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2021-01-09刘国钊惠州学院
刘国钊 惠州学院
一个人从孩提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这一发展阶段,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结果,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家庭背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是青少年能否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物质基础。父母作为青少年运动员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运动员选择以及规划职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具体在研究影响青少年运动员选择竞技体育的众多因素时,不应忽视家长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家庭背景这一独特视角,来深入分析运动员的家庭背景究竟会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参加竞技体育训练产生十分样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影响性分析
(一)父母的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指人们在面对某一特定事物表现出的行为、表情或者观点和做法。从这点来看,态度可以显示出人们在心理层面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以及观点。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尚不成熟,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父母的态度,即父母赞同与否,将会对青少年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竞技体育时的训练成绩和发展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教学中,相比那些不被家长支持参与竞技体育的青少年运动员,那些被家长支持的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支持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青少年运动员自主参与体育训练提供动力,促使他们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体育训练设定的目标。态度积极的家长除了可以在精神上给予青少年运动员动力之外,还可以在物质方面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支持。一般来说,如果家长不支持青少年运动员继续参与体育训练,那么即便这个青少年运动员自身对于体育竞技十分感兴趣,也会在最后因为缺乏父母支持而被迫放弃。总而言之,无论在学校当中的体育锻炼,还是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专业训练,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以此来更好地为青少年运动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父母的规划
在中国,父母爱子女甚于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期望甚高,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所以在子女呱呱坠地,甚至是还未出生之时就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并引导孩子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相关调查发现,多数中国父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认为体育只是一个次要学科,不利于子女的长远发展,所以并不赞同自己的子女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即便有部分父母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参与体育训练,其最终目的也不是引导子女走上体育竞技的道路,而是希望子女可以凭借体育特长生这一特殊身份能够在高考之后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由于他们在物质以及精神上都未脱离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的规划对于青少年运动员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此,体育教师势必要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情况,以便为学生选择竞技体育提供破除障碍。
(三)父母的日常管理
青少年运动员年龄都较小,尚未成年,多数为15 周岁。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这些青少年运动员普遍都自觉性较差,自我判断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父母的管理以及督促。青少年运动员不同于普通学生,只有少数成绩优越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无须参加高考就进入高等学府,这也就意味着多数青少年运动员要想上高等学府还是得通过高考才能实现。为了确保剩下的多数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他们除了要学习普通文化课之外,还要学习以及练习体育理论、技战术,这需要他们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可以步入更高的学府,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至于退役后陷入无处可去的窘境。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监督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家长的管理到位,那么青少年运动员就能坚定自己的方向,始终向着预定的目标努力;反之,则相反。因此,无论基于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还是青少年运动员的短期发展,体育教师都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家长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管理作用,注意调动起家长的积极主动性,共同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不同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职业生涯的规划
(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根据有关资料可知,相比于出自独生子女家庭的青少年运动员,来自非独生家庭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平常训练、竞技比赛中所取得的分值更高、成就更为突出。从这点可知,来自非独生家庭的青少年运动员会比出自独生家庭的青少年运动员更能在规划竞技体育训练职业上占据优势。究其原因在于,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会得到家长更多的呵护、疼爱,家长会包揽更多繁重的体力活动来为子女留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这样的做法尽管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很可能使独生子女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娇生惯养等恶习,导致子女自身潜能难以得到真正发挥;而对于非独生子女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父母精力有限,所以自小所能获得的关注以及照顾就较少,因而这部分学生对于家庭的依赖相对较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会更强,在参加竞技体育训练上会更加愿意努力尝试,更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二)家庭居住地
就目前来看,能够对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技体育训练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繁杂,家庭居住地属于其中一种。这点在家庭居住地在城市和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青少年运动员之间中表现最为明显。家庭居住地在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其物质、文化等资源会更丰富,也会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利于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运动素质得到全面锻炼,进而促使其在参加竞技体育时取得卓越的成就。例如,相比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居住地,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居住地会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文化环境,这些都会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未来性格、眼界、素养的养成等方面产生影响。
(三)职业社会阶层
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在社会上所处的阶层以及地位会受职业的影响。子女在未来的成长方向会受父母职业的影响。之所以会对子女有影响,原因就在于父母的职业、收入能力和社会地位和可以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的社会资源之间存在极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青少年运动员在选择竞技体育时,社会阶层高的父母由于可以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加优越的物质资源,所以青少年运动员可以接触更为优质的体育资源,例如,优质的体育教练、体育场地、体育理念等,这无疑更加有益于青少年运动员在未来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反之,处在较低社会阶层的父母则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没有办法为子女提供充足的优越的资源,而使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的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或者障碍。
(四)父母文化程度
从某种角度来看,学历的高低与否意味着一个人受教育的高低、掌握文化知识水平的深浅等。相较而言,在众多家庭中,那些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多样的学习渠道。上述这种现象在学界被称为教育资源的代际传递。这一现象表明,子女可借助于教育系统,传承父母所拥有的优势资源。相应的学历高的家长在通常情况下也会比学历低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接下来,本文就对父亲以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在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分别进行分析。
1.父亲文化程度
综合来看,父亲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否和子女职业规划方面的表现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具体来说,学历较高的家长,由于文化程度高、阅历较为丰富、经济能力较强,所以可以为青少年运动员在选择未来职业以及规划职业方向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反之,则会由于父亲自身能力不够、自我认知不够、经济条件不足等因素,而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在规划职业方面难以获得来自父亲有价值的建议,促使青少年运动员难以实现进一步发展,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2.母亲文化程度
和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一样,母亲的文化程度也会对青少年在选择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等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程度高的母亲会更有益于青少年运动员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因在于,文化程度高的母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言传身教,促使子女在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方面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对青少年运动员在选择自己职业方面这方面发挥出更加有益的效益。
(五)不同家庭经济收入下父母对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体育竞技的职业规划
在众多能够对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竞技体产生影响因素中,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最为深刻。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父母会因为眼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对子女竞技体育的职业规划存在差异。从现实意义来看,一个家庭收入可以极大程度地决定该家庭可以获得到的物质资源,反映一个家庭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优厚的经济收入,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加优越的经济条件,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参与体育训练时不受经济条件的约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竞技人才、体育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青少年运动员不为生活起居担心,可在主观意愿的作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竞技体育训练之中。换句话说,这可以在物质层面为青少年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活动提供保障。
总之,本文在通过调查了解了参加竞技体育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家庭背景的基础上,进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现如今真正左右青少年参加竞技体育的因素,明确家庭环境这一因素的影响,进而根据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家庭层面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改进的建议,为进一步分析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基础性的思考,以促进体育学科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