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坚守和自媒的创新
——以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为例

2021-01-09陈铈光

新闻前哨 2020年12期
关键词:突发性受众信息

◎陈铈光 秀 梅

突发性新闻是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 由于受众对意外事件缺乏心理准备,其新闻价值往往突出地表现为新鲜性、显著性与对受众的震动力、吸引力。正是由于突发性事件新闻具有这种未知性、不可控的特性,把它放置在新媒介环境下去审视,一旦处理不当,谣言四起,公众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就容易造成社会舆论哗然,危害社会稳定。 在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主媒和自媒均肩负着传递事实、揭示真相的任务,它们不仅在各自优势领域内深耕,而且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相互借鉴、取彼之长,借此促进自身发展。

一、主流媒体对正确导向的坚守

主流媒体作为社会舆论场一支至为重要的力量, 在报道、 传播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会被公众当作最权威的信息来接收和解读, 主流媒体通常在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管控社会对此事件的舆论走向,对虚假的、错误的信息敢于“亮剑”,廓清迷雾,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抵制和批判,把巩固好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正确导向是其肩扛的鲜明旗帜

在面对突发性新闻报道的时候, 主流媒体在报道事件进展的同时,对事件相关背景、发生原因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全面报道和深层次剖析, 让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件全貌,把控好社会舆论走向。 例如“新冠病毒源于武汉病毒研究所”这一虚假信息在网络中陡然冲上热搜,网络舆论一片哗然,针对这种情况,人民网等在“三微一端”平台发声,凭借自身权威性,以详实的信息依据批驳了这些毫无根据的虚假言论,有力地管控了社会舆论走向,重新把社会舆论较好地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是主流媒体成功处理突发性新闻报道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正确导向让其背负的刻板印象

主流媒体坚持正面宣传,管控社会舆论正确走向,这在当前媒体行业受到更多资本力量的介入下表现得更为明显。以正面宣传为主固然是社会所必需的,但不能因此搞形式主义,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刘少奇曾对新闻工作者这样说道,“人民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于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 无论是在报道形式还是在报道内容上都受到严格的制度化的制约,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有些主媒文风刻板、模式固化、文辞古奥,官话、套话太多,人们很难提起去阅读它的兴趣,这样的新闻作品谈不上精彩,更谈不上有生命力。 主流媒体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重点主要聚焦在政府指导、官员发声等方面,而缺乏对普通民众对事件看法的信息报道,不仅难以让公众产生情感共鸣,而且让公众产生了主流媒体是政府部门的“宣传机器”,难以真正为普通大众鼓与呼的刻板印象。

二、自媒体对流量的追求

以web2.0 的兴起为标志, 自媒体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国 外 的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 和 国 内 的 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社交媒体纷纷崛起,它们的成功无一不在证实着引入流量对自媒体生存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一)技术创新是自媒体寻求的制胜之道

自媒体一直把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和传播速度作为自己获取更多流量与受众的不二法门。 不论是作为公共议题讨论场的微博,还是以个人话题为主的微信,亦或是强调视觉感官体验的短视频平台, 它们都以更好的使用体验留住用户,而这背后则是技术的强大支撑。传播技术的操作越来越简易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不但成为自媒体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时常以自媒体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出现。 大部分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后,都是自媒体或是个人发布第一手现场信息,对事件进行实况传播,这对民众了解现场情况,知晓事件实况有极大的帮助。 自媒体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速度快”,而且还体现在“内容新”。自媒体在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会精心布局文章内容以迎合受众心理, 并且还会通过VR、AI等技术让受众产生沉浸式、交互式等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流量为王是自媒体自缚的信任陷阱

