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街道”理念下的老城区街道活力营造研究
——以保定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为例
2021-01-09李鸿玉贾紫薇张娅媗
李鸿玉,梁 粱,贾紫薇,张娅媗,温 静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城市的发展建设目标已经从城市空间扩展转向空间优化。受美国“新城市主义”和“智能增长”理论的影响,如何振兴一个不活跃的传统社区,提高一个城市的活力,是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保定老城区街道在建设之初虽然设计尺度小,但居民仍可以随意在街道上开展社交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各类商贩不断涌入。为保障交通运行能力和效率,街道尺度不断扩大,而人的活动空间却受到“蚕食”[1]。机动车交通与历史文化保护、社区生活营造之间存在很多冲突,现有的道路建设标准很难满足历史文化街区的诸多功能,而共享街道理念的引入使得街区生活和机动车交通的融合成为可能。
2 共享与街道活力
2.1 共享街道理论的定义
共享街道旨在创造一种社区氛围,使街道中静态和动态人群共同分享着同一街道空间,形成一处功能混合的公共区域[2]。其核心在于将街道建设为一个混合用途的公共领域,创建一种和谐交融的社区氛围。它主张行人、玩耍的儿童、骑自行车的人、停靠的车辆以及行驶的车辆共同分享使用同一个街道空间,改变了原先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鼓励路权平衡,行人优先,不再提倡直线型交通和无阻交通流线。
2.2 街道活力的概念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中提出“活力”是检验城市空间形态质量的首要指标,并将其定义为: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机能、生态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而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物种的延续[3]。
2.3 共享性对街道活力的促进关系
《伟大的街道》一书中提到:“街道不仅仅是一种线性的物理空间,不只是允许人流或货流经由通达的途径[4]。共享街道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公共空间,它改变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实现行人优先,营造丰富、和谐、宜居的社区氛围。共享街道虽以行人为主,但并非是完全的人行系统,只是将车行系统放于次要位置,不存在将车行系统转移到其他地区,为其他地区增加交通压力的问题。共享街道这种人车混行,以人为主的道路交通模式,可以增强本地区的居民活动与交往,带来大量的人群活力。同时增强共享街道周边土地利用的混合性,使街道上的人流量及交往活动增多,与此同时吸引各式各样的民间艺人、商贩,提高居民就业率。
3 保定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现状分析
3.1 街道概述
保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淮军公所、清河道署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范围涵盖两处古迹,东至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小学,南至兴华路,北至裕华路,西至恒祥南大街,面积为6.38 hm2。该片区内分布大面积社区,紧邻学校、医院、体育场等附属设施,人流量较大(图1)。
图1 场地总平面
3.2 街道现状问题分析
3.2.1 现有车位难以满足需求
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地处保定老城区,连接市内重要交通道路,街区两侧分布众多小区,附近的学校和医院也增加了该地区的交通压力。经过实地访谈,绝大部分居民反映现有的车位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一些机动车被随意停放在狭窄的行车道上,部分道路的人行道被机动车挤占,大量人行空间被车辆占用,增加了安全隐患,导致街区环境混乱,原有功能被挤占,街道活力不断下降。
3.2.2 居民缺少临街活动空间
由于该片区停车位紧张,大量的临街空间被机动车挤压,侵占了附近居民原本的活动空间,还由于铺装破损、健身器材和长椅等器材年久失修,居民难以在“混乱”的街道上停留。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空间总体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特别是街道空间问题不断加重[5]。
3.2.3 街道空间界面混乱,难以统一
该片区历史底蕴深厚,是保定市著名文化旅游点。实地调研发现,该片区存在着街道铺装部分缺失、损坏,两侧店面风格不一等问题,无法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严重破坏了街区形象。
3.2.4 街道小品损坏、混乱,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淮军公所社区临街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但大多器材已经损坏,难以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兴华小区北侧道路的长椅年久失修,无法使用。除此之外,笔者还注意到道路两侧的照明设备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种植池破损,植物生长状况不良。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体验和街区形象营造。
3.2.5 周边居民缺乏有效沟通平台
该片区处于保定市老城区,紧邻保定市人民体育场和保定市第十七中学。通过现场统计发现,附近居民大多世代居住在此,小部分为流动性居民,人员构成较为固定。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附近社区难以有效沟通联系,为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添砖加瓦。
4 共享街道活力营造方法
4.1 多方面解决停车问题
