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预科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

2021-01-08郎贺

当代体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预科体育项目武术

郎贺

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能为体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经历了三个跌宕起伏的发展阶段,具有地域性、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以及受宗教影响的特点。而预科体育教学是预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合理借鉴传统体育教学在普通体育教学课程中开展的经验、方式等开展民族体育教育,以及对预科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调研活动,通过分析需求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与预科学生需求的匹配度,还要大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预科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增加竞技功能和奖励机制,培养预科学生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发展阶段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分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甚至濒临消失。事实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的是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制定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的教学体系,由国家新一代的接班人学习、继承和发扬。首先。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建立清晰的概念,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方式,但是总体含义从广义上是一致的,即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我国包括汉族和其他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能够达到身体运动目的的活动;但从狭义上来说,大多数探讨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一般的体育活动有所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是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历经了多年的发展才有了目前能够走进体育教育课堂的一些运动实践项目,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划分其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兵式体操、武术等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阶段,时间是清朝晚期开始到国民党统治结束这一阶段,这个阶段我国传统民族体育在体育课程中扮演的最主要角色就是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教育部尝试编写武术教材,但是由于社会环境不稳定以及我国武术种类繁多无法快速汇集等因素,短期内无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全国统一。另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之路极其坎坷还体现在政策无法落实上,由于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环境,当时各级学校对于一些关于开展体育课程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存在无法到位的地方,比如国民党教育部第一次教育會议提出的全国学校以国术为体育课主要课程的规定就未得到切实的执行,当然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成长环境恶劣,但自1940年以后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编写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即包括擒拿术、叠罗汉等国术教材由一批专业的国术、体育专家等专业人士联合编写整理出来;另外在师资力量方面,随着系列政策如《请筹办国立国术专科学校案》等的颁布,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逐渐建立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间歇性发展,时间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就是武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进行了两次课程改革,由于当时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体制,虽然体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提出了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可以适当增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但仍然没有改变民族传统体育被淡化的情况。而第三次课程改革以后,教育部提出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作用,并编选了适合中小学生的武术教材,同时规定了课时,另外通过开展武术竞赛、校外武术训练班等的形式,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力量的培养。虽然也有一段时间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冲击,许多武术教学设施、器械、教材和教学资料等受到了损坏。伴随后教育部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教育部提出应批判继承传统武术体育文化,将武术列为基本体育教材,支持并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在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对标准体育教材进行补充和调整。虽然之后由于武术教师的匮乏和学校领导者管理意识不足,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情况较为一般,但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刺激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开展了拔河、角力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总体来说,这个阶段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间歇性、反复性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但也属于不断前进的状态。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民族传统体育快速发展时期,自1987年以后的多次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在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和教材使用等方面在各等级教育中进行不同的划分,但是国家发展传统体育的决心已毋庸置疑,通过查阅我国历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学大纲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各民族地区积极使用当地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补充教材,鼓励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1988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凡是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且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项目如踢毽子、棍术、五禽戏等,都可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强调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课程设计方面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历经多年坎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改革开放以后终于迎来了稳定的发展环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宗教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特点。

第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会对每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孕育出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体育文化活动必然在受影响的范围之内,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是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方有草原、沙漠的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和传承有了赛马、赛骆驼、摔跤等体育项目,南方地区多山川湖泊,且水草丰茂,气候湿润,传统体育大多是劳动人民以跑、跳、爬等动作为主进行的设计,比如跳草垛、拾天灯、跳竹杠、赛龙舟、游泳等。另外,还有武术中的虎拳、猴拳、螳螂拳等都是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劳作、打猎时,通过观察动物姿势等逐渐形成的。总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第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最初形成的时期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因此反映出一定的宗教性,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都属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族在祭祀過程中会使用竞技、跳舞等形式,经过多年的演变逐渐变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一些崇尚图腾的民族,会专门选取特定的时间举行一些活动作为表达对图腾尊敬的节日,比如早期福建地区的人们在水龙会时会进行射水比赛等项目。

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有的只保留了文字的记载却没有真正能够实践的传承人,或者仅通过记载很难复刻出传统体育的原始形态,又或者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只有少数人能够实践,但是没有具体详细的文献记载,难以做好传承,种种因素造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特点。

3 民族传统体育在预科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建议

第一,合理借鉴传统体育教学在普通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开展经验,结合预科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课程体系。虽然预科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我国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国家都强调人才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预科体育教学的目标也不能与之相违背,因此在预科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在借鉴民族传统体育在一般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外,同时结合预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将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预科体育教学中。比如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可以应用在预科体育教学中,优秀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培养预科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工作中去,学校管理者们通过学习经验使预科体育教学中传统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和具有专业性。

第二,对预科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与预科学生需求的匹配度。预科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用科学的方法调研才能获取,每次新生入学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看法以及体育运动的需求方面问题的调查,根据收集的信息分析和总结预科学生对开展传统体育课程的想法、需求和建议,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评价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做好调研规划,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再结合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新一轮的调查和分析,循序渐进地找到适合在本校预科学生中开展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

第三,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预科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增加竞技功能和奖励机制,培养预科学生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预科学校的管理者和师生都应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不是累赘而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方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使预科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够丰富预科学生的闲暇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体育品德。其次,合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良,减少一些高难度、极复杂的动作,对于一些需要传统工具的项目,可以组织预科学生共同查阅资料、参与制作,提高预科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将民间传统体育的高手引入课堂,让预科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到最地道的传统体育文化;再次,设计紧张有趣的竞技比赛,注重比赛的仪式感,比如可以完全复刻出草原摔跤的环境,预科学生身着传统服饰加入比赛,从赛前的参赛者招募,到比赛中的赛制和规则,以及赛后给表现优异者的奖励都以民族传统的形式进行,这样既赋予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又能够使预科学生对传统体育有更深刻地了解,产生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预科学生对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预科体育项目武术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跟踪导练(二)(6)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