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2021-01-09李江栎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史纲要教育者

李江栎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0 引言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虽然把“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章较多,但从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角度阐述的文章较少。本文分别从“四史”教育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样融入进行阐述,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1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意义

1.1 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乎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质量。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读史明志、知古鉴今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代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1.2 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任务

文献[2]指出:可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必修课程。教育部近期召开专题会议,正式启动了“四史”大学生读本的编写工作。把“四史”教育更加具体全面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任务。

1.3 为“四个自信”筑牢根基

学习“四史”,可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四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年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历程,进而深刻领会“四个选择”,领会“四个选择”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增强定力,厚植爱国情怀,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挑战。

2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原则与要求

2.1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是新中国开辟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规律、创造社会主义辉煌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的是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3],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的历史。政治方向关乎党的前途,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的同心力,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当前,在校学生多为“90后”“00后”,他们深受信息全球化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关注自我、平等、权利。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无法辨别甚至于迷失自我。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抬头,误导了部分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所以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学生所关切的热点问题,根据其需求来解答困惑,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3)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意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把“四史”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育者要带领受教育者在学思践悟中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并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感悟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牢记使命,就是要让青年学生在思想、能力、行动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要求

1)讲清楚党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历经重重困难和挫折走过来的。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时刻重视自身的建设,例如延安整风运动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党内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各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都会通过集中的党内教育来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讲清楚党史,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史的“来路”、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

2)讲清楚新中国史,深刻认识新中国史就是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团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分清楚新中国史的支流和主流,科学把握新中国历史的发展主线,正确看待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讲清楚新中国史,才能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7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之路的不易,才能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进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讲清楚改革开放史,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党作出的伟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讲清楚改革开放史就是要厘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要改革什么,坚持什么,完善什么。教育青年学生正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领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改革的信念、凝聚改革的共识。

4)讲清楚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认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发展史历经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站在大历史视角下融会“三史”,坚信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总而言之,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支柱。

3 “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可行性和路径

3.1 “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可行性

1)从“纲要”课的设置性质和功能来看。“纲要”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纲要”课明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4]。其设置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且基于该课程具备的特殊历史性质,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树立看待历史所具备的宏大历史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就是发挥其育人功能。文献[5]指出: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共同构筑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把这些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中,让学生更好地在鲜活的历史素材中知史爱党、爱国,使这些精神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思想明灯,进而发挥“纲要”课的育人功能。

2)从“纲要”课的课程目标和宗旨来看。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使当代青年学生清楚、正确地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进而更加坚信“四个选择”的正确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把“四史”教育融入到“纲要”课中,用更多的历史事实及史料依据,贯通整个发展的脉络,引导青年学生建立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和历史认同。

3)从“纲要”课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来看。“四史”教育涉及时间范围广、内容多,和“纲要”课有很大一部分交叉重合,但又有各自的主题和主线。因此,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文学作品、音乐等形式,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四史”教育贯穿在“纲要”课教学的不同环节;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资源,让学生“亲临”历史现场感悟历史,既可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趣味性和丰富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四史”精神宝库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历史的学习、讨论中,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的立场和信仰,把握好清楚的历史脉络,“三进”也就水到渠成了。

3.2 “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路径

把“四史”教育融入到“纲要”课中,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是离不开理论教学的。较强理论性的历史问题会导致课堂“抬头率”低,部分学生不重视、不认真,这无疑加大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因此教育者一定要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提高“三进”的效率和质量。

1)多媒体教学法。在“纲要”课中,教育者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图片、视频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四史”的熏陶,让青年学生主动学习和弘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立更生、勤俭节约等精神。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重大历史事件等相关的历史素材影片,例如在课堂上播放抗美援朝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在历史影像中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之后,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或传唱用生命和鲜血谱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感受气势雄壮、坚定有力的旋律,向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含义。教育者还可以将当堂课的书本知识与在线测试、知识竞赛等相结合,利用钉钉、易班、微信群等高校网络“原住民”喜闻乐见的载体[6],打造线上与线下互动,增加“纲要”课的生动性,寓教于赛、寓教于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故事教学法。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讲好“四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历史中,曾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人物和故事,例如在讲述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历史中,周文雍和陈铁军曾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来由于叛徒告密双双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行刑前,敌人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要同陈铁军照一张合影。铁窗下,二人拍下了临刑前的最后一张合影。周文雍对陈铁军说,就让敌人的枪声成为我们婚礼的礼炮……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教育者学会讲活历史故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让受教育者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而引起受教育者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教育者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应善于利用国内外历史事实、案例等,通过具体深入的纵横比较,以彻底的思想理论来说服受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宏大历史观,提升“纲要”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参与式教学法。当代大学生群体大多数为“00”后,这一代人有着独立的思想,重视自我的感受和自我展示,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比较反感。参与式的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在深入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了解“四史”。把“四史”同“纲要”课有机结合,提升“纲要”课的针对性。教育者可以选择为学生提供“四史”的资料和历史素材,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朗诵或者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情景剧,激发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感触历史。利用好网络资源,借助信息手段,例如依托“VR重走长征路”体验平台、“VR党史馆”等[7],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线上博物馆做讲解员,以“移动课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体验环境,受教育者更容易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历史、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切实增强历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4)实践式教学。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8]。“纲要”课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教育者应以校内小课堂为中心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如党史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基地等。例如在讲述长征时可充分结合四川当地的红色资源。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地区,还是红军开展民族工作效果显著的地区。1935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需要找当地的向导带路,因当时的反动宣传,当地的村民们对红军都产生了恐慌与怀疑,暗中观察红军后才发现红军既不住到百姓家也不私动百姓的物资,才明白红军是有纪律、有组织的队伍。四川穷苦百姓对红军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冷漠到舍身相助的故事,彰显了红军的纪律严明……这些红色资源为“纲要”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育者可以将教学课堂搬到现场,组织筹划学生重走长征路,让学生亲身体会红军长征路的艰辛,在“鲜活的教材”中亲身感受红军心中伟大理想信念和革命信念的强大力量,有效发挥“纲要”课的育人功能,进而增加青年学生在“纲要”课中的学习获得感。

4 结语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学好“四史”这门必修课,知史鉴今,是青年学生跑好新时代接力赛的重要一棒。讲清楚“四史”、讲好“四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才能增强其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猜你喜欢

四史纲要教育者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品读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