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标 三轴驱动 深度学习

2021-01-08涂文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核心

涂文照

[摘           要]  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中,基于2020年版新课标,“课程思政+核心素养+职业技能”三轴驱动,目标性、任务性、整体性三位一体,整体构思,阶梯设计专题学习任务;三轴驱动,一体组织专题学习活动;追本溯源,协调处理专题学习关系,核心素养为主驱动轴,课程思政为方向軸,而专业技能为助力轴,把握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个“核”中“核”,让专业技能融入语文核心素养,从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参与活动多角度评价,为培养德艺双馨的红色幼教初级人才奠基。

[关    键   词]  革命传统;课程标准;阶梯设计;三轴驱动;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012-02

专题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年版新课标)的特色与亮点之一,要以立德树人作为任务驱动的起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任务驱动的核心;深度学习,是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教育语文教学的显著特征,根据职业素养的需求,强化语言的学习,突出社会生活、职业生涯的言语实践与言语运用,注重把社会生活、职业生活融入学生语文学习,创设仿真情境,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中,我们应立足2020年版新课标,采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职业技能”三轴驱动,目标性、任务性、整体性三位一体,以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以专业技能融合活动为载体,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探索红色基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整体构思,阶梯设计专题学习任务

基于中职语文专题学习的特点,我们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设定了一个核心任务“品读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为推进这个核心任务的完成,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活动,对教材进行了适当重构,设计了“于无声处听惊雷”“风展红旗美如画”“人间正道是沧桑”“全民抗战抵外虏”“凝心聚力保家国”“鉴往知来领复兴”六个契合党史教育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分别对应词《沁园春·长沙》《如梦令·元旦》,散文《可爱的中国》,小说《荷花淀》,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五篇课文以及《“红色实践  传承基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子学习任务的设计注重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开展整体设计构思,符合学生生活在革命老区的实际,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接受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熏陶,增强革命自觉与革命自信,做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宣讲人。

二、三轴驱动,一体组织专题学习活动

课文阅读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结合教师的教学素养,融合专业特有的技能,为“于无声处听惊雷”“风展红旗美如画”“人间正道是沧桑”“全民抗战抵外虏”“凝心聚力保家国”“鉴往知来领复兴”六个子专题分别确立了不同的技能融合点、课程思政点以及主题活动设计要素。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实施中,围绕“品读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这个核心任务,将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绘画、写字、唱歌、弹琴、朗诵、舞蹈、表演(即弹唱说跳画做)等专业核心技能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创设语言教学情境,设定活动任务,驱动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等核心素养。

任务一:于无声处听惊雷。鉴赏“湘江秋景图”,教师发挥自身的美术专长,依托幼儿保育专业简笔画功底,安排学生绘制心中的“湘江秋景图”,用“红遍”的“万山” “层林”,“碧透”的“江面”体会伟人笔下的文字色彩美,用勇击长空的“鹰”、争流向上的“百舸”、自在“翔”的“鱼”,领悟伟人笔下文字造成的视觉冲击以及为革命呐喊的壮阔图景,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襟,进而感受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的无声呐喊。

任务二:风展红旗美如画。教师指导学生用“山”之“嶂”、“林”之“深”、“路”之“滑”,把文字的内涵形化为红军行进的自然意境,在歌唱中表达,情境一体,沉浸词作感悟革命初期的艰辛,对比歌唱《长征组歌》,浸染革命乐观精神,唱出中国共产党风展红旗美如画之光明灿烂的理想。

任务三:人间正道是沧桑。情境朗读《可爱的中国》,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立足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分别为“可爱的中国”“哭泣的中国”“苦难的中国”“未来的中国”,自主确立弹奏的背景音乐,寻找资料制作相关的视频片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择,组织开展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初心与使命,以及为实现理想的努力。

任务四:全面抗战抵外虏。教师与学生运用课文阅读理解,共同撰写创编课本剧《军民抗战一条心》,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运用学生特有的表演技能,运用语言表演,在语言运用中生发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带领普通民众全面抗战抵外虏的气概。

任务五:凝心聚力保家国。教师将幼儿保育专业的舞蹈融入阅读学习中,用舞蹈演绎《谁是最可爱的人》,用语言文字指导舞蹈,用舞蹈体会语言文字,相辅相成,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心聚力,保家卫国的气魄。

任务六:鉴往知来领复兴。教师统筹组织课内课外活动,安排线上线下知识融通,创设各类红色文化情境,把学生生活融入职业生活、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职业生活融入学生语文学习,把弹、唱、说、跳、画、做等幼儿保育专业核心技能元素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红色故事宣讲、寻访红色遗迹、幼儿情境下红色故事创作等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促进良好职业素养、人文品质的形成,为培养德艺双馨的红色幼教初级人才奠基。

三、追本溯源,协调处理专题学习关系

专题教学的三轴驱动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是主驱动轴,课程思政是方向軸,而专业技能是助力轴。“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要追本溯源,把握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个语文课独有的课程要求,协调处理三轴之间的关系,发挥语文言语运用的工具性以及社会语言实践中的人文性,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言语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成长为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核的把握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六个子专题任务,以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这个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核心点整合教学内容,六个子专题统筹统一,契合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不同阶段,代表不同阶段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但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的“核”依然是阅读语言的理解、言语实践的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的审美、思维与文化的整体提升。在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紧紧把握核心素养,尤其是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个“核”中“核”:前五个子任务要以对应的5篇课文的阅读理解中语言与言语活动为教学核心,第六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革命遗迹寻访”“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故事创编”“革命歌曲联唱”等实践活动,倡导文化传承与参与的同时,也要回归语文学习的本源,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用语言回归文本,用言语服务职业。

(二)度的把握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专业技能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创设学习情境,推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的深度学习、语言理解的透彻度,决定活动的精彩程度。阅读不透,活动做作;活动过多,阅读难成。因此,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言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的熏陶、革命传统的教育。落实“品读革命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核心任务,注意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把握好阅读与活动的度,《沁园春·长沙》借助“看”字,统领一幅俯瞰天地万物的生机图。学习中,首先学生自主阅读,深度学习“看”,再运用幼儿保育专业的简笔画技能,画出“看”的“湘江秋景图”,用色彩表现革命的大好形势,用船、鹰、鱼的形,赏析革命的动态、革命者的气势,体会毛词的表现力。

(三)质的把握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教学核心任务“品读革命经典 传承革命基因”,六个子任务的实施,是在兼顾字、词、句、段、篇,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从语文学习走向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接续优良革命传统,树立中职学生的专业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具有红色基因的建设者。多方面兼顾语文专题教学,评价方式也是多角度的,要有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也要有立德树人的评价,还要有参与活动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李方顺.任务导向,体学并举:“儒家文化经典”专题教学探索[J].江苏教育,2020(3).

[3]刘志华.组建专题,巧设活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月刊,2020(1).

[4]寇永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演讲词类专题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19(7).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核心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忆红色浪漫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