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进攻的关键篮板球分析
2021-01-09王彤运城农业机电工程学校
王彤 运城农业机电工程学校
国内篮球运动的普及率较高,此项运动经过长期的演化,在技术、战略布局以及规则上均有变化。其属于集体对抗项目,以最终的分数判断输赢,场上攻防转化影响结果,而篮板球实现攻防转换,是组织二次进攻的有效渠道。
一、篮板球
(一)抢篮板球的价值
篮板球是指打在篮板上或篮筐上反弹没有投进的球,其是获得球权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调整攻守方的关键点。常规篮球比赛中,篮板球分成前场与后场两类,也可分别称之为进攻与防守篮板球。若进攻篮板球处于优势,会提高进攻成功的概率,且强化快攻的水平,以此直接在篮板下直接投进。同时,还会增加造成对方犯规的概率,由此强化本队在投球的积极性,逐渐找到手感,命中率得到提升,甚至整个球场内的氛围都会发生变化,限制对方进攻,尤其是组织快攻。但若是防守方篮板球较有优势,便可打破对方的节奏,获得进攻的权利,组织快攻,趁着对方回防不及时,获得空篮的机会,一旦防守方获得篮板球,组织二次进攻并得分,势必会提高整体的士气,并使原本的进攻方倍感压力,影响其之后的命中率,打乱整体节奏,战术也不易有效执行。根据大量篮球比赛实践可以看出,所谓的强队和弱队,差距有时并非队员个人能力问题,严密的防守以及篮板球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在命中率方面,综合罚篮、中距离球以及三分球,球员个人的正常命中率不会超过50%,换言之,投篮后获得的控球权大部分得益于篮板球地争夺。以国内的CBA 与CUBA 为例,可能对手的实力相差不多,甚至处于持平的情况,此时比赛的关键便是篮板球以及对应的回防有效性。所以,篮板球是决定球队在竞赛中处于何种地位,对最终的结果具有关键性价值。
(二)影响抢篮板球的因素
临场篮板球的成功率通常受到内线球员身体对抗能力、球员当下的意识以及单纯个人球技影响。首先,内线球员是篮下的主要屏障,其和对方在身体对抗上的优势有部分影响,但并非唯一。篮球发展初期阶段,身体对抗占据主要作用,所以在选拔队员时,可能更偏向于高“海拔”、壮硕的球员,除打后卫的球员外,其他位置的球员普遍较高。但经过长期演变及实战优化中,发现另外两项影响因素的作用逐渐显现,球员需要具备抢篮板的意识,以带动行为,再配以高超的技术,会提高篮板球的成功率[1]。
二、抢关键篮板球的正确时机
抢篮板对球员的球技有一定要求,需要其能把握篮板球的反弹轨迹,在实战中可快速判断,获取有利站位。同时,根据对手的特征,巧用技术,以提高实战水平。投球未中分成两种情境,其一,air ball,球和篮板、篮筐以及篮板均没有接触,通常出现在比赛哨声吹响前,球员位于超远三分的区域投篮,赌的意味更重。其二,碰到篮板、篮筐后被弹回,此种属于常规篮板球,而根据其发生先后,应分出三个抢夺时间点。
(一)反弹后下落
此时篮球反弹后,经过最高点后逐渐下落,球降落过程中是抢篮板的主要时机,但球员个人可以控制的范围却存在差异。根据国际高水平男篮的相关数据显示,篮板球的争夺高度处于3.4 米左右,而国内的争夺高度也在3.1 米左右,此也是我国男篮在篮板球方面偏弱的重要因素之一。若与世界强队对战,起跳高度及控制范围便受到限制,2008年奥运会可以说是我国男篮的巅峰时期,与美国队的比赛,缔造出历史最小分差。基于控制范围,所以起跳时间也会有所调整,相比而言,控制范围偏大的一方,起跳更早。因此,一般除非以制造对手犯规为目的,否则控制范围更小的一方不会选择先于对手起跳。
(二)触球至落地
该时机是指抢夺球员已经触碰到球,但并未实现完全控制。此时一般是身体素质较弱的球员需要抓住机会,抢篮板球员此时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控制球,在心理上会略有放松,且球高度也有所下降,比如后卫球员便可借此机会,占据优势位置,抢下或使对方完全失控,快速将球传出半场,组织快攻得分。该时机的把控难点是站位、起跳与出手时间,但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控制至处理
此时球已经基本被控制在抢篮板球员的手中,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开展二次进攻,所以注意力会分给确认篮筐、进攻路线等,对球的集中度会有所下降。此时便是最后一个抢夺时机,易出现争球的情况,即使最终未能成功,也可打乱对方处理衔接球的节奏,并为回防创造空间,限制对方士气高涨的程度。根据篮板球出现顺序,反弹后下落阶段的难度较高,需要球员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身体对抗能力及弹跳水平等,后卫一般不会参与以内线球员为主。而在触球至落地阶段,其成功与否和球员个人争夺意识、身体和体重等有较大关联。最后一个时机一般会在实战中被忽视,在防守方获得篮板后,原进攻方变成防守方,此时队员通常会选择快速回防,但实际上,若可以获得优势站位,并利用对手的注意点分散,提高抢夺的成功率。在实战抢篮板时,尽量在第一种情况下获得先机,若不能有效把握且在个人条件或站位有优势时,需在触球至落地阶段争抢,但如果上述要点均不能达到,便可考虑其他机会。
