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识”致用育五观 铸魂育人树认同

2021-01-08佘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时政学情议题

佘丽

[摘           要]  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更好地提升教育实效的目标,需要把握中职学生认知和接受心理,通过思政课内容质量创优、教学方法创优、施教过程创优,实现“入脑、走心、化行”。

[关    键   词]  铸魂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008-02

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的教育实效,需要通过内容的规划、教学实施的精心组织、课后的反思改进,推动思政课建设。

一、整体规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精心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本课程的国家统编规划教材尚未出版。因此,我们采用现有的国家规划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内容要求,对内容进行串联整合,既立足课程标准,又兼顾实际情况创新教学。

对标《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林场,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调查保护等工作,地点偏远,条件艰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将来的工作适应性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将思政课程的宏伟性与学生生活联通起来,内容构建既“通天线”,又“接地气”,着重培育贯穿学生一生发展的正确金钱观、消费观、劳动观、税收观、理财观。所以第一单元设置的主题是“经识”致用育五观,重在把经济理论用于指导生活实践。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铸魂育人树认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同,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内容衔接。

(二)学情分析,精准掌握学生需求

授课对象:现代林业技术一年级学生。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学情数据,力求有的放矢、精准施教。

学生平时花在思政科目上的学习时间少,对时政的关注度不高,喜欢有趣的授课形式,不愿花时间进行课前预习。为此,我们设置课上时政播报、课中习语回声、课后时政拓展的活动;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授课方式;通过课前评选明星预习生、课中检测、课后任务评价法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三)立足学情和内容,明晰教学目标

在明晰教材内容和学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通过知识目标的梳理,重在培育学生对伟大祖国制度的认同,同时能认同劳动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依法保护各种经济形式的合法地位;培育学生能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各行各业劳动者,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和对外开放,培养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能力。

(四)教学策略,匠心体现

1.坚持OBE教育理念

OBE又称目标导向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改进监控、反馈、评价等教学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法:四法同步

通过议题教学激发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分工协作、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应用;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践行。

3.学法:三来三学

通过直观体验,让课程活起来;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展示反馈,让学生说起来。

4.教学评价

依托线上平台和资源,建立“教、学、考”联动的信息化立体考核方式,互动、作业、测试实现“过程全记录、分数同步累计”。评选明星预习生完成课前准备性评价,评选优胜小组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填写课后考核表进行效果评价,全面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

二、教学实施与成效

(一)教学过程实施凝心聚力

1.课前知识预热

准备任务一:资源发布。推送微课、发布调查问卷、导学案。

准备任务二:学情分析,完善教学设计。依据教学平台展示的学生数据,对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教学设计。

准备任务三:线上小结、点评评选。实时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依据学生表现评出明星预习生。

2.课中探究互动

课中流程为“三模六步”。三模块:导入模块、展示模块和总结模块。依据学情,课中流程细化为六步:

第一步:时政播报,播一播。选择明星预习生播报,时政播报的内容要求和课题相关,促使学生落实课前导学案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升政治素养。教师对课前学习及时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

第二步:提出议题,议一议。根据每一课的核心内容,设置具象化、生活化的中心议题,体现教学重难点。《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我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谁?为什么?”为中心议题;《树立正确的纳税观》从王大妈的角度提出议题“为什么要纳税”?设计逐层递进的子议题, “不缴行吗?缴了有什么补偿?”“缴的是什么税?怎么算出来?”

第三步:合作探究,探一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究。教师努力调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提高讨论价值,达成预期学习目标。

第四步:展示汇报,秀一秀。学生通过辩论、观点分享、材料展示、分组汇报、答疑解惑等方式表达观点,展示汇报。课前调查父母工作单位,进行材料展示;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谁?”进行分组辩论;围绕王大妈的问题链,学生体验税收征管员角色,答疑解惑。

第五步:反思明理,理一理。将课程内容整体梳理,由点到面归类合并形成思维导图,或者分类梳理,比较辨析。在区分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使用图表和思维导图提炼总结,精炼概括,学生一目了然。

第六步:提炼升华,炼(练)一炼(练):通过习语回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提炼重点核心知识,升华主题。或者通过课堂演练,学练结合,巩固知识。

3.课后践行拓展

一方面进行时政拓展,同时利用线上资源库,检测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任务,践行拓展。如让学生课后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状况,合理规划理财;了解区分家人工作的单位性质;制作美篇《最美劳动者》发布在作业群。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布置,实现知识的内化和素质的提升。

(二)实施成效全心达致

1.课堂生态良性互助

学生通过时政播报、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或对其他同学的见解进行点赞、评分或跟帖留言,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学生听课的持久度、做的参与度、说的交互性、思考的主动性明显提升,知识动态生成,学习成效显著提升。

2.教学有效性提升显著

落实“三教”改革,形成以“问题链为导向”的“探究互动式”教学体系,围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最鲜活的素材搬上课堂,通过一次次互动展示、一次次深度解析,让学生在认知比较中加强政治认同,在践行拓展中养成法治意识,在互动交往中塑造健全人格,在活动中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3.教师教学能动性提升显著

教与学联动互助,学生学的效果提升了,教师也更愿意花精力去优化教学设计,从资源准备到问题设计,从引导学生思考到课后练习,教师都精心准备,教师素养提升显著。

三、教学反思与诊改

(一)特色创新

1.凸显思政课堂特色

课上“时政播报”、课中“习语回声”、课后“时政拓展”,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克服思政教材更新的滞后性,及时把党在治国理政中形成的新思想以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課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

2.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

依据 “新课标”的要求,围绕议题设计活动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中心始终围绕学来组织、设计,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尽可能让学生敢说、能动、善思,让学生积极展示,实现课堂由“浅层互动”向“深层互动”转变。

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育人

一方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要进行土壤配肥、合理施肥;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要进行林木种苗的育苗、繁育,结合这些实践环节,将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落小、落细。

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融合企业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邀请林业行业劳动模范和林业专业毕业学长进课堂,介绍自己在林业行业和企业工作过程的感悟,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坚定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与其他课程、其他渠道育人形成合力,有效提升育人效果。

(二)诊断改进

1.要用心做好引导者

“三模六步”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随时准备着,适时引导、启发、教育,实现教书育人。

2.要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要激发学习兴趣,还要丰富教学活动类型,运用最新鲜的时政资讯,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才能更加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安义.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素养策略管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

[2]黄婷.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议题式教学评价策略[J].家长,2021(15).

[3]刘爱.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改革方案设计[J].科技与创新,2021(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时政学情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My Hometown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时政要闻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