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
2021-01-09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在当前国内的中专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训练运动损伤,所以无法认识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内在原因,在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正确认识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中专体育教学以及中专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中专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展开研究,并探索预防出现运动损伤的方法,希望能够降低中专学生出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现象,并为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专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相关概况
学校体育教育要求以人为本,通过课外体育教学活动、运动竞赛、运动训练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完善身心的综合目的。体育运动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互动和交流的活动,要求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学习和训练掌握相应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体育训练运动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突破,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些年在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的情况经常出现,对于学生的健康造成了影响。运动损伤作为体育训练运动中出现的身体损伤,往往由于一些意外的因素所导致,如在足球运动中,意外发生身体碰撞所导致的关节扭伤等等。造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多种多样,根据相应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主要有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挫伤、骨折以及擦伤等等。此外运动型腹痛、肌肉痉挛、呼吸困难、中暑等情况也时有发生,面对这些突发情况,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对于身体损伤随意的揉搓和拉扯,轻者可以自行恢复,重者甚至会影响和破坏局部组织,影响后续的治疗活动。
中专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运动活动中,既有较为轻微的损伤,也有一些较为严重的损伤,导致损伤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体育训练运动损伤与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安排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进度有着直接关系,所以避免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应当加强学校的医务监督以及运动恢复,不能将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到运动前准备中,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身体保障措施。从学生个人的身体状况出发,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变化,增强学生运动的信心,并引导学生摆脱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影响和干扰,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训练运动中,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洞察力以及对于风险的预判能力等。一方面降低学生出现身体损伤的概率,另外一方面还要确保即便出现了身体损伤,也能够及时的处理和应对。许多中专体育教师在自身的教学理念、思想觉悟上有待提升,作为学生运动的指挥者与引导者,教师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
二、造成中专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因素
(一)场地器材所导致的体育训练运动损伤
许多中专学校缺少合格的体育运动场地,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场地出现道路不平、道路摩擦系数较低、沙坑硬化以及沙坑异物等情况。还有一些学校缺乏合格的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训练课程提供的运动器材在重量以及大小,不能适配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同时器材陈旧,没有充足的保护设置,甚至出现运动设施不牢固等安全隐患。中专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中,不配备合身的运动鞋,而是穿皮鞋或者凉鞋等参与活动,也会导致运动出现损伤。
(二)运动损伤中学生的个人原因
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并且在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教学中,没有专心的听讲和学习,无法掌握正确和安全的体育运动技巧。一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压力较大,所以课余时间往往被专业课所占据,其身体素质有待健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中,会出现排斥和畏惧的心理状况,在训练活动中无法干脆利索的完成标准动作,也会导致出现运动损伤。
(三)中专体育教师的原因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所准备的教材,以及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匹配、教学活动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身体是否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的内容、教材、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一些容易出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项目,应当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是体育教师的组织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否遵循科学训练的准则,如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原则。此外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数量过多,也会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监护,还有一些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没有遵守相应的运动规则,也会导致出现运动损伤。在课堂体育教学结束以后,放松活动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也会产生一些慢性的损伤。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身体也会造成影响。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学生学习新动作和新技能,对于动作要领缺乏真正的理解,也并不掌握运动技能,许多体育教师并不关注这一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动作和技能不正确,在后续的演练活动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预防中专学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方法
(一)完善体育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体育训练的安全性
科学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是学生进行安全体育训练的前提,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确保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满足安全运动的标准,确保体育设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体育教学环境的检查主要包含有体育教学场地中是否整洁和干净,对于一些运动场地上的异物应当及时的处理和安置,从而保障学生在运动中不被异物干扰,并保证学生训练的安全性与身体健康。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训练时的天气状况,一些打雷下雨以及雾霾等恶劣气候可以在室内进行教学和训练。此外教师还应当组织对运动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检修,及时处理一些有问题的体育运动器材,降低和减少学生体育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隐患,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体育运动环境,确保学生顺利进行体育训练运动。
(二)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在中专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体育训练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清晰了解到体育训练的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体育训练内容,从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单一的进行体育训练,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运动技能。学生在学习和体育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学生坚定的毅力,并且将运动损伤和体育保健知识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客观认识,了解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对于自身身体的伤害,从而避免出现损伤事故。
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运动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如在体育运动中摔倒,应当立即曲肘低头、身体抱团,同时以肩着地进行翻滚,学生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产生面对突发状况的自我防范意识,面对突发事件可以快速的保护身体,这种训练一方面能够保护学生自己,另外还能够保护他人。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中专学生日常的体育运动,准备相应的自我保护训练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重复找到适合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和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训练,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有效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体育教师应当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运动保护和训练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应当引导学生做好运动准备工作,通过充足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发生,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在进行一些剧烈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应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有意识的针对运动可能会出现的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运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这一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损伤部位,对这些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运动。如在一些环境温度较低的状态下,学生的肌肉过于紧张,所以容易产生肌肉拉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谨慎的进行运动准备。还有一些后蹬跑训练会使用后侧肌肉,所以对于后侧肌肉要事先进行拉伸,防止对这一部位的肌肉出现运动损伤。还有一些如足球射门时,如果后侧肌肉没有充分拉伸,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之前,需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准备活动不能过于剧烈,身体发热和微微出汗就可以。在运动准备结束以后,快速的进入到体育训练中,如果停止运动,准备活动的效果就无法体现。
面对一些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体育教师应当安排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提升这一部位的身体机能,从而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如预防腰部肌肉劳损,就应当有针对性的训练腰部。面对一些容易损伤的柔弱部位,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同时对于训练的内容和频率进行科学安排,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专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降低运动损伤对于学生身体产生的损伤率,体育教师和学校应当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且从日常教学的实践出发,根据中专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训练方案,实现寓教于乐与因材施教,预防学生出现体育训练运动损伤,培养出更加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