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书证融通”模式探究

2021-01-08余晓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书证等级证书融通

余晓珍

[摘           要]  在新时代财务变革与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会计专业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以“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为例,基于“1+X”证书的相关背景,分析该证书的技能要求,探索其“书证融通”教学实践,以及反思与改进等内容。

[关    键   词]  “1+X”证书;财务共享服务;书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206-02

一、“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背景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提出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监总局联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书证融通正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教育部先后公布了四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其中以下证书与会计专业息息相关:

由正保远程教育、正保网中网及正保安盛联合众多院校及行业领先企业等单位共同开发的“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选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推动财务工作从会计核算型转向价值创造型,“集中、共享、服务、转型”是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特征。“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培养考核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培养如下:

三、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教学实践

(一)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融通基础会计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类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证书平台的“云核算模块”为该课程中“会计凭证”的学习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原始凭证,使学生能够充分参照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识别,对设计的会计要素进行判断,明确划分经济业务以及会计科目的类型;同时引导学生审核原始凭证,为会计信息质量做出保障,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平台中的“财务机器人模块”,让学生很好地实践、巩固了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充分体验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效和智能,意识到智能财务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财会知识,有行业经验、业务洞察力,还要有业务场景梳理能力、业务规则搭建能力、测试及验证能力、数据建模分析能力、软件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财务共享服务证书融通纳税实务教学

纳税实务是一门理实一体、课岗结合的课程。该证书平台的“云税务模块”,为该课程的中小微企业日常涉及的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等税费的申报,提供了全真模拟的实践操作软件,从公司的基本信息到发票的开具、报表的报送及纳税申报表的填列,所有模块都是仿真税务局的系统建立的,还兼顾了部分纳税筹划环节。学生通过演练,能正确计算各税种当期应纳税额,复核申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修改、调整差异,完成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工作,并能够处理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工作,与实际工作情境联系紧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与融通课程的学分转换

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融合教学评价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改革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實施并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即对课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类学习成果实现积累与转换。将课程转换为证书,需要证书颁发部门的参与与协调,有一定难度。但将证书转换为课程学分,目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如:通过该证书初级考核的学生,可获得40%的基础会计和60%的纳税实务的学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考证动力。同时,在开展“书证融合”教学评价过程中,采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过程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协作评价,在实践中对该评价方式不断优化,真正实现趋近职业化的技能评价标准。

四、“1+X”财务共享服务证书“书证融通”反思与改进

融通的课程,应从教学标准、内容、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兼顾证书与岗位,学生通过学习,极大地提升考证能力和岗位能力,实现“课证融合”与“课岗融合”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同时,教师要取得该证书平台的使用权限,必须参加培训评价组织的师资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讲师资格证书,从而打造了一支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满足新技术和新技能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然而,在“书证融通”的进程中,还需要做如下完善:

(一)着力推进“三教”改革与“书证融通”互促互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构建更完善的“1+X”“书证融通”的课程建设框架,根据课程建设进行教材改革,丰富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库,教学也从单一的线下教学改进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同时,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书证融通”实施,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将“书证融通”落到实处。

(二)构建课程思政素养下的“1+X”“书证融通”模式

当今,课程思政方法在国内职业院校中的运用存在未构建起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基于此,构建课程思政素养下的“1+X”“书证融通”模式,可从健全制度、创新教学手段、挖掘专业课程之中的思政元素、强化教师培训等方面展开相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孟靖皎.关于“1+X”财务共享证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3):46-49.

[2]曾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书证融通浅析[J].环球市场,2020(24):259.

[3]董荟.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究[J].职业教育,2021(3):181.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书证等级证书融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商补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