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筹海图编》记载的橄榄山地望考辨

2021-01-09朱明勇熊永柱

台湾研究集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图琉球橄榄

费 杰,朱明勇,熊永柱

(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2.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一、引 言

明代海防著作《筹海图编》是记载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重要历史文献。《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是明朝将钓鱼岛纳入海防体系的重要证据之一。《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与《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等重要文件都引证了这一文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年,第1-10页。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文历史文献记载较多的是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是钓鱼岛的附属岛屿,位于钓鱼岛主岛以东5千米和5.5千米处,面积分别是0.33平方千米和0.45平方千米,相对于面积3.91平方千米的钓鱼岛主岛,仅为其十分之一左右。

《筹海图编》共13卷,成书于1562年。该书是在胡宗宪主持下,由郑若曾编撰。②胡宗宪、郑若曾:《筹海图编》,1562年刊刻。见《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15-16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沈阳:辽沈书社,1990年,第87-88页。其中胡宗宪贡献几何,尚待考证。③汪向荣:《〈筹海图编〉的版本和作者》,《读书》1983年第9期;李致忠:《谈〈筹海图编〉的作者与版本》,《文物》1983年第7期;宋克夫、邵金金:《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编撰中的重要作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绘有钓鱼屿、黄毛山、赤屿等岛屿,分别对应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这些都是学界公认的。④郑海麟:《中国史籍中的钓鱼岛及其相关岛屿考》,《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9期。该文献还绘有一座名为橄榄山的岛屿。《筹海图编》其他部分没有关于橄榄山的记载,因而无法依据《筹海图编》本身考证出橄榄山的地望。

关于橄榄山的类似记载,还见于明末施永图编纂的明代海防著作——《武备秘书》⑤施永图:《武备秘书》,成书于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刻印于清代,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武备秘书·福建防海图》以《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为基础,略加修改绘制而成。因此,《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是最为原始的著作。本文拟考辨的,就是这个名为橄榄山的岛屿的地望。

二、鞠德源先生《钓鱼岛正名》对橄榄山地望的推断

鞠德源先生《钓鱼岛正名》认为橄榄山就是南小岛与北小岛,但不见其引证其他历史文献资料。早前的研究者也未提出过这一观点。鞠先生首次提出这个观点。其推论的原文如下:

《筹海图编·沿海山沙图》中加进了“橄榄山”,而初绘本《万里海防图》内,没有绘此海山。这一海山,其状呈橄榄之形,故得此名。即今日所俗称的“大蛇岛”(即南小岛)、“大鸟岛”(即北小岛)。英国人绘海图命名为Pinnacle Islands,其原本之义为小尖塔、教堂之小尖顶等,我国最早之译名为“凸列岛”,后译作“众尖岛”,日本译作“尖阁群岛”、“尖头诸屿”,皆从英文原义译来,却不如橄榄山之命名,既形象又确切,最符合我国海山岛屿命名的传统与习惯,并且比Pinnacle Islands之命名至少早了300余年。①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橄榄山被鞠先生指为钓鱼岛的附属岛屿南小岛与北小岛,依据有两点:②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第135页。

第一,鞠先生认为“这一海山,其状呈橄榄之形,故得此名”,称南小岛与北小岛是因为“其状呈橄榄之形”因而得名橄榄山。就笔者所见,没有古代或近代历史文献将南小岛和北小岛记作橄榄山。此推论没有证据支持。

第二,鞠先生认为《筹海图编》用“橄榄山”替代《万里海防图》“黄茅屿”,因而橄榄山是指南小岛和北小岛。理由是,郑若曾《万里海防图》在钓鱼岛一带依次绘有钓鱼屿、黄毛山、花瓶山、黄茅屿和赤屿,③郑若曾:《万里海防图》,成书于1561年,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而《筹海图编》则依次为钓鱼屿、化瓶山、黄毛山、橄榄山和赤屿。《筹海图编》的绘制略晚于《万里海防图》。其实,这两部文献所绘岛屿差异很大,增删很多,岛屿位置改动也很多。一般认为,黄茅屿、黄毛山、黄麻屿、黄毛屿等都是黄尾屿的别称。④浦野起央、刘苏朝、植荣边吉:《钓鱼台群岛(尖阁诸岛)问题研究资料汇编》,香港:励志出版社,东京:刀水书房,2001年,第5页。这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橄榄山是南小岛和北小岛,因而鞠先生的推论不能成立。

