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01-08何金红
何金红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教学对中小学生的培养重点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语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用文学作品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本文重点关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活动,讨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探讨形成正确阅读习惯的措施,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提升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11
阅读能力的好坏从客观上来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最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正确的思想,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将阅读的好处反作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笔者将在下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阅读的理念及价值
1.阅读的理念
在探讨如何正确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重难点和考点,需要将讲课的重点放在理解重点字词和阅读答题上,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这样的阅读教学,必定会让学生减少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容易被应试教育下的系统化、刻板化阅读所禁锢,失去对文章的思考和理解,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走。
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上,不是培养一个语文考生,而是塑造一位终生阅读的人,真正将语文教学拉到育人的水平线上。教师对于课文或课外读物的讲解,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引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才是教师应当遵循的正确理念。在正确的阅读理念指导下,教师开展阅读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不仅仅只是“应试水平”。
2.阅读的价值
课堂阅读活动开展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教师应当明确课堂阅读活动的价值。在能够正确、有效开展各类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除了教师还有书本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于是主动进行课本或课外阅读。学生也可以在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之后和大师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最终获得思想感情的升华,爱上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展生命的深度,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阅读的价值,正是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也是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将学生的阅读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价值,在阅读理念和价值的双重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营造阅读的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的营造,也需要学校参与到活动中。学校在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打造“书香校园”环境,在教学政策上应当大力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在班级开展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每人捐赠一本书,在教室的后面放置班级书架,学生可以自行借阅,在学习中留出阅读的角落,让学生在生活里也能意识到“阅读”的存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号召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著名语段,张贴在班级墙上,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只是一味地阅读书籍或课文,学生不会从中提炼阅读成果。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策略应该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思考和反思。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应该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在看到阅读的内容时学会联想和想象:“和自己日常生活里的哪些事情有关?”“你对作者讲述的这些事情有什么经验?”“你还看到过哪些书里有相似的片段?”在学生进行长篇阅读理解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后续发展展开想象:“在后文中会发生什么事?”“这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在文本中找到和自己生活的联系,将文字的叙述通过想象转换成头脑里的视觉效果,将对文章的理解串联起来,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断增长,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所能联想到的东西和经验也会越来越多,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教师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推理、总结,最终产生独到的见解。这样的阅读策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思维,创新阅读理解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
在阅读时学会思考,是进行阅读活动的基础,用正确的方法阅读,从而达到思考的目的,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都会产生抗拒,有读不懂、不想读的心理,其产生其实都是一个原因,即学生不会阅读,不知道怎样阅读。
教师在帮助这一类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阶段性的阅读目标,例如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在一周内读完一本书的前两章,等等。在开始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定一本书进行有目的、有秩序、有计划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缓解阅读压力,同时获得系统的阅读知识。在确定阅读目标后,如果是课文阅读,教师可以引导或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了解课文的知识脉络,构建课文的框架;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每段的段意,能够对课文进行分层;在精读的过程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段落、重点字词和语句,并且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果是课外阅读,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辨各类书籍,将精读课文的时间花费在更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上,而不是浪费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步法阅读方式里,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学会用笔记忆。在阅读课文或文章时,一定要学会用笔记或批注的方式做记录,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度;做批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及时记录阅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或困惑,方便学生日后进行反思和回味;记录下课文或课外读物里的好词好句,能够让学生积累语文素材,形成自己的资源库,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开展趣味阅读活动
小学生群体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精心设计,迎合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各种趣味的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作,语文教材中经常有各类故事性、表演性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课文情景再现出来,表演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剧本再创作”活动中,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阅读课文的兴趣。
再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阅读交流”的活动,学生可以上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某篇课文或某本书,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推荐给其他同学;也可以和自己的搭档一起上台,分角色朗诵课文或文章;擅长绘画的学生甚至可以运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课文或书中的场景画下来,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这一类的趣味阅读活动能够将语文阅读和其他学科、其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阅读活动的整体,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思考,和他人的合作交流以及上台分享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自然会反作用于语文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理解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教师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蕓《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3期。
[2] 马江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
[3] 李玉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名师在线》2019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