自媒体的异军突起, 在丰富了大众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 充分满足了大众对信息内容需求的同时也带了负面问题:受自媒体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等因素影响,自媒体新闻报道失实问题显露,观点有失理性、立场有失偏颇,极易引发集合行为和舆论危机;“把关人”角色缺位,曾被奉为圭臬的“把关人”价值标准及群体规范在各种传播渠道丛生中逐渐式微;“流量为王”是以博取眼球和争夺流量为传播目的,有的自媒体为了去迎合受众与市场, 逐渐放弃了自身本应该坚守的信息核查和信源追溯制度,有时为了争夺时效性,对信息真伪不加甄别,甚至会传播与真相完全相反的信息,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自媒体的不足还凸显在: 在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传播与报道中,对其报道的信息不加求证、对错误的思想言论不加以批判和抵制,任由它肆意传播和发展,更有甚者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夺市场和受众,去充当“标题党”,自己去传播一些虚假的、错误的信息和言论,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的社会责任意识被束之高阁, 公众因此逐渐对自媒体信息的权威性持怀疑态度,自媒体走入了自缚的信任陷阱;在众声喧哗中,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隐私的监视与窥探及用户如何在信息洪流中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逐渐成为公共议题,受众在享受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信息获取新体验的同时,信息茧房、回音室、过滤泡等桎梏受众的“信息藩篱”也随之而来。

三、通功易事:主媒、自媒博弈与共谋的归宿

当前,媒体格局、传播形态、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移动传播渐成主流,社交媒体发展迅猛,智能新闻制作方兴未艾,媒体融合向更高层次推进。在新传播技术迅速崛起的发展大势下, 整个新闻行业应当培养自己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现问题的敏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主媒与自媒的机遇和优势

自媒体以快速、交互、体验感取胜,但主媒在新闻事件报道上的内容深度、 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却让自媒体难以望其项背。 传统主流媒体一般来说在受众心目中都有较高的权威,而新媒体虽然在内容深度、权威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拟, 但新媒体超快的传播速度和信息实时反馈优势是传统主流媒体望尘莫及的,这就是创新新闻工作的机遇,可以把传统主流媒体树立的品牌权威和新媒体的速度及信息互动反馈优势结合起来,更好、更快、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工作。

(二)主媒与自媒的创新和挑战

面对新媒介语境, 进行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迫切需要新老媒体的融合,要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探求契合传播规律的融合发展模式,学会结合好新老媒体,用其长,避其短。主媒与自媒都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二者加快了在平台共建、内容共享、渠道共通等方面的一系列合作。 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守正创新与自媒体的独辟蹊径,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产生更好的信息获取体验。

主流媒体必须意识到: 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的变革未知远大于已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会成为媒体发展的新常态。循规蹈矩,依然想按着原来旧的方式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必须摒弃, 传播技术日新月异, 要以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心态去学习研究新闻业态。 主媒必须加快对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的运用,在自身既有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提升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全媒体传播体系。近几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加快推进“中央厨房”建设,力求贯通新闻采集、制作、编发各环节、全过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运用4K 超高清频道实现5G 集成直播三场两会直播, 是传统主流媒体在5G 技术加持下对新媒介技术现实应用的首次尝试, 也成为了主流媒体探索“5G+4K”新技术与节目直播结合的经典范例,充分发挥了融媒体时代信息智能化和快速、碎片化传播特点,实现了总台内容优势和传播方式多样化的高度结合, 引发移动端人群的热烈呼应。

自媒体也应该看到, 提升自身权威性和留住受众并非仅靠时效和技术加持就能实现, 现场感和交互性虽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公众信息获取体验,但自身缺乏内容深度,因此很难做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引发公众深刻思考的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报道。 碎片化、浅层次的信息虽然满足了快阅读节奏,但面对像突发性新闻这样既需要讲求实效性,又需要深挖内容、呈现事件全貌的报道,对自媒体来说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结语

突发性新闻事件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报道交锋中可以实现不同媒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互动中也存在挑战。主媒的议程设置和报道框架的搭建是自上而下的, 是为了有效监督、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而精心挑选的报道选题,而自媒体的选题是开放性、 参与式的, 内容涉猎广泛且无限制。 在此过程中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会积极参与组织和引导议题讨论, 这在无形中消解了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力和控制力,但与此同时,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会因成为公众议题而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主媒与自媒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和技术优势,可以更完备地构建公众议题讨论场域、 促进突发性事件新闻在确保以理性方式的前提下得到更快速的传播与事件的公正解决。

猜你喜欢

突发性受众信息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