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科雅育人”特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1-01-08裘志坚梁艳芳
裘志坚 梁艳芳
一、项目背景
(一)新时代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求培育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刚需。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方兴未艾,世界经济飞速前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拔尖人才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比拼的筹码。很多国家已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把开发人才资源、发展创新教育作为国家重点战略,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二)新时代的学生发展需要“倒逼”高中教学改革
普高是学生创新知识原始积累、创新能力初步养成的“奠基时期”。为各类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出色的后备军,为国家、社会发展供应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成为普通高中办学的价值追求。然而;高中課程的设置以“必修即必考”的形式为主,单一的选择、模式的僵化、过程的枯燥弱化了学生创新知识的内化;研究性选修活动的匮乏制约了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竟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群演”,难以落实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基于此,必须及时积极寻求高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新教育、新模式。
(三)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变革创新配合市、区转型发展
广州是华南中心大都市、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在百年大变局下,广州崭新的战略定位,迫切要求广州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使广州基础教育水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而海珠区作为广州老城区,近年来也依托中山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有效拉动琶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试验区的稳步发展,推动其产业创新与转型不断跨越。
二、培养策略
(一)成立专门机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
具体措施如下: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团队,负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协调各方关系,调动有效资源;成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公平公正地选拔青年教师进行定向考查与评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与软件支撑;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管理中心,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
(二)突出校本个性,“科雅”课程体系日臻完备
以“全面优质、特色发展、追求卓越”的教育宗旨和“科雅育人”的办学特色为逻辑起点,依据国家“强基计划”和省市“英才计划”,我校专门设计了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基础、模块化的“科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国家必修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学科生长课程、“博雅”人文课程等组成。
1. 夯实国家必修课程基础,创建分层、分类、分项培养机制
国家必修课程是“基础学术课程”,学校采用分层走班教学,学生分阶段、模块化地完成必修课程学习之后,再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拓展课程的学习。我校特别为基础扎实的学生提供“基础拔尖(“保苗”课程)+学科拔尖(培优课程)+奥赛特训(奥赛课程)+高考拔尖”的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发现自我潜能,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领域。很多学生因综合表现突出,提前拿到名校的入场券,在高考中表现优异。在广州市“英才计划”培养项目中,我校近两年有多位学子成功入围。“英才”们纷纷参加了中科院能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特训营”,紧密围绕在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一线科研人员身边,享受个性化的科技创新浸润和集训,为逐步成长为科技创新后备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战基础。
2. 研发科技创新品牌课程,落实学子科学素养
科技创新课程是专注于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创新方面的,与大学联合开设的专项课程,目标是培育具有潜能的拔尖技术人才。学校在高一起始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通识教育课型。高中伊始,学子依据兴趣选择不同课程,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课余的自主支配时间,自发组成研究性合作学习小组,有条不紊进行各类探究及实践活动。而指导老师重在提升学生自主研究与深度学习的能力。经过考核,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分类、分组组织教学,联合大学教授进行自主型个性化的专业培养。例如,无人机“遥感技术”课程、人工智能编程课程、机器人课程等。
3. 丰富“博雅”特色的校本课程,塑造“人文之美”
“博雅”课程主要安排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与偏好,自由选择学习科目,涵盖思想、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心理等社科教育类课程,涉猎经济、法律、历史、地理、政治、体育、艺术、传媒、社团、美学等多个领域。目前,我校已开设的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主要有国学课、书法课、古琴课、茶艺课、礼仪课等。校本课程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效教学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助力学生德、智、体、情等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成为有中华文化底蕴、国际视野的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美学等全方位优秀人才。
“科雅”课程体系的全面实施的过程,既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个性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年级课程多样化开发、班级课程特色化设置的过程。旨在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科学的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怀,创建有利于学生充分自主、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创造力及创新力,为学子成为我国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储备军奠定夯实之基。
(三)坚持教师为本,创新型教师队伍初步建立
1.细化教师在岗培训形式,提升教育专业水平
我校细化教师在岗培训形式,既有国家级、省市级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又有教师个人学历或专业水平提升的培养活动以及新教师入职系列培训活动,还有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如创新论坛、各类主题工作坊、研习活动及团体活动等,使教师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创新教育智能训练。
2.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发挥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和各级名师、引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组建研修共同体,聘请大学教授或各学科专业导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定向引领专家;由省、市、区学科带头人担任“项目经理”,带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和同伴合作方式,以课例研讨、课改争鸣、赛课磨课等为主战场,线上、线上双管齐下地进行多样化教研与培训,力求营造群马奋蹄、百家争鸣的团队氛围,循序渐进地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学科素养。
(四)多位一体,充实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体系
首先,我校成立学术与教育创新指导委员会,吸纳科研院专家、高校教授、高尖科技精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名教师等作为学术与教育创新指导委员,引领基础年级的学生分阶段进行科学实践与项目探究活动。
其次,鼓励全体教师成为创新学科辅导员。 渗透“全员创新观与大科学观”,打通学科壁垒、寻求学科间的“破冰”路径,采取“创新课堂大观园”“新课改、新课标、新课堂大论坛”等活动,调动一线教师的教学研讨积极性,深入探索学科整合点。我们还依次诚邀了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高校专家莅临宣讲,通过近距离系统学习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实践,从而统一创新思想,全面提高學科辅导员的创新能力。
最后,有效整合家长、社会等各方有利资源和力量。成立各级工作活动站、流动站,组织“五中大讲坛”“高中第一课”“家长进杏坛”等系列文化沙龙,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社区督查员“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网络。家、校、社会合力同心,方能同行共赢!
三、对此项目的反思与建议
(一)探索小初高 12 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场持久战,应从小学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应外延至基础教育的12年。摸索提炼出一套可供推广的贯穿小学到高中12年的早期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体系,是每一位追求卓越的教育管理者需要深思的准命题,这也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伟大使命、建功伟大时代的宏伟课题。
(二)加强与高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大力整合附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健全联合培养机制,与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研究所、高校、高科技企业成立战略合作联盟,请研究员、教授、工程师走进课堂,对师生进行接地气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点拨与指导,有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稳步前进。
(三)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考量评估与高校遴选制度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社会及教育界的普遍共识,而对在某些领域拥有特殊才华的 “偏才”“异才” 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能否考虑在高校招生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基于以上思考,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考量评估与高校遴选制度则势在必行,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普高与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接力问题。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委托课题“普通高中培养拔尖创新型学生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DJY-2019-W-a001)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我校作为中国教科院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