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2021-01-09文/张宁
文/张 宁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跟随采访团走进了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近距离接触到杉木育种科研团队。
福建,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1 年保持全国第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山好水好空气好的清新福建。这其中,推动杉木育种事业领跑世界的一代代务林人与科研工作者,功不可没。
刚到林场的时候,我连杉树和柏树都分不清楚,更不明白杉木这么常见的树种,为啥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研究?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代又一代的“洋林人”甘愿扎根深山,耐住寂寞,守住初心?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在林场一呆就是好几天。期间,我有幸接触了林场的老场长、科研人员、林场工人,也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说起务林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两个极致的反差。一个是“快与慢”,一个是“苦与乐”。树木的成长期大多十分漫长,一棵杉木从苗到木,通常需要15 ~20年。把一个人锁在深山里20 年只做一件事,设身处地,这日子会不会很难熬?如果成长期间苗木毁坏,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会不会极度沮丧?青春如梭,一掠而过,在等待年轮长成的过程中,他们的人生又像是被按了快进键。一个人又有几个20 年?很多人工作一辈子,就只能陪伴两代树种繁衍。这种等待是否值得?
林场的科研工作者给出了斩钉截铁的人生答案。采访中,无论是已在林场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还是初来乍到的菜鸟们,他们说起自己的工作都是面带笑意,一脸满足。日子虽苦,但很快乐。江西吉安人刘大林,是第一批来林场工作的女大学生。她原名中的“玲”是王字旁的“玲”,因为立志长大后要和父亲一样从事林业,她把王字旁的“玲”改成了双木林的“林”。1970 年,刘大林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分配至洋口林场从事杉木育种。结婚未满周年,同为科研组务林人的丈夫,便留下一个遗腹女离开了人世。野外作业非常辛苦,走路爬山都不在话下,有一次她去大别山地区找树种,一天走了整整六十公里。我问她,这么长的路是怎么走下来的,她说,从早上四五点钟出发,一直走到晚上九点多,根本不敢坐下来歇息,因为生怕坐下来就站不起来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走一步离目标就近了一步。最难过的是春节,由于杉树开花的时间大多在春节前后,他们只有几天的时间窗口上山去套袋授粉。听着山下的村子里传来阵阵除旧迎新的鞭炮声,难以抑制对家人的思念,上山的几个年轻女孩都哭了。但哭归哭,擦干眼泪,还得继续把活赶完。1979年,考虑到实际困难,林场同意她回老家的林科所工作。调令已下,但她犹豫再三后最终选择留在了林场,此后直到退休,一直服务于福建种苗事业。走出的每一步都算数,他们的付出终有回报。团队的科研成果“杉木第一代种子园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回答了国家林业发展提出的关键性问题:要不要做林木育种?怎么做林木育种?采访中,刘老师回忆过往时总是带着笑,她说,在林场工作的日日夜夜,是她最值得骄傲的时光,她把青春、爱情和理想都奉献给这片山林。来到洋口林场,从事自己喜欢的育种工作,是这一辈子最幸福、最值得的事。
我不禁思考,在这时代,什么才是界定成功的标准和定义?择一业终一生或许是最美好的选择。
在林场的日子,大家告诉我杉木的特性是“凌寒、端直、超越、坚韧”。杉木椽子,宁折不弯。当看到一棵棵挺拔通直的杉木时,我常常觉得洋林人就像杉树一样,也有着这么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全国木材市场进入萧条期,低谷时每立方米杉木收购价仅300 多元。这让依赖“木头经济”的洋口林场陷入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窘境。彼时,不少林场盯上了科研林。科研林的杉木,大多是树龄数十年的大径材,价格不菲。当时,洋口林场6 万余亩林木,其中6000 多亩为科研林,这在同业实属罕见,砍一小片,就有大几十万元收入。不少职工无法理解,认为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还搞啥科研?他们强烈要求立即砍掉试验林以解燃眉之急。为此,时任场党委书记、场长李寿茂坚决顶住压力,连夜召开场党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研究对策,一方面寻求职工认同,承诺“退休职工先发工资,一线工人再发,干部接着发,我老李最后发”;另一方面勒紧裤腰带,多方筹措资金,向木材收购商赊账,全场上下共度时艰。李寿茂说,当时他也不是没有动摇过,“铁打的林场流水的官”,但一想到科研林的背后,是不可多得的杉木种质资源,是经年累月的科研数据积累,他再次下定决心:再穷也不能吃子孙饭!谁砍了试验林谁就是千古罪人!如今,这片1000 多亩的种质资源库已经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杉木种质资源库,并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
采访结束,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纵观这几十年来我们家国崛起的历程,不难发现有一种力量始终在驱使着我们前进,那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积贫积弱的历史深深刺痛了我们整个民族,这种驱动力量一旦得到合适的土壤他就会生根、发芽成长直至开会结果。无论是航母下水,还是北斗升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种渴望的最好注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能够从上个世纪任人宰割任人奴役的落后国家翻身一跃成为今天世界强国之林中万众瞩目的一员,正是得益于有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战争年代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和平时期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而“洋林人”就是极为典型的这群人,他们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棵杉树,矗立在这大山之间。
今天,我们宣传洋林精神,因为它不仅是洋林人的精神财富、是林业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每一个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财富。我们不想说杉木育种工作有多苦,而是想说他们有多爱。因为爱,再苦也甜;因为爱,他们一棵杉木做到底;因为爱,方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