总而言之,历史文献记载的岛屿名称对应于哪个岛屿需要考证其他文献得出,不可臆测。鞠先生关于橄榄山地望的推断,证据不足,无法成立。

《钓鱼岛正名》一书流传广泛,橄榄山即南小岛和北小岛这一观点也因而广为流传。不少著述都引用了这一观点。如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编《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一章《钓鱼岛的地理位置与资源》在介绍南小岛时,称“(南小岛)与北小岛合称橄榄山”。⑤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编:《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年,第9-28页。吕一燃《钓鱼列屿主权属中国,铁证如山——读鞠德源著〈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一文中,肯定了鞠先生将明代《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的橄榄山对应于钓鱼岛附属岛屿,并称“钓鱼列屿,包括钓鱼屿、橄榄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原是中国领土”。⑥吕一燃:《钓鱼列屿主权属中国,铁证如山——读鞠德源著〈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4期。此外,还有韩结根《钓鱼岛历史真相》⑦韩结根:《钓鱼岛历史真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吴巍巍《清代涉台文献中的钓鱼岛资料记录及相关考证》⑧吴巍巍:《清代涉台文献中的钓鱼岛资料记录及相关考证》,《海交史研究》2014年第1期。等论文著作都沿用了鞠先生的说法。

除关于橄榄山的问题外,《钓鱼岛正名》在证据缺乏的情况下,认定《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记载的“列姑射”就是钓鱼岛。①郑海麟:《鞠德源著〈钓鱼岛正名〉举正》,《海交史研究》2013年第1期。该书作为一部数十万字的著作,有部分值得商榷之处也可以理解。鞠先生在文献广泛电子化、网络化之前,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钓鱼岛问题提供了历史证据,其学术贡献是非常大的,其精神值得后代学者尊敬。继承前代学者的精神和方向,查漏补缺,推进对学术问题的认识,也是后代学者的历史责任。

三、橄榄山不在钓鱼岛附近,不在福建至琉球航路上

《筹海图编·使倭针经图说》记载的中国经琉球至日本航线,在钓鱼岛附近经过的岛屿依次是钓鱼屿、黄麻屿、赤屿和赤坎屿。这里,出现了赤屿和赤坎屿,前者应当是指赤尾屿,后者是琉球赤屿。由于两个岛屿名称相近,在历史文献中经常会混淆。②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第97-177页。《使倭针经图说》没有记载到橄榄山,也就是说,《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记载的橄榄山不在钓鱼岛附近。

明清时期出使琉球的历任册封使,留下很多航海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大都记载了福建经钓鱼岛至琉球的航路,但在记载钓鱼岛附近的岛屿时,都没有记载到橄榄山。《顺风相送》是较早记载钓鱼岛的中文航海著作。该书序中说:“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使臣奉旨前往西洋诸国宣诏。”书末赠书人的题记落款1639年,由此推断该书成书于1403-1639年。最新考证则认为成书于16世纪中后期。③陈佳荣:《再说〈顺风相送〉源自吴朴的〈渡海方程〉》,《海洋史研究》2017年第10期;张荣、刘义杰:《〈顺风相送〉校勘及编成年代小考》,《国家航海》2012年第3期。该书在《福建往琉球》部分记载:

太武放洋,用甲寅针七更船,取乌坵,用甲寅并甲卯针。……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用艮针,取枯美山;南风,用单辰四更,看好风;单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马齿山、是麻山)、赤屿;用甲卯针,取琉球国为妙。

该文献提到从福州梅花千户所出发到琉球的航路,其中有一段是从钓鱼岛南边,经赤坎屿,到琉球枯美山。这里没有出现所谓橄榄山,提示橄榄山不在这条航路上。另外,记载也没有出现黄尾屿,可能是因为黄尾屿在钓鱼岛东北方向,而这里记载的航线是“取钓鱼屿南边”,故没有经过黄尾屿。明代陈侃所著《使琉球录》④陈侃:《使琉球录》,成书于1534年,见《使琉球录三种》,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三辑,第55册,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第1-52页。,是册封使陈侃奉派出使琉球的记录。该书《使事纪略》部分记载:

