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的影响

2021-01-08张秀芬谢晓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口腔正畸青少年影响

张秀芬 谢晓妍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强化心理干预为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实施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6例青少年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设入选研究对象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将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临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干预组患者远高于常规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开展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强化心理护理;口腔正畸;青少年;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126-02

正畸治疗是目前用于口腔错颌畸形的常用治疗方案,青少年是接受正畸治疗的主要群体,从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青少年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性低,受疾病影响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状态,并且敏感性低,对其顺利完成正畸治疗造成影响[1]。以往临床护理多忽视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患者因为恐惧、害怕,拒绝治疗,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心理护理近几年备受临床关注,对减轻患者负面心理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对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予以强化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设为各48例的常规组和干预组。传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2~15岁,平均年龄(13.5±0.5)岁;干预组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3~巧岁,平均年龄(14.0±0.3)岁。入选研究对象接受矫正治疗的部位均为恒牙牙颌,正畸治疗均使用的固定矫正器,无沟通障碍、意识障碍患者,入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带领患者熟悉治疗环境,讲解治疗配合与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问,叮嘱患者与家属在完成正畸治疗后,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讲解口腔清洁方法。

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带领患者认识主治医生,熟悉病房环境,减轻患者对陌生地方的恐惧感。实施治疗前,详细向患者与家属介绍治疗方案、步骤,并告知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疼痛,不要过度担心,并指导患者与家属掌握镇痛方法,并告知正畸治疗预期取得的效果以及对今后生活与学习的意义,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掌握其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可借助音乐疗法、语言暗示法鼓励、支持患者,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对于担心美观的患者,要耐心疏导,鼓励患者主动与他人交流,帮助树立信心,并给予社交指导,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叮嘱家属需要重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正畸治疗效能,叮嘱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依从性评价标准:可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执行医嘱为完全依从;偶尔出现未按要求治疗的行为为部分依从;经常出现未遵医嘱治疗的情况为依从性差;拒绝接受治疗为不依从。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为治疗依从性率[2]。SAS、SDS评分标准:量表各项目评分相加为初分,乘以1.25后取得标准分,评分范围值为 25~100分,SAS、SDS标准分为50分、53分,低于标准分为无焦虑、抑郁状态,SDS评分将更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为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使用SPSS22.0软件,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表示为例(%)、x±s,使用t,x2分别对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状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97.92%比常规组85.42%高,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青少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期间,通常需要佩戴矫正器,在佩戴初期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与不适症状,同时会对患者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青少年在接受治疗期间给予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临床调查发现,多数正畸治疗患者对口腔正畸基本常识的了解较少,对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及不适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与抵触心理,并且治疗后的牙齿美观度受到影响,并且青少年患者的敏感性较强,极易出现较大心理负担[3]而通过在开展治疗前,向患者与家属详细介绍正畸治疗,让其对正畸治疗的作用与价值形成正确认识,良好掌握正畸治疗的基本常识与注意事项,并让患者与家属对治疗产生的不适感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治疗耐受度;通过在治疗后给予心理疏导,增加沟通与鼓励,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正畸治疗对今后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重视给予社交指导,更利于使青少年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保持积极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4]。相关研究指出,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利于患者积极及配合,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5]赵春艳研究中对90例口腔正畸患者分组观察,对照组45例开展常规护理了,观察组45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改善率、依从率100%、97.8%比对照组88.9%、84.4%高(P<0.05),说明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正畸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成效突出。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护理后治疗依从率高于常规组,与上述报告结果一致。此外,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可见,心理疏导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利于患者保持平和心理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选择强化心理护理作为青少年接受自腔正畸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从玉,赵蔚萍,龙晓奇.口腔门诊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7):528-531.

[2]杨丽俊,刘婷婷,林川,等.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点及心 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34(3):157-160.

[3]黄志珍,代云,孟雪,等.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58-60.

[4]张浩.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干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4(15):37.

[5]李爽.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6(9):142-143.

猜你喜欢

口腔正畸青少年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青少年发明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