积、作物种类、种植制度,之后明确土样布点方法,制作布设点分布图。其六,明确分析项目和方法。检测内容包括PH值、有机质、氮磷钾和其它金属元素含量。此外,需要做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制作,全面加强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3]。
3.2 明确评价方法
其一,邻水县地处盆地农林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地貌,之后设定评价因子;其二,确定评价单元。采取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壤图叠置划分法把相同土壤单元和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地块合并为评价单元;其三,邻水县在2020年建立了标准化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耕地质量数据库,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
4 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总结存在的问题,其一,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工作以来,受到时间有限、资金短缺以及监测点位数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比实际的地力等级偏高,比如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土地质量调查点和监测点数量较少;其二,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偏高。而工作人员难以短时记忆掌握多学科知识,在利用方面缺乏熟练程度,难以满足工作需要[4]。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其一,提升组织协调。当前耕地地力评价成为了农业部门长期性开展的工作,并且需要企业、农民等方面的配合,加强组织协调。其二,提升队伍整体水平。新时期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开展中,需要分批次培训土肥技术人员以及农民技术员,综合利用现场观摩、培训班等方法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其三,强化成果运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制定地理保护措施,防止土壤退化,重视生态修复以及水土保持,研发耕地污染防治技术。其四,以预防为主,在源头上减少耕地污染。当地政府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做好耕地生态系统评价工作全面分析土壤有机质,加强新型肥料研究,对生态补偿技术进行推广,切实做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改善耕地质量。其五,合理增加耕地质量调查点和监测点的数量,对土壤类型与作物类型全面覆盖,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5 耕地污染防治对策
5.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
5.1.1 健全耕地土壤预防制度
其一,建立监测机制。多数地区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一个原因在于对现状的了解不足,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土壤污染需要重点监测农田灌溉与农产品产地,监测调查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之后根据重金属的临界值等数据信息掌握土壤的污染现状,采取技术性措施解决问题。其二,进行风险评估。借助模拟实验可以评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了解广安邻水地区镉污染情况,如果土壤的危害性较大需要对地块的功能性进行调整,禁止在地块上种植作物,直到地块的功能恢复才能种植和放牧。其三,区划土壤的环境。在土壤防治的过程中进行耕地土壤功能的准确划分是关键,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功能、水环境功能与空气环境功能加以划分,明确土壤的开发方向,禁止对农耕区的土壤使用,对其它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其四,完善管理制度。不同的作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存在差异,可以根据改良土壤的需要进行作物类型选择,科学制定种植制度,添加硅肥、石灰也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5]。
5.1.2 强化耕地土壤管理治理
其一,选择实用经济的治理技术。当前我国的重金属土壤防治多数在实验阶段,并且受到投入资金大和防治周期长的影响导致成效不明顯,对于已经受到重金属影响的土壤需采取农业措施,在重金属累积量较低的土壤中使用土壤改良剂、金属钝化剂,之后采取轮作等措施,还可以对物理治理或者生理物质利用,不过这两种处理方法投入资金较多。其二,建立治理资金保障制度。在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中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当前土壤的污染治理主要是政府与开发商支付资金,但是在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存在资金利用不到位以及无人看管问题,比如部分企业不具有承担治理土壤污染能力,需要政府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设立基金。其三,建立分级管理制度。需要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制定不同的治理措施,评估影响土壤质量的因素,划分耕地土壤污染等级[6]。
5.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
其一,土壤改良类技术措施。通过土壤调理剂、钝化剂降低污染物的活性,避免吸收镉等污染物,将土壤当中重金属离子从有效态转化成不活泼形态。其二,生物类技术措施。通过人工改造的生物降低污染物或者通过生物代谢降低污染物活性,可以将微生物接种剂为生物菌剂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
6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之间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需要在制度与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渐降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保平,刘向玲,龙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政策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南省衡阳市田野调查的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2):95-104.
[2] 徐云庆,沈鸣,方成.关于农村耕地土壤污染修复环境保护方式研究[J].区域治理,2020,12(48):37.
[3] 李春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策略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1(6):178.
[4] 王雄,秦良,罗前程.生态文明背景下内蒙古耕地保护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4):93-97.
[5] 陈文斌,朱巧辉,黄光锡.益阳市赫山区耕地镉污染地质调查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20,22(12):171,167.
[6] 胡艳美,吕金朔,孙维兵,等.施锰微肥对镉污染土壤中玉米生长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8):1635-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