(嘉靖六年五月)十日(1527年6月8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

这段文字记录了平嘉山—钓鱼屿—黄毛屿—赤屿这条航线,即彭佳屿—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这里也没有提到橄榄山。

琉球学者程顺则,于1708年居住福州琉球馆时,综合他所见中国历史文献,写成《指南广义》。其中《闽人三十六姓所传针本钞》⑤程顺则:《指南广义》,成书于1708年,琉球大学图书馆藏。记载的福州至琉球航路如下:

福州回琉球 梅花及东沙开船……钓鱼台……四更鸟屿(原文下注:前面),黄毛屿(原文下注:北过,用单卯针),十更(原文下注:取)赤屿……

该书记载钓鱼岛和黄尾屿航路上有一座“鸟屿”,很可能是北小岛。因为北小岛在钓鱼岛东侧,黄尾屿在钓鱼岛和北小岛东北方向。钓鱼岛和黄尾屿之间仅有南小岛和北小岛两座相对比较大的岛屿。其中北小岛以鸟类较多著名,南小岛以蛇类较多著名。北小岛和南小岛分别有鸟岛和蛇岛的别称。①浦野起央、刘苏朝、植荣边吉:《钓鱼台群岛(尖阁诸岛)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5页。此外仅有几个面积极小(0.0001—0.01平方千米)、植被稀疏、不宜鸟类栖息的岩礁。由此可以推断,《指南广义》提到的钓鱼台、鸟屿、黄毛屿和赤屿,应当分别指钓鱼岛、北小岛、黄尾屿和赤尾屿。这里没有出现“橄榄山”这个名字,而是称北小岛为鸟屿。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较少提到南小岛和北小岛,《指南广义》是较早记载北小岛的中文历史文献。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海宝、徐葆光等出使琉球。徐葆光于1720年著《中山传信录》,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该书记载:“由闽安镇出五虎门,东沙外开洋。用单辰针十更,取鸡笼头、花瓶屿、彭家山;用乙卯并单卯针十更,取钓鱼台;用单卯针四更黄尾屿;用甲寅针十更,取赤尾屿;用乙卯针六更,取姑米山。”这里提到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没有提到橄榄山。

1756年,清朝派遣全魁和周煌册封琉球,绘成福州到琉球的航路图——《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②《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魁和周煌册封琉球,从福州到琉球的航路图,现存国家图书馆。见孙靖国:《清代册封琉球航路地图〈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地图》2013年第1期。,周煌另著有《琉球国志略》③周煌:《琉球国志略》,成书于乾隆年间,故宫博物院藏。。其中前者对航路记载较精详,后者较粗略。《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沿着福州到琉球航路,自东向西绘有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有图说如下:“东沙外放洋,单乙辰针十更取鸡笼山,自鸡笼山乙卯针、单卯针十更取钓鱼台,自钓鱼台单卯针四更取黄尾屿,自黄尾屿甲卯针十更取赤尾屿,自赤尾屿乙卯针六更取姑米山。”这里提到了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没有提到橄榄山,证明橄榄山不在钓鱼岛附近,不在福州到琉球的航路上。

其他册封使的著作也都没有提到橄榄山。例如:1579年萧崇业、谢杰《使琉球录》记载了钓鱼屿、黄尾屿和赤屿,没有橄榄山。1606年夏子阳、王士桢《使琉球录》记载了钓鱼屿和黄尾屿,没有橄榄山。1683年汪辑《使琉球杂录》记载了钓鱼屿、黄尾屿和赤屿,没有橄榄山。1800年李鼎元《使琉球记》记载了钓鱼台、黄麻屿和赤尾屿,没有橄榄山。

综合上述明清时期中文航海著作可见,明清时期往来福建和琉球的使者所记载前往琉球的航路,在记载钓鱼岛附近的岛屿时,都没有提到橄榄山这个岛屿,证明橄榄山不在钓鱼岛附近,不可能是南小岛和北小岛。

