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用爱心与责任助力德育
2021-01-08朱凯莉
朱凯莉
摘 要: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在教育中要渗透德育,学校要树立“以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友好的师生关系中,更好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日益多元化,因此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引导,保证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化教育的独特之处。在德育渗透的工作中,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得班级产生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师生积极地沟通和探讨问题,保障教学中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师生互动 爱心 责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56
教學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保障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学本身就是传授道理和讲解知识的行为,可以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在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得学生加强对道德意识的理解,并通过自己的亲身感悟,逐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开展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责任感,能更好地培育学生,让学生感悟我国的知识文化体系和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教师的责任,让教师用爱心和担当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一、德育开展的现状
就新时代的新型教学理念来说,德育对于各个学校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国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国家,以小见大,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学校既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也需要道德观念的建设。德育要求教育要更加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正确意识为主要方向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德育还不是很完善,部分学校还存在强制安排学生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情况,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不注重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只是注重成绩,这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
由于沟通不到位,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频频出现,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教师没有做到用责任和爱去感化学生,而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没有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建设起到助推作用。因此,要重视师生动态化的互动,通过和谐氛围的构建,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新理念的独特之处。
二、德育开展的有效途径
1.从班级活动入手,时刻把握德育的时机
每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学习就要产生一定的集体归属感,从而通过互动交流,促使整个集体的进步发展。新时代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道德素养、科学技能以及文化知识的掌握等,因此通过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从源头上对学生进行新型教育理念的灌输。
不同的班级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设置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在回答中看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在不同的回答中让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可以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来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表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这样能使教师时刻把握德育的时机,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保障德育的有效实施。
2.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中,提出了“反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意味着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充分尊重其意见和想法。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讲授,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是对知识有了解而已。而在德育中,要求教学格外重视学生的想法,适时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作为专业的引导者,应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对其不明白的理论,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讲解,保障教育者教学职责的合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构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保障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更多的是知识层面的交流,通过对知识进行探讨,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互动越多,说明教师的讲解越深入。主体作用的体现,可以使学生感到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学习的动力。
3.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多样化的德育途径
任何教学的开展都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否则就是脱离现实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德育的开展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实践中进行德育会收获独特的教学效果。课外实践活动的举办,可以形成学生全员参与的局面,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提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个放松的心理状态,开放式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和教师交谈,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信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生活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心,深入实际地去贯彻德育。因此,德育的开展有多种形式,教师应该逐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教师达成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双重沟通,构建动态化的沟通体系,及时发现并且解决出现的问题。
4.实现家长和学校的合力教学,共同开展德育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需要结合其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从点滴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的美好,从而更好地感悟家长和教师的德育引导。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压力,并和家长沟通,及时去进行排解。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德育更多体现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明白学生今后想要发展的方向,从而不断为之付出,逐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德育也强调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教师的责任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积极的道路。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合力教学,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了解,从而更有效地去开展德育。未来德育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家庭中,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地积极进取,发展自身的能力。
根据系统性的分析,发现我国新型教育理念的实践还在路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目前的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德育更好地造福每一名学生,同时也能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用心感悟学生,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理,并且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与教师的互动沟通中,可以达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促进,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另一方面使教师的工作能体现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新教学理念的提出,需要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的配合,进行不断探索,使得德育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钟铁斌《把责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年第4期。
[2] 董宏燕《以感恩教育为核心推进责任教育实施》,《小学德育》2008年第11期。
[3] 俞金飞《“责任教育”在我校——谈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责任感教育”》,《中学教育》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