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2021-01-08曾庭芳
曾庭芳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梅州是我国汉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继承客家文化传统,弘扬客家精神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是实现客家文化传承,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客家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1.通过开学、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宣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开学、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介绍客家名人,例如丁日昌、丘逢甲、叶剑英等梅州客家籍爱国将领,旅外成功的爱国爱乡的客家人张弼士、田家炳、曾宪梓等,外交家黄遵宪、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亚洲球王李惠堂等的事迹,宣传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勤劳刻苦、勇于开拓、重义轻利的客家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
2.开展实践活动宣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1)通过参观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让学生实地感受、亲身体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的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如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故居、当代客家优秀人物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州大埔湖寮龙岗村的泰安楼、坐落于梅州市区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等,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
(2)开展有关“客家话” 的专题学习,让学生能够重拾客家人的语言传承,体会本土语言的文化魅力。客家话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我国汉语言八大方言之一,让客家话成为日常生活语言,对客家话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让客家山歌走进校园。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开展客家山歌教学,学习传统的梅州客家山歌,可以让学生了解梅州客家山歌的历史;梅州客家山歌的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梅州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学生通过传唱客家山歌,可以感受到梅州客家人的勤劳、质朴、乐观和智慧,深刻体会客家山歌蕴含的客家文化精髓。
二、结合客家文化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通过校刊、校报、学校广播等介绍梅州客家文化,例如客家人迁徙的历史、客家围屋和客家美食等,让学生对客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校道橱窗张贴客家风情民俗画、客家名人诗画等,在楼道墙壁张贴客家谚语、客家童谣、客家名人画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时刻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品味客家文化的内涵;学校图书室陳列客家文化相关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客家文化,与好书为伴,与知识为友;开展班级“客家文化”黑板报比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鼓励教师编写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读物,开设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进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展客家文化专题讲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学校文化建设思路。
深厚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独特的、神奇的,挖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