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取象比类”思想探讨藏象学说与法象药理

2021-01-08孙浩羽杨锡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药理五脏

孙浩羽,杨锡燕*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0 引言

“取象比类”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重要的哲学思想[1],是古代先贤们对自然界事物的一种朴素的原创性的认知方法。根据客观事物所反映的表象,人们运用直觉、比喻、象征、类比等主观方式,以物象或意象等为载体,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探寻象世界中事物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2]。《黄帝内经》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可见“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对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取象比类”思想及中医藏象学说与法象药理中的“象思维”。

1 “取象比类”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起源。《周易·系辞》言“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言“见天下之动,而观会其意”,说明前人通过取象于天地而认识万物。

1.2 理论基础

1.2.1 观物取象:“象”有形象、征象、意象、法象之分。观物所取之象为形象和征象,包括:客观存在的物象,《周易·系辞》曰“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即通过感官捕捉到的具体物象,“感乃谓之象”;主观创造的拟象,《周易·系辞》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将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元素,模拟为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等符号拟象或者阴阳、五行等体系拟象[3]。

1.2.2 立象尽意:《周易·系辞》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临床上根据人体所表现出的征象及可察觉到的“无征之象”,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司外揣内,融入主观体悟,“意”与“象”进行统一,形成“意象”思维,从而认识中医证候的过程。

1.2.3 取象比类:《周易》指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抓住“象”之间的联系,分析事物内涵,对事物现象和本质进行类比、类推、归纳,发现不同事物存在的共性,进而实现“以已知认识未知”的目标[4]。

2 藏象学说中的“象思维”

2.1 “藏象”的内涵。“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明代张景岳在《类经·藏象类》注“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现代医家多将“藏”和“象”分开阐释。孙广仁[5]认为“藏”的内涵有两方面:一指“藏器”,即实质器官,可称“形藏”;二指“藏气”,即非实质器官,是人体一身之气运动变化及不同状态的抽象。“象”的内涵有三方面:一指脏器的外在形象;二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指内在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相感的事物与现象,即两者类比得到的“比象”。

2.2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2.2.1 藏象的客观唯物性——解剖象:中医认识脏腑始于解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食道、肠道的记载,《医贯·形景图说》言五脏“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心)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其中窍数多寡各异,迥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膈膜之下有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上通于目,下亦无窍,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 古代解剖学还原了脏腑的生理结构,使藏象学说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

2.2.2 “以官释官”类比藏象——官制象:《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古人以更为直观的社会官制之象来解释藏象,反映脏腑功能及联系。

2.2.3 藏象的同类相感性——天人应象:古代医家在观察个体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认识到自然环境与藏象的联系,提出天地人“三才”思想。王洪图认为“四时五脏阴阳”是研究藏象学说的重要方法[6],以“气—阴阳—五行”理论作为框架构建五脏人体内五行及自然界外五行两大系统,内外相应,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念。

2.2.4 藏象的动态变化性——阴阳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 五脏依部位及属性阴阳划分“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藏象的本质为气。“气一元论”指出宇宙万物“本于一气”,“一气分阴阳”,气变则象变。因此“取象比类”实质上是“同气相求”。按中医三阴三阳学说,将气分为阳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王耘认为,三阴三阳系统是承载五行的理论基础[7]。

2.2.5 藏象的系统整体性——五行象:《黄帝内经》以五行配脏法将五脏与五行特性相类比,人体内五行与自然界外五行相应,类推演绎阐述五脏的气化与功能,由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五行(木火土金水)为纲,将自然界的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热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嗅(臊焦香腥腐)等与人体内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华(爪面唇毛发)、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五液(泪汗涎涕唾)、五藏(魂神意魄志)等相统一。五脏虽各自成一系统,但又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形成框架整体。

2.2.6 对藏象的直观推演——易象:“易象”是古人解读藏象的方式。《易经》借“卦爻”之理,将时空论统一于阴阳五行为特征的后天八卦图中[8],直观形象地反映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2.2.7 藏象的“全息性”——外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内涵认识事物,为“全息性”之意,在中医上即“司外揣内”的过程。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将官窍、皮肤等表现于外的征象,与内在脏腑相联系,建立对应关系,以此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

2.2.8 藏象的规律性——反证之象:对于物质世界,自然与人都有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9]。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往往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形式,通过中医临床实践的积累,发现其中藏象的本质联系,掌握其中的规律性。中医临床就是在大量辨证论治取得的疗效中反证人体生理病理,并指导全新未知疾病诊治的过程,是经验医学的体现。

2.2.9 藏象学说的延伸拓展——经络理论和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系统是构成脏腑互为表里的基本架构,精、气、血、津液、神是实现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与脏腑本身结合,形成藏象的立体系统。

