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到深水中才能抓到“活鱼”
——记者走基层的若干感悟

2021-01-09◎戴

新闻前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活鱼落点基层

◎戴 辉

对一张省委机关报来说,新闻是“主战场”。在新闻生产中,如何写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报道?

答案是坚持不懈改文风,迈开双脚抓“活鱼”。

在媒体融合、信息时时“刷新”的今天,纸媒的新闻更突出“创意产品,观点生产”。而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当材料的“传声筒”“复印机”,而把笔头、镜头延伸到广阔的基层。到现场去,到基层去,这是新闻的基本要求。越难的地方,越有新闻价值,越棘手的问题,背后越有新闻张力和力量。

可以说,真正的新闻来自基层,鲜活的故事来自现场。

一、为何要走基层?

1.回归新闻本源的需要。 陆定一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里面的两大要素,皆要求记者要深入基层。首先新闻求新,要在新的时空里发现新闻。其次,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要去一线印证求实。

这并非说文山会海里没有新闻。相反,大量的信息在会议中产生、从材料中获取。但是,我们的新闻呈现方式,还需要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即用亲切自然的话语,表达新闻要素,反映新闻主题。 这一新闻的“转化”工作,则需要在基层完成。 尤其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自媒体速读时代,脸谱化、标签化的新闻报道,宣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成为“高级黑”。反观当今的新闻佳作,都是记者采访深入的结晶。不唱高调、文风朴实,文中有很多老百姓的语言,读起来让人感到很亲切。

我们的新闻给谁看? 广大的干部群众。 新闻的受众面,也决定了我们的报道要改文风、“接地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新闻,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和认可,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

好文风从哪里来? 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出美文。作为一名记者,常常会产生两种激动,一是得到新闻,二是传播了好新闻。 而这两者,都需要从迈开双脚做起,当我们的足印遍布生活的深处时,报道就有了底气、灵气和锐气,我们的报纸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2.遵循唯物辩证法的需要。 回顾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也是记者对新鲜事物一次从未知、已知到深知的过程。比如我们采访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首先要熟悉企业的历史、现状,然后要深入车间、实验室了解其产品特性,反复纵向、横向比较特点, 找出新闻点, 最后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新闻。 正如马克思所说,新闻是“人类头脑中改选过的物质的东西”,它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人类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我们走基层、到第一现场去观察事物的变化、发现新闻的核心、了解事实的真相,这就是感性认识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常常感慨,“去了现场,写出来的新闻就是不一样”,说明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毛泽东主席在其《实践论》中,则进一步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阐述,认为“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这一论断也适用于新闻实践。 一篇新闻报道的产生,同样也是记者认识过程的升华,实践在其认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走基层,也就是一次实践活动。

二、基层在哪里?

1.新闻事实的最佳落点。 这对于突发社会新闻好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落点就是基层。但对于经济、政经类的新闻来说,判断起来有些复杂。 比如,某部门召开全省水运投资季度分析会,水运形势很好。 按说,发布新闻的会场也是基层,但它是第一落点,而不是最佳落点。 这就要寻找第二、甚至第三落点。 如果我们继续寻找,到码头港区去采访火热的生产场景。在这一落点采写的新闻,显然比枯燥的一堆数字要鲜活。

由此推断,我们不难看出,记者走基层,不是搞形式主义。 真正的基层,与行政层级无关,也并非狭义的农村和街道社区,而是最佳新闻的落点。 全国先进典型张富清,只要是他的报道最佳新闻落点,无论是在恩施来凤,还是陕西、新疆,记者去的就是最贴近的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新闻本身做文章。 比如2020 年9 月,笔者在十堰采访丹江水库特大桥,如果不去最佳落点的新闻现场,也发现不了“一汪清水逼出一项世界纪录”这一新闻。 可见,新闻工作者真正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现场”。

10 月22 日,满载蒙古国捐赠羊的货车驶入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

2.读者关注的最大热点。 当前,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主体,如何选准相对“隐性”的基层?这需要我们牢固树立读者本位意识, 以民生疾苦、 百姓呼声为采访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简单地说,读者关注什么,我们就去哪里。 2020 年10月, 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赠的3 万只羊正式开始移交中方,并献给英雄的湖北人民。这一新闻关注度很高,但采访难度也很大。只有不惧艰辛、不辞劳苦,深入现场及时跟踪事态进展,遇到困难不放弃,积极想办法应对,才能采写出读者关注的好新闻。

三、怎样走基层?

