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观叶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2021-01-09王宝宁
王宝宁,田 中
(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329;2. 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中心,重庆 401329)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生态园林成为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1],这势必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野生乡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种类不仅观赏价值高, 而且稀有珍贵,且具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花色斑斓等优势,应用潜力巨大[2]。但目前被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十分有限,大量潜力深厚的植物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构建乡土植物观赏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观赏性较佳的乡土植物种类,对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提升园林应用的本地特色,打造地域性特色园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课题组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乡土观叶植物,通过对植物观赏特性的分级评分,探索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旨在为乡土观叶植物的评价筛选及应用提供参考。
2 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因素的确定
按照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ehy Process,简称AHP)的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咨询专家的意见,确立乡土观叶植物综合观赏价值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
目标层(A):乡土观叶植物综合观赏价值评价。
约束层(B):按照人们的观赏习惯以及对园林观赏植物的一般划分方法,将约束层(B)分为花(Bl)、果(B2)、叶(B3)、形(B4)4个因素。
标准层(C):体现上述约束层的具体选择指标。通过参考国内有关植物观赏价值评价的研究成果[3~6],结合具体筛选要求及植物特性,最终确定指标14个,建立乡土观叶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具体见图1。
图1 乡土观叶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2.2 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针对乡土观叶植物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依据项目自身限定的要求,主要评价指标是以观叶性状为核心,结合其他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采用利用二元相对比较的1-9标度法,参照《国家风景园林规范》以及听取专家的建议构建了约束层(B))相对于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以及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的判断矩阵,对各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验证,通过检验其一致性比例均小于0.1,因此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次,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听取专家意见确定各个判断矩阵的权重(表1~表5);最后,计算出标准层(C)相对于目标层(A)的总权重(表6)。
表1 约束层(B)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
2.3 各指标的评分标准
参照《国家风景园林规范》确定评分指标,通过调查综合评价情况,采用5分制进行指标赋值。根据观赏价值的高低分别设立5分、3分、1分三个不同等级的分数,用于区别三种具有明显差距的观赏等级(表7)。
表2 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1—花)的权重
表3 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2—果)的权重
表4 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3—叶)的权重
表5 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4—树形)的权重
表6 标准层(C)相对于目标层(A)总权重
表7 乡土观叶植物综合观赏价值指标评分标准
3 评价等级划分
为了更好的对评价植物的观赏性进行分级及开发应用,我们进行了综合观赏价值的分级评价,观赏价值综合评分在4分以上的为观赏等级一级,观赏应用价值高;观赏价值综合评分在3~4分的为观赏等级二级,观赏应用价值较高;观赏价值综合评分在2~3分的为观赏等级三级,观赏应用价值一般;观赏价值综合评分在2分以下的为观赏等级四级,不建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
4 小结与讨论
课题组建立了乡土观叶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可为乡土观叶植物的筛选应用提供参考。根据本次构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及要求出发,从约束层(B))相对于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以及标准层(C)相对于约束层(B)的两两判断矩阵可以看出,观叶特性的权重值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反映该植物的观赏性的重要指标。而花、果、形各指标是作为观叶植物筛选的次要指标,只作为其综合观赏价值的补充指标进行评价。
植物观赏性的评价,由于不同人的观赏角度以及观赏价值不同,会受主观性判断的影响,导致不同人对同一种植物的评价不同。因此,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把对植物观赏性的主观性描述进行量化赋值,从一定程度上对植物的观赏性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提高了观赏植物筛选评价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