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提高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2021-01-09夏金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职工依从性血压

夏金凤

212003 江苏科技大学医院,江苏镇江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持续性增高,该病会对患者身体脏器形成损伤[1]。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年龄、生活习惯及其遗传等多种因素存在紧密关系。临床中高血压疾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案[2],患者患病后只能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从而减缓疾病对脏器造成的损伤。有学者研究发现[3],目前高血压患者群体中高校教职工人数逐渐增高,且该类群体由于工作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用药依从性较差,故对其强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本文探讨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70 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6例;年龄40~54 岁,平均(49.62±3.25)岁;病程1~6年,平均(4.02±1.28)年。研究组男17 例,女18 例;年龄39~53 岁,平均(48.79±3.44)岁;病程2~7年,平均(5.21±1.33)年。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方法,医护人员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等。②研究组采用传统干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向其讲述高血压疾病知识,扩展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范围。同时,医护人员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疑虑。密切监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根据患者血压动态进行护理。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同时向其讲述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漏服药物对其病情的影响,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根据患者血压情况为其制定科学饮食,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中严格限制对高脂肪、高盐分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适量运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完全依从:患者用药剂量及时间能够完全遵循医嘱; 基本依从:患者偶有用药不及时、用药剂量不准确情况;不依从:患者擅自更改医嘱的用药剂量和时间。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 9,P=0.031 4,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公众饮食中高营养、高脂肪和高蛋白逐渐增多,因此导致身体对血压、血脂等方面调节功能下降,从而使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趋向于年轻化。高血压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极大影响,患者患病后可受环境、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促使血压异常波动,加剧患者心脑血管负担,增加心脏及脑部疾病发病概率[4]。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并无显著的方法,只能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病情。由于长期服药,同时加之患者发病后不良情绪影响,继而造成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5-6]。

而针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而言,具有高学历的高校教职工大部分时间均花费在科研或教学以及管理等一线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压力、工作节奏以及患者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心理行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增加了血压波动可能性,同时加之该类患者担心候诊时间过长而耽误时间,无法定期就诊和取药,故容易出现药物剂量服用不准确或漏服等现象[7]。另外,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自信心强、工作压力大,同时加之该疾病临床表现性差,故未能对其予以足够重视,同时未能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详细解释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促使患者经常出现随意增减药量的情况[8-9]。

健康教育致力于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产生正确认知,纠正其疾病理解误区,以规范性教育方式增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10]。开展健康教育还能够提高患者疾病重视程度,使患者更好地遵从医嘱进行临床用药,同时增进患者用药安全意识及诊疗配合积极性,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疾病进展引发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均能够起到良好辅助作用[11-12]。通过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强化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知识、相关影响因素、日常自我管理、血压监测等内容,能够使高校教职工对高血压疾病发病原因及其对身体的危害产生正确理解,进而促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做到准确掌握[13-14]。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其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可以使患者对降压药物做到准确、安全使用,以此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用药安全性,从而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降低心脑血管负担,维护其健康[15]。

通过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鸿等[12]对7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类似,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且优势显著;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干预后可显著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n舒张压收缩压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3591.42±1.3082.74±1.35150.57±1.69139.96±1.79对照组3591.36±1.2889.62±1.44150.69±1.31149.33±1.45 t 0.194 520.620 80.332 024.063 8 P 0.846 30.000 00.740 90.000 0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比较[n(%)]

猜你喜欢

教职工依从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