日本学者林子平于1785年著《三国通览图说·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该地图在钓鱼岛一带没有绘橄榄山,只绘有钓鱼台、黄尾山和赤尾山,应当对应于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④[日]林子平:《三国通览图说》,1785年刻于东京都须原屋市兵卫。

四、橄榄山应当是福建宁德橄榄屿

从《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来看,在橄榄山和黄毛山旁边又绘有酒屿等宁德近海地物。酒屿是宁德市酒屿(又称塔山),原为三都澳西部的一座岛屿,后因为海岸线向海推进,已经并岸,通常称为塔山。城澳(岙)山位于酒屿东南20千米,橄榄屿东南10千米,原为三都澳南部的岛屿,现已并岸。⑤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来魁山,《武备秘书》作来冠山,地望待考。浮瀛山,今名浮鹰岛,是位于宁德酒屿东面约60千米处的近海岛屿。西洋山,今名西洋岛,是位于宁德酒屿东面约50千米处、浮鹰岛西南约10千米处的近海岛屿。官井洋是指宁德市东约30千米的一片近海海域。⑥福建省地名学研究会、福建省地名委员会编:《福建省海域地名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年。

由于《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精度较低,对岛屿位置的标绘比较粗糙,难以对其中的岛屿进行精确定位,对其中有些岛屿与现代岛屿的对应关系的推测意见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仅从《福建沿海山沙图》无法确定橄榄山的位置。

经过系统查阅历史文献,发现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在这方面记载较多,可据此对橄榄山的地望进行考证。未发现明清地方志记载橄榄山是钓鱼岛附属岛屿——南小岛和北小岛,所有地方志都记载橄榄山是宁德橄榄屿。其中最早的是16世纪成书的嘉靖《宁德县志》。具体如下:

嘉靖《宁德县志》卷一记载:“橄榄屿,在三都海中。”①闵文振纂修、林校生点校:《宁德县志(嘉靖版点校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

乾隆《宁德县志》卷一记载:“酒屿,与金瓯连续,大小金琦、橄榄屿诸山联络海中,为县之罗城也。”“金瓯山,此山与酒屿、猴屿、大小金琦、橄榄屿诸山联络海中,并为县城牙卫。”卷六《营汛》记载:“乾隆十九年增置小狼机炮四,在酒屿山,面向金蛇山、橄榄屿,以防内港海口。”②卢建其、张君宾纂修,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乾隆《宁德县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

嘉靖、乾隆《宁德县志》记载的上述岛屿都在宁德近海。例如:金蛇山位于酒屿东南2千米,现已并岸。金瓯山就在酒屿旁边。关于猴屿,乾隆《宁德县志》卷一记载:“猴毛屿,与酒屿连续,山上久议建塔未果。”由此看来,猴屿应当也在酒屿旁边,现在也已经并岸。③福建省地名学研究会、福建省地名委员会编:《福建省海域地名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年。不过福建近海有多个岛屿称猴屿,不排除这里的猴屿另有所指。

乾隆《宁德县志》卷一的两条资料特别重要,证明橄榄屿和其他几座岛屿位于宁德县城外围,形成一道罗城(即外城)。从乾隆《宁德县志》卷六的这条资料来看,橄榄屿和酒屿的距离在清代的小狼机炮射程范围内,证明橄榄屿位于宁德近海,离大陆不远,且与酒屿、金蛇山、猴屿等都是海防重地。《筹海图编》将酒屿、橄榄屿绘在一起,与地方志里面的这几条资料吻合,也符合《筹海图编》作为海防著作的旨趣和关注点。