“瓢掉到井里,仍然浮在水面”,这是人们对形式主义走基层的嘲讽。

蜻蜓点水,坐车隔着玻璃看,身入心不入,表面化无问题感的“晃基层”,已成为走基层中的“痼疾”。端正对走基层的认识,不将其作为一项任务;以新闻专业精神走基层,让走基层见真章,才能让走基层成为锤炼“四力”的重要抓手。

1.带着问题下基层,讲好精彩故事。 好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句子都来自基层,好的故事,也都在基层发生。 个人认为,到一线采访,养成抓新闻“活鱼”的习惯,是一名职业新闻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即党中央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要求。

我国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说:“新闻, 要永远给人新的感觉。 ”新,来自新闻人的创新思维,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作为省委机关报的记者, 都希望自己的新闻作品写作上不拘泥于固定套路, 新闻角度独辟蹊径, 但这样的新体裁、新形式、新风格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会议或机关得到的材料, 有时只是新闻的第一落点, 生动有趣的事实材料、新鲜活泼的思想观点被窒息,很难赢得受众喜欢。 还是要讲好故事,力求“活蹦乱跳、顶花带刺”。

但是,走基层并非漫无目的,游山玩水,而是需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一些地方采访,来自印证回答自己的疑问。当然,这个问题不一定非常具体,否则思想容易被束缚。而是通过走基层到现场,不断增加感性认识,丰富、修正自己的判断,同时能丰富故事的内涵,增加更多有趣、鲜活的细节。

比如笔者参与的《新春走基层·夜访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系列报道,目标很明确,夜晚到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探访贫困户的生活变化。 所以,去基层之前就需“备课”,包括异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所在乡镇村的基本情况、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等。 当然,文字材料只能做参考,一个好故事的元素并不具备,写好故事还要深入基层。 事实上,以笔者2020年春节前夕写的京山钱场镇贫困户为例, 陈军的材料当地已提供,但都是“粗线条”。 深入他家中采访才发现,因为妻子多病,承受家庭重担的陈军很少讲话。 但搬入新居后,他就近打工收入增加,家里的生活改善,“闷葫芦”的他,自创春联表心愿。 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跃然纸上。

2.基层有“富矿”,寻找好主题和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当然要来自于好稿。 所以,好标题和好主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当前,积极消除去口号化等“六化”标题,根子在思想,“处方”在基层。还是要去现场找灵感、找点子。

2018 年4 月, 笔者在沙洋采访遏制农村微腐败的选题,正发愁题目有点大,冒着大雨到十里铺镇荷堰村座谈,党支部书记车金城无意中一句话点醒笔者。 他说,以前“公章碗口大,书记挂腰间,村里大小事,靠他一句话”,现在公章公管好多了。 语言通俗鲜活,角度以小见大。 笔者厘清思路,从公章谁保管、公章怎么盖、公章盖在哪等3 方面从手,从公章公管的故事,折射遏制农村微腐败的新变化。

事实证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生动的语言也是无穷的。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标题,笔者在采访棋盘洲大桥时,指挥长无意中说了一句“以绣花的韧劲造精品桥”,一座大桥、一个绣花针,鲜明的反差产生强烈的对比,后来稿件见报时,这句话就用到标题上,显得很鲜活、生动。

纵览新闻佳作,类似“一根甘蔗两头甜”“大师偏爱小处方”“不怕贼来就怕客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这样的鲜活语言或标题,无不是来自群众、来自基层。这说明,语言是否生动、准确、简洁,也是检验一篇好稿的标准之一。不到群众中去,不深入基层,语言表达就会生涩、生硬“不接地气”。 因此,走基层时,可有针对性地关注群众的鲜活表述,这有助于稿件的主题提升和标题打磨。

3.久久为功中,触发“个体感受”。 走基层,到现场,不是走形式,“蜻蜓点水”,当你真正走进、贴近、深入,你就会生出那些独特、真实、深切的感受。 比如围绕某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民生工程,记者杜绝短期行为,持续跟踪报道,把“走基层”蕴藏在长效机制中,真正沉得下去,静得下来,抓到基层一线的鲜活素材,我们的新闻报道才具有行动力、感染力和引导力。

走进基层,下到现场,不仅是捕捉那些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场景。还有一点很重要,正如费伟伟所说,“在时代的景深中触摸到个体的温度”。 触摸到采访对象的 “个体的温度”,记者才可能触发“个体的感受”,像魏巍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 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记者才能被采访对象所感染、打动,从灵魂上触动,从思想变为行动,激发记者的灵感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活鱼落点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巴西利亚买不到活鱼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走基层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