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09陆红
陆 红
(西峡县人民医院,河南 西峡 474500)
胸腰椎骨折是一类危险度较高的骨折类型,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且多伴有基础疾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2]。胸腰椎骨折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康复过程较长,围术期护理要求极高,因而有必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给予长病程、复杂病情患者全方位的干预,进而促进患者康复[3]。为进一步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0例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比分析了其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0例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且存在基础疾病病史。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6±10.53)岁;累及椎体:单个6例、2个16例、≥3个椎体8例;基础疾病:8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4例冠心病1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1岁,平均(71.57±10.01)岁;累及椎体:单个5例、2个17例、≥3个椎体8例;基础疾病:9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4例冠心病13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人标准:年龄≥60岁;胸腰椎骨折诊断明显;基础疾病史;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者;不符合手术治疗指征者;合并重型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异常者;聋哑人;合并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疾病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2 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胸腰椎骨折情况及基础疾病给予对应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脊柱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制定个体化护理模式。术前,分析患者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与主治医师沟通患者胸腰椎骨折情况及治疗方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与康复科医师、药房、营养科和精神心理科沟通,就患者病情探讨术前、术后护理方案。(2)术前个体化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知识宣教,并针对患者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进行说明,说明术前准备适宜,提醒患者应积极按照医护人员指示进行准备与配合。同时,简单说明术后康复锻炼流程,高危并发症等情况;此外,向患者说明多学科协作护理的具体方案及其重要作用,指导患者按要求执行。监测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按医嘱给药,并监测治疗效果,以保证满足手术治疗的条件。(3)术后康复护理。术后,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患者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卧床期间以四肢按摩及被动运动为主,改善患者关节僵硬、肌肉退化等问题;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康复进度,及时与康复治疗师沟通,调整康复训练方法及方案。(4)基础疾病控制与管理。术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基础疾病变化,根据患者疾病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避免影响术后康复;定期测量患者血脂水平,指导患者按时服用调脂药物,监测血脂变化;冠心病患者,密切监测心率、心电图检查结果。(5)营养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低脂为主,同时增加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和高钙食物摄入量,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应严格控制糖类、碳水化物食物摄入量,并减少高胆固醇、高脂食物摄入量;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量,积极预防便秘发生。(6)个体心理疏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时间较长,且过程较为痛苦和艰难,因而需要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与精神心理科医师沟通,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情感障碍,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同时,充分发动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使患者积极投身与康复锻炼中,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
3 观察指标:2组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统计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此外,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发生率情况。
5 结果
5.1 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速度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速度比较
5.2 2组术后并发症监测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切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高血压肾损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将患者康复中涉及的多个科室进行联合,相比各个科室单独干预而言,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更为全面、简单、明了,可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制,临床医护人员较容易掌握,可操作性较强,可应用于临床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护理中[4]。
目前,我国医院开始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各类单病种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逐渐出台,制定了各类疾病的具体诊疗流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6]。老年胸腰椎骨折护理相关文献报道显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胸腰椎骨折位置、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按照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实施流程,制定护理方案,并执行临床护理干预,充分保证护理行为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靠性,患者康复速度大大提升,围术期风险也显著降低[7-10]。为此,本院针对患者胸腰椎骨折情况及基础疾病制定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5.36±2.06)天、术后住院时间(9.36±1.68)天、骨折愈合时间(82.36±10.3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39±1.98)天、12.03±2.57)天、(96.38±12.69)天,可知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大大提升了患者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此外,在术后并发症风险防控方面,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10.00%,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尽快提升,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