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引路,读写结合
2021-01-08曹汝能
曹汝能
摘 要:“以读引路”强调阅读对写作的服务作用。读写结合,是指利用阅读教学来丰富写作教学,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层面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综合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3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锤炼学生的语言,增长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宽学生的境界,更能从侧面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及写作范本,而写作教学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及储备的写作素材,在赋予自己的情感基础上有条理地表达输出。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基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寻找教学内容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融入日常阅读教学中,开展从阅读到写作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读文”到“写话”的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学习文本中字词句的用法
“字”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中自古就有“炼字”的说法,古代诗文中的用字都十分讲究。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通过不同用字的效果对比,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写作当中养成字斟句酌的严谨风格。针对一些现代文、散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对字词进行斟酌,深入体会作者语言的独特魅力,并感受写作的艺术性。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其中就有很多鲜活、生动的诸如“朗润”“赶趟儿”“欣欣然”等字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词语将其替换,再让学生比較替换后对句子、段落以及文章表达的影响,体会该类词语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自己的“选字用词”水平。
2.丰富语言基础知识
阅读是学生丰富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如果走马观花,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就难以体会整篇文章的精髓。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梳理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细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打下良好基础。句子是整篇文章的重要构成单位,不仅能够生动描绘现实生活,也能真正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洞悉句子的整体结构,感受不同修辞手法的妙用,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从复杂的句子中剥离出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再对经典句子进行仿写、改写或扩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写作素材
1.通过阅读题目自拟写作主题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可以揭示文章的主旨或主要内容,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可以增强整篇文章的魅力,提高读者的阅读欲望,因此,拟题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章题目,探索题目与整篇文章内容、主旨之间的关系,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题目,以培养学生的拟题能力。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中抽离出“从……到……”的开放式题目结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学校环境、人生发展阶段入手,构思新颖的文章题目,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拟题能力。再如《变色龙》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描述了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及谄媚,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讽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整篇文章的思想,并为课文重新拟定一个题目。教师在对学生所拟题目进行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所拟题目与作者的原题进行比较,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文章题目,进面达到培养学生拟题能力的目的。
2.从阅读文本中感悟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中有很多鲜活生动、极具个人色彩的人物,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将此类人物作为写作素材,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强化学生的人物写作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曾经读过书,但是他没有进学,也缺乏谋生的能力,所以落得穷困潦倒的境地。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汲取灵感,描绘孔乙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他落得讨饭境地的时候,是如何与他人交谈的?乞讨时是什么样的神态?等等。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入手,通过细节刻画和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开展人物写作练习。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增加写作素材,如让学生将人物描写与现实场景相结合,鼓励学生将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细节、时代背景等内容体现在写作当中。将人物描写练习融于阅读教学中,不仅提升了课堂效果,更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创作的热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构建文章架构
文章架构就是一整篇文章的“骨架”,其他的文段、句子,都是在“骨架”的支撑下发挥自身作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中剥离出文章结构,再指导学生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写作当中,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师可以开展分段教学,文章第一部分谈论了写作这篇文章的主要缘由,第二部分对整篇文章起到总领作用,概括了主人公的品德,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详写,描绘具体事件,第四部分又进行一个转折,从宽厚待人到严格律己,文章最后用谈论和思考的口吻进行总结,起到了发人深省的目的。通过文章架构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的叙事结构,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能力,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三、运用“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两大分支,同时又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为文章写评注
为文章写评注的方法能够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写评注,能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情节,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和问题,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比如在学习《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为文章写评注,学生可以深入结合文中的春景写下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评论,还可以勾画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心中的疑惑。在一些其他的议论文学习当中,学生同样可以在评注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评。作为一种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将为文章写评注引入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练笔的同时深入感悟文章内容,更可以让學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2.对文章情节进行续写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描绘了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意犹未尽,比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都是对母亲的思念,文末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描绘作者和妹妹的生活”为主题,对文章情节进行续写。在续写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不仅要保留原文的文风,还要对续写内容以及续写情节做出合情合理的推理,从而让续写部分与原文内容能够浑然一体,进而延续作者的情感表达。这种对文章情节进行续写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阅读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高情感的重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法,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将“输入”与“输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读引路”,读写结合,以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娟、罗光明《以读促写——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路径》,《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4期。
[2] 张小康《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7期。
[3] 张宏《以读引路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探索》,《甘肃教育》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