最早精确绘出橄榄屿的高精度实测地图,是1930年代航空测量的五万分之一地形图《罗源城》幅,可证实橄榄屿确实位于宁德市三都澳三都岛西侧。该图1934年由福建省陆地测量队航测,1936年调查核实。本文研究所用的是1944年日军复制的版本,④科学书院:《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Ⅲ》,东京:霞之关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精度高,说服力很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橄榄屿是否就是橄榄山的问题。福建方言经常将海上的岛屿称为“山”。⑤汪毅夫:《闽台讨海人为闽台海上岛屿命名》,《台声》2016年第16期。例如:民国《连江县志》在《山川》一章有《海上诸山》一节,所列都是连江县的沿海岛屿。⑥曹刚等修、邱景雍纂:《连江县志》,1927年印行,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出版。《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就将基隆屿、彭佳屿、花瓶屿、黄尾屿分别称为鸡笼山、彭加山、花瓶山、黄毛山。《武备秘书·福建防海图》和《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分别将钓鱼岛称为钓鱼屿、钓鱼山。乾隆《宁德县志》卷一记载:“酒屿,与金瓯连续,大小金琦、橄榄屿诸山联络海中”,也证明橄榄屿是“诸山”之一,可以称为“山”。因而《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将橄榄屿称为橄榄山也是合理的。

综合上述考证,橄榄屿位于宁德三都澳内,对于福建沿海抗倭具有军事价值。明清时期地方志和近代实测地图等证据都指向橄榄山是宁德橄榄屿。相反,没有任何历史文献支持橄榄山是指南小岛和北小岛。

五、西文历史文献与橄榄山地望

西文历史文献方面,19世纪中叶以前,有不少西文地图准确地绘出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岛屿名称则是采用中文岛屿名称的音译。较早的准确绘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西文地图是1751年Antoine Gaubil(宋君荣)的法文地图Carte Des Isles de Lieou-Kieou。①R.P.Gaubil,Carte Des Isles de Lieou-Kieou(in French),1751.见方豪:《方豪六十自选集》,台北:学生书局,1969 年。Gaubil的地图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记作Tiaoyusu,Hoangoueysu和Tchehoeyou,分别指钓鱼岛本岛、黄尾屿和赤尾屿。很多西文地图都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记载为Hao-yu-su,Hoan-oey-su,Tche-oey-su或Haoyusu,Hoanoeysu,Tcheoeysu,包括 D'Anville,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c.1755)②D'Anville,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c.1755.Second Part of Asia,being China,part of India and Tartary,the islands of Sonda,Molucka,Philippin,Japan etc.in:Postlethwayt,The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Trade and Commerce 1751-1755,馆藏于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Samuel Dunn(1774)③S.Dunn,China,Divided into Its Great Provinces,and the Isles of Japan,London,printed for Robt.Sayer,1774,馆藏于New York Public Library.、J.Roberts(1775)④J.Roberts,The Empire of China,with Its Principal Divisions:Drawn from the Surveys Made by the Jesuits,London:Printed for Robt,Sayer and John Bennett,No.53,in Fleet Street,as the Act directs,1775.、A.Arrowsmith(1794)⑤A.Arrowsmith,Map of the World on a Globular Projection,Exhibiting particularly,the nautical researches of Capn.James Cook,G.R.S.with all the recent discoveries to the present time,1794.、J.Russell(1795)⑥J.Russell,China with the Tributary States,Printed on July 18th,1795,馆藏于 New York Public Library.、Mathew Carey(1796,1811,1814)⑦Mathew Carey,China Divided into Its Great Provinces According to the Best Authorities,B.Tanner Sc.N.York,Engraved for Carey's American Edition of Guthrie's Geography improved,1796,馆藏于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Mathew Carey,China,Divided into Its Great Provinces,according to the best authorities,1811 & 1814,馆藏于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John Cary(1801,1811)⑧John Cary,A New Map of China,from the Latest Authorities,by John Cary,engraver.London:Published by J.Cary,Engraver& Map-seller,No.181,Strand,August 1,1801,馆藏于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John Cary,A New Map of China,from the latest authorities,1811,馆藏于 Yale University Library.。这里Hao-yu-su或Haoyusu是闽台渔民对钓鱼岛别名“葫鱼屿”的音译。⑨汪毅夫:《闽台讨海人为闽台海上岛屿命名》,《台声》2016年第16期。上述西文地图都没有提到“橄榄山”,也没有记载南小岛和北小岛。

