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教育立人”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01-08马用之

师道·教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马用之

一、遵循教育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要义

无论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还是此前的《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在教育教学之中。作为教师,必须始终在教育教学中践行的“教育立人”理念,这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是非常吻合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始终践行的“教育立人”理念,把握学科教育性原则,联系实际突出时政性原则,立足当地遵循本土性原则,不忘记改革创新并行,做到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案例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挖掘育人元素,找准着力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思政学科教学的本质,也是我孜孜以求探索的目标。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看,中学生处于半成人半儿童的状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但不成熟,可塑性强,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渗透学习,会事半功倍。由此,我形成了“案例研討”的教学特色——以丰富的案例,身边的榜样、时代的楷模,对思政课涉及的主旨、原理进行诠释,生动形象、深浅适度,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生理论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历和体验,培养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完成学科教学的高位目标——立德树人。

三、充分发挥教师行为世范的功能,引领学生知行合一,彰显育人效果

《论语》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完善。有了教师自身完善的榜样,引导的力量就会自然产生。立人先立己,作为思政课教师,我特别注重自我的榜样示范,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影响和引领学生品行的发展。

对思政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入心入脑、知行合一,教学绝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解,教师要以自己的敬业奉献精神感染学生,使其形成勤学报国的动力,同时,还千方百计挖掘知识或概念背后所蕴藏的内在价值,引导学生高参与、高认识、并转识成智。教师应该强调学生们做事能力的培养,相信学生、让他们充分、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学习,才能让让学生一生受益。

四、深入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通过研修培训,提升育人能力

一是激发追求卓越的内驱力。教师职业倦怠、陷入职业瓶颈、工作缺乏激情,这是我们遇到的常态困境。尤其小城市或是农村教师更容易陷入一个封闭的内循环,生命被局限了。作为教师,只有对自身的生命唤醒,挖掘“自我”的力量,才能打破封闭的循环,才能改变现状,超越局限、实现成长。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催生”批判和反思的勇气智慧,这是职业持续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养成教育情怀,让其成为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其意识到作为教师的使命、职业的价值,产生一种崇高神圣的体验。并引导他们将使命感上升到信仰层面,达到生命自觉,这样教师就有了持久进取的动力。

二是促进觉醒自我,唤醒生命。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在于促进教师的自我觉醒、实现“灵魂转向”。不少教育专家呼吁,“教师继续教育应关注教师哲学思维的培养,引导教师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育与人的关系’等涉及教育本质与意义的问题进行追问和探寻”,这就是教师的哲学素养。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提升教师的哲学素养。通过对哲学根本问题的思考以促进教师自我觉醒,帮助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超越其外在束缚,从而拓宽自身的存在疆域。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