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林精神”谱就绿色华章
2021-01-09林旭东
文/林旭东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组建于1956 年,是全国第一批建设的综合性国营林场。60 多年来,洋口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在蜚江岸边方圆数十公里的荒山野岭,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骄人业绩,演绎了“坚守初心,赤诚奉献,久久为功,科研报国”的“洋林精神”。
坚守初心是“洋林精神”的力量源泉。一代代“洋林人”扎根深山,能把昔日野岭荒山变成绿水青山,根本原因就是在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科研,以科研创造效益,使党建成为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1985 年,党员林有乐同志担任工区主任没多久,就接到打铁坑工区1000 多亩的造林绿化任务,虽然家在洋口,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头到尾都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上山,大家借住在村头里的“兴隆”廊桥上,冬天挨冻,夏天被蚊虫叮咬,一住就是半年多。原以为任务完成后大家可以好好休息,可林场紧接着又下达了新任务,到板桥工区黄坑头支援新项目。工人们感到畏难,打起了退堂鼓。这时候,林有乐、郭吓纸和苏定仁等一批党员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大大鼓舞了工人的热情,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林场始终聚焦德才兼备建设队伍,切实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旗帜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汇聚起林场发展的强大动力。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大径材 黄海摄
赤诚奉献是“洋林精神”的崇高品格。建场之初,百业待兴。全场上下抱着“一颗红心一双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信念,以场为家、以林为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60 年代,林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营造林生产。当时,担任元峰工区主任兼砍伐队队长的薛玉和刚刚收获一份喜悦,妻子魏玉珠给他生了一个男孩,但是,这份喜悦很快就被繁重的生产任务给冲淡。正值生产旺季,工区的全体人员都抓紧时间上山除草抚育、砍伐林木。这给薛玉和夫妇俩出了一道难题,一边是时间紧必须马不停蹄,另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儿子没人照顾。最后两人商量做出了一个艰难而痛苦的决定,那就是每天上山作业前,先将儿子喂饱,然后放在书桌抽屉中,开上几个透气孔,中午回家再把孩子抱出来喂饭。岁月流走,如今,当年抽屉中的男孩也将退休,但这种近乎无情的“抽屉养儿”已演化出一种更深层次的爱,那就是“洋林人”对于国家事业的无悔忠诚。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第三代杉木种质资源库 黄海摄
久久为功是“洋林精神”的坚韧定力。洋口林场的杉木育种科研从第1 代发展到第4 代,逐步攻克产量、质量、推广和抗病虫害等问题,构建了完整的育种群体,成为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杉木种质资源库。这背后,有着一种“洋林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久韧性,有着一种洋林人“一棵杉木做到底”的坚定意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林场都秉持科技兴场的理念。科研需要林地,场里优先腾挪;科研需要设备,经费优先保障;科研需要力量,人员优先配备。在文革动乱年代,社会上人们都在忙着“造反”,林场却毫不动摇地抓生产、抓科研,林场的良种选育和遗传测定工作从没间断过,档案资料保存得完好无损。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林场面临市场化的冲击,其他林场因迫于生计,相继砍掉用于科研的林木,而洋口林场顶住压力,作出勒紧裤腰带也要保住试验林的决定,保住了几十年的科研心血。这种韧性还体现在矢志不移对人的培养上。这里有薪火相传的师生三代陈岳武、施季森、郑仁华,也有土生土长的专家李寿茂、翁玉榛,还有新生代的技术骨干叶代全、李勇。为了杉木事业,有的人一辈子也没离开过林场,许多年轻人在这里献完了青春献子孙。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科研报国是“洋林精神”的使命担当。“洋林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从绿一片荒山到富四方百姓,自觉成为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他们研发推出的“洋林”牌系列良种,生长快、材性优、抗病害、产量高、营林成本低,建场以来,累计生产杉木良种4.9 万公斤,培育苗木60 多亿株,向江西、广东等15 个省区持续提供良种,累计推广杉木造林3000多万亩,由遗传增益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达千亿元。先后向周边村及新疆昌吉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或科技特派员,手把手带出大批“育林专家”,推动当地提升经济效益约20%~60%。此外,林场还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吸纳村集体分散林地近万亩,每年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00 多个,增加村民收入近2000 万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披荆斩棘,一代代“洋林人”为我们树立一个高大的精神丰碑。未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洋林精神”,为建设林业生态高颜值、林业产业高素质、林区群众高福祉的“三高”林业汇聚磅薄力量,为新福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