1845年,英国海军HMS Samarang号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了测绘,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称为 Hoa-pin-san,Tia-usu,Raleigh Rock,将南小岛和北小岛称为 Pinnacle Islands和Pinnacle Group,并将南小岛称为Southern Pinnacle,[10]Edward Belcher,Narrative of the Voyage of H.M.S.Samarang During the Years1843-1846,London:Reeve,Benham,and Reeve,King William Street Strand,1848,Vol.1.不过文中没有出现北小岛的名称。Pinnacle本意为尖顶,这里用作南小岛和北小岛的名称。显然Pinnacle无论是意译还是音译都与橄榄山这个名称无涉。此后,The China Sea Pilot等很多西文文献都采用英国海军命名的岛屿名称。[11]John W.King(Master,R.N.),The China Sea Pilot 1861:the Coasts of China,Korea,and Tartary; The Sea of Japan,Gulfs of Tartary and Amúr,and Sea of Okhotsk; and the Babuyan,Bashí,Formosa,Meiaco-Sima,Lu-chu,Ladrones,Bonin,Japan,Saghalin,and Kuril Islands.Compiled from various sources by John W.King,Master,R.N.third edition.Published by Order of the Lords'Commissioners of the Admiralty,London:Printed for Hydrographic office,Admiralty,1861.

另一方面,记载有橄榄屿的一部重要英文文献是美国海军的航海手册——Asiatic Pilot。该书Volume 3,Coast of China,Yalu River to Hongkong Entrance中的Santuao Anchorage小节,记载了 Oliver Island,Ningteh,Pagoda Island,即橄榄屿、宁德(城)、塔山等。[12]The Hydrographic Office under Authority of the Secretary of Navy.Asiatic Pilot,Volume 3,“Coast of China,Yalu River to Hongkong Entrance”,2nd editio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20.

Santuao Anchorage.—the best anchorage is with Sampan Islet in line with King Point and Customs Point in line with Mount Stevens,in7to10fathoms….

Olive Island,600yards long east and west,200yards wide,and124feet high,lies1mile westward of Customs Point,and is on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of Sheldrake Flats;a reef of rocks extends100yards northeastward of it.The island is cultivated.

Ningteh,a walled town situated7miles westward of Santuao,…

Pagoda Island,about1mile eastward of Ningteh,is342feet high.…

Asiatic Pilot的上述记载印证了橄榄屿是福建宁德近海三都澳内的一个岛屿,在宁德城(今宁德市区)、塔山(酒屿)附近。另一方面,该书在介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时,将南小岛和北小岛称为Pinnacle Group和Pinnacle Rocks,这两个名称无论是意译还是音译都与橄榄山这个名称无涉。

另外,关于南小岛和北小岛的中文名称,有一个源头在英国The China Sea Directory①Frederick W.Jarrad(R.N.,Staff Commander),The China Sea Directory,Vol.4,Comprising the Coasts of Korea,Russian Tartary,Japan Islands,Gulfs of Tartary and Amúr,and the Sea of Okhotsk,also the Meiaco,Liu-kiu,Linschoten,Mariana,Bonin,Saghalin,and Kuril Islands,second edition,Compiled from Various Sources,Published by order of the lords'commissioners of the admiralty,London:Printed for Hydrographic office,Admiralty,1884.一书的中译本。该书有两个中译本,其中1870年王德均中译本——《海道图说》将南小岛和北小岛称作凸列岛,②王德均译:《海道图说(The China Sea Directory)》,约成书于1870年,见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三补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1898年陈寿彭中译本——《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则称为众尖岛。③陈寿彭译:《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The China Sea Directory)》,上海:经世文社石印本,1898,见茅海建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这两个中文名称,实际上是翻译自英文的Pinnacle Islands。

六、小 结

综上所述,鞠德源先生关于橄榄山就是钓鱼岛的附属岛屿——南小岛与北小岛的观点,得不到历史文献证据的支持。《筹海图编·福建沿海山沙图》所记载的橄榄山并不是南小岛与北小岛。结合明清时期地方志和民国时期航空测绘的地形图、Asiatic Pilot等中英文历史文献资料,可以证明,橄榄山应当是福建宁德橄榄屿。

猜你喜欢

海图琉球橄榄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一粒青果,秋色中的新色新味
纸海图AI小改正制作模式探讨
少林功夫拳(三)
民用海图编绘中数据一致性分析和改进
关于电子海图单元叠盖拼接问题的探讨
榨橄榄器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