该片区空间划分不均衡,导致大量机动车停放困难,行人享有的基本道路权利被挤压和剥夺。共享街道所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由“车本位”到“人车共享”的转变。本研究提出多种停车位解决方案,致力于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进行合理规划,还人本应的路权。
4.1.1 车位“云”管理
车位“云”管理与社区app相结合,开发“互联网+智慧停车信息平台”进行车位管理。街区每一个车位都安装遥感器,采用app自动感应解锁,车主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该地区的车位剩余情况和车位具体位置,通过线上管理的方式,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车位,让车主“知难而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街区的交通压力。
4.1.2 设置多层停车位
该片区车位需求量较大,引用多层智能停车系统是缓解停车压力和重塑街区活力的关键。普通的升降类停车设备类型较多,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建要求较低,可建在露天,也可建在大楼的地下,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维度进行任意排列组合,使得存取车速度快捷、安全方便,空间利用率高、维护简便、价格较低[4]。上述多层停车位可设置在兴华路沿街南侧。
4.1.3 道路秩序
停车系统的运营需要加强各方面管理,通过网络APP对停车情况进行动态云监督;在街边设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点,发动周围社区居民轮流站岗;设置交通指示牌、交通限制线等标识加强人们的秩序意识;严格限制车辆的临时停靠,本着“还行人最大限度的路权”的原则组织行车。
4.2 功能空间共享
设有宜人的开放空间是增加街区人文感和活力感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增设活力点的方式,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突出“人”的重要性,体现共享理念和街道温度。根据不同区域人群需求,增设多个不同主题的街边活力功能空间,营造体育健身、休闲交流、文化科普、微型图书区等空间,从各方面满足市民休息娱乐和公共活动的需求,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给予人们舒缓、健康的生活节奏,为人们创造闲聊、休憩、晒太阳等静态活动场所,运动、健身等动态活动场所,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的基础上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4.3 塑造空间界面
4.3.1 建筑立面
街道的建筑物所体现的是街道的风格、文化。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的建筑物风貌保存较为良好,可选择与古建筑相仿的材质,改善小区外立面铺装,融入更多古建筑元素,同时对局部设施进行外在古式化装饰,使街区的历史人文感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风格各异的现代牌匾有损街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该片区的文化历史风貌。研究以还原历史街道气息为目标,在统一设计元素和色系的大前提下,结合不同商铺经营特点,量身定制店铺牌匾,重塑“市井社会”风貌(图2)。
(a)
(b)
4.3.2 建筑地面
街道地面高差不均匀,街区铺装形式风格不统一是影响街道美学效果的原因之一,而地面作为街区的低界面,更是沟通人们的媒介。对街面铺装进行形式统一,对主路路缘、分路路缘、园路分别设计具有古风色调而形式各异的铺装,要求统一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材料选择主要运用摩擦力较强的材料,带给驾驶员减速慢行的心理暗示(图3~图5)。
图3 主路路缘铺装示意图
图4 分路路缘铺装示意图
图5 园路铺装示意图
4.4 街区家具微更新
街道家具作为街道的点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规划应统一风格,并结合中式元素符号,以更好地展示街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4.4.1 照明灯的布置与设计
街道路灯作为夜晚照明引导装置,在外观上融合较多古风元素。照明系统和道路要兼顾行人的需求,考虑到街区拐点、景观节点、道路狭窄部分的情况,增强夜晚街道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图6)。
(a)
(b)
4.4.2 绿化种植池共享与互动
绿化种植池能够为行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营造生态的街道环境。在种植池两侧可增加自助种植池,发动附近居民参与到街区绿化项目中(图7)。
(a)
(b)
4.4.3 指示牌设计
在共享街道设计中,应为路人提供相应路标指示牌,指示牌以“简约明了”为原则,与其他设施风格相呼应(图8)。
(a)
(b)
4.4.4 座椅人性化设计
座椅需要满足既适于交流,又方便脱身,应以靠背或有灌木、绿化等作依托,在形式上与绿化种植池配合[6]。在形式丰富的同时,也要与建筑背景色调要做到和谐统一(图9)。
(a)
(b)
4.5 街区APP
开发街区APP,可用于加强居民沟通管理和停车位查看。在APP中增设便民服务,如查看街区公告、活动通知、相关政策等。App的开设秉承便民利民的原则,力争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当地居民的联系,宣传街道文化,从而实现街道的共建共享。
5 思考与展望
社区街道是居民最主要的公关活动空间,是居民感受城市和体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文化和历史的空间载体[7]。尤其在这个高科技与高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新型社会下,交友、购物、办公等都可以通过足不出户的方式完成,导致街道交通联系功能的单向化倾斜,削弱了街道空间存在的价值。通过此次研究,笔者感受到生活历史综合型街区活力营造的必要性,并通过塑造活力点、整顿交通等方式,致力于解决老城区街道的现状问题、恢复街道功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