三、二次进攻拼抢篮板球的技术
(一)观察判断
观察区域内的局势,判断如何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快速获得有利站位,拼抢篮板球均需以高效快速地观察并判断展开的,虽然在实战中,往往只是一瞬间的动作,但却需要球员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做出的反应。在出现篮板球后或预计会出现篮板球,球员需要查看攻守方的站位,并结合各自在争抢篮板上的能力及特点,判断球回弹的抛物线及落点,基于起跳后能控制的范围,迅速调整站位,并确定起跳高度及点位,由此提高抢断的成功率。在投手投篮时,需观察来球的方向和篮筐的间距,以精确判断下落点及落地区域,基于此进行跑位及起跳。
(二)抢位挡人
抢位也可以说是卡位,是争球乃至获得控球权的关键。卡位便个人所处的位置,把自己负责的对手球员卡在距离球更远的区域,由此使得在篮球高度下降后,用身体限制对手球员的控制范围,并将前方纳为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干扰对方球员的争抢。实战中,抢篮板球的球员需要具备对抗的能力,准确判断球的运行轨迹,以占据有利点位,通过利用脚下的运动,加之上肢给对手造成的干扰,迫使对手未能把握最佳时机进行起跳动作。简言之,把自身放于有利点位,同时将对方阻于身后[2]。
(三)起跳拼抢
拼抢篮板球属于在空中开展的动作,所以,球员的个人身体空中控制能力,也就是熟知的滞空能力极为关键,在此之前的起跳起到重要作用。篮球接触篮筐或篮板前,球员的身体便应有所反应,抢占位置,使得对方处于平行或弱势点位,同时,双臂适当张开,以增加个人控制范围,导致对方双臂难以有效施展,以限制起跳。起跳时机极为关键,一旦起跳偏早,篮球还未达到抛物线的最高点,根据规则,球员不可触球,便要眼睁睁看着球下落,但若起跳时间偏晚,则在自己身体还未达到最高点,对方便获得控球的机会。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起跳时机。完成卡位的同时,判断球反弹方向以及下降时间,结合个人弹跳能力的身高,确定起跳时间,以实现控球,组织进攻。规范的起跳动作,使整个身体处于合理前倾的状态,且双膝略弯,以免身体下落形成的作用力伤害身体,影响稳定性。同时,张开双臂,快速打造出个人的控制范围,并紧盯篮球的移动轨迹,以强化争抢篮板的时机和起跳高度。如此种种均需依靠球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积累的经验。
(四)控球后
在抢到篮板球后,并不能直接完全获得球权,依旧存在被抢断的风险。因此,在控球后的身体动作是能否组织二次进攻的关键。前场或后场的篮板球,球员均应使身体处于半转身的状态,偏向前场方向,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境下,将球直接传出,以免身体完全落地后,出现争球的情况,同时还可缩短二次进攻的时间,使对方球员难以有效回防。但空中传球需要球员个人具有较强的滞空能力与控球能力,并与队友有较高的默契度。如果在实战中不能实现空中传球,落地时需要保持双腿分开站定,并使用双手护球,把球放于胸前或自身头部的一侧,甚至直接利用身体限制抢球对手的发挥空间。若在获得篮板球后,球员未能立即观察周围的情况,并未做出护球行为,极易为对手创造抢球的机会。在掌握现场情况后,组织反攻或继续进攻。
(五)队友配合
首先,内线外抢之间的合作,抢篮板时,利用内线球员进行档位,以限制对抗对方球员的能力,以为外线球员提供争抢空间。其次,外挡内抢,外线球员利用个人的防守阻碍对手进入到篮板球的争抢范围,以减轻本队内线球员的压力,尤其在遇到强队时,该种队友之间的配合极为关键。再次,内打外抢,此种配合方式是在确定己方抢篮板能力与对方有差距,此时需要内线球员争球的同时,发出点球,外线球员则进行抢球。最后,左右挡抢,具体分成三种情境,以身高偏矮的球员对抗对方偏高的球员;抢篮板能力偏弱的球员对抗对方能力最强的球员;干扰位于有利点位的对手[3]。
四、结语
借用《灌篮高手》中的话,“能够控制篮板球的人就能控制比赛”,其成功率对比赛有重要价值。能否获得篮板球关乎二次球权。所以,日常训练中需培养球员在此方面的球技及判断力,形成争抢意识,以为本队获取更多的球权,组织二次进攻,增加得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