2.3 “以象测藏”归纳脏腑生理功能特性

2.3.1 五脏: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协助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主藏血(储藏血液、调节血量、收摄血液),刚脏主升发,体阴而用阳。与胆相表里。

心:主血脉(行血、生血),主藏神(主观精神意识思维、主宰脏腑功能活动),阳脏,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小肠相表里。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水液),主生血统血,主升清(转输精微、稳固内脏),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以升为健,喜燥恶湿。与胃相表里。

肺:主气司呼吸(呼吸之气、一身之气),主行水(通调水道),朝百脉(助心行血),主宣发和肃降(调节气机、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华盖,娇脏,喜润恶燥。与大肠相表里。

肾:主藏精(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殖、促进血液生成),主水(主持调节水液代谢),主纳气(摄纳肺气),司二便,主封藏,“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根本。与膀胱相表里。

2.3.2 六腑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促进消化),主决断,胆气升发,胆汁宜降。

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液(泌别清浊),升清降浊。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为本,主通降,喜润恶燥。

大肠:主传导糟粕,主津,通降为用。

膀胱:贮存、排泄尿液,肾主膀胱开阖。

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3.3 奇恒之腑:脑(司知觉),髓(充脑髓、滋骨骼、化生血),骨(肾之主、生髓),脉(心之主),胆,女子胞(司月经、胞胎)。

3 法象药理中的“象思维”

3.1 法象药理的形成。法象药理初见于宋代,受宋儒理学影响,北宋《圣济经·药理篇》提出“万物皆有法象”的思想,并对中药药理进行推衍。兴盛于金元时期,众医家在宋人药理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建立了法象药理模式,使用药理论化。广泛运用于明清时期,医家将法象药理进行总结和完善,对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3.2 法象药理的内涵。法象药理中的“象”指中药的自然之象,包括气、味、色、形、质、习性、部位、生长之时等所察之象,“法象”即据象而用,得出中药的功效应用于临床。“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就是“取象比类”对其应用的高度概括[10]。

3.3 法象药理的基本内容

3.3.1 四气象:四气指温、热、凉、寒,取象于春、夏、秋、冬四季。中药的四气是以作用于人体的感觉或功效反推而成的。

3.3.2 五味象: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是中药味象中鲜明易鉴别的五种,同时又与五行、五脏相配,《本草备要》言“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五味入五脏是五味各主入、喜入一脏之意,并非不入他脏,故一种中药的某一味象可归多经。五味也具有自身特性:酸能收敛、固涩;苦能泄、燥湿;甘能补益、缓急、调和药性;辛能发散、行气、活血;咸能泻下、软坚、散结;淡能渗利。一种药常多味混杂,某些难以尝辨,故中药的五味是以知味察效为主,据效赋味为次,两者相参而成的。中药亦有嗅之气味,其中以香味入脾,表现为芳香能化湿、醒脾的常用典型。

3.3.3 升降浮沉象:升降浮沉指中药作用的部位或趋向性。四气中温热者多升浮,寒凉者多沉降。五味中辛、甘、淡属阳,多升浮;酸、苦、咸属阴,多沉降。质地中“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11]”。植物药常用部位轻重示升降,整体上:根性升、子性降、茎可升可降、枝叶性散,局部中:以药物的根为例,《东垣先生用药心法》言“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形态中以牛膝为例,因其根“下行入土甚深”“长细而韧,酷似人筋”,故能强筋骨,为诸药下行之引经。药量上常见于三焦用药,《温病条辨》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此处轻、平、重既指用药气味、质地,又指用药分量。

3.3.4 五色象:《本草备要》言“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五色取用药部位的颜色。五色入五脏,指五色与五脏系统功能相对,同样是五色各主入、喜入一脏之意。

3.3.5 形态象:药物形态包括药物部位、质地、形状,三者之象因其相互依存,常联系起来应用于临床,体现了“以形治形”的思想。《本草思辨录》言“萆薢用根,取其入肾。茎叶俱青,叶作三叉,则入肝。根黄白色,则入肺胃。根多节而虚软,则能化阴伸阳而治痹……亦由阴化阳伸而后清升浊降”,故能祛风除痹、利湿去浊;“枸杞子内外纯丹,饱含津液,子本入肾,此复似肾中水火兼具之象”,故能滋肾明目。《侣山堂类辩》言“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藤蔓者治筋脉,肉者补血肉,各从其类也。”冯欢[12]等论述了艾儒棣教授运用“皮以治皮”理论以五皮饮方进行加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应用。

3.3.6 习性象:习性指药物的生长特性及环境。常见如四大怀药等道地药材的影响,又有《本经疏证》谓麻黄“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因其质轻,故为治表寒无汗的首选药。

3.3.7 时间象:药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依四时之法而成,因此具有时间象。《本草思辨录》言山茱萸“其木高丈余,二月开花,一交冬令,即便结实,是全禀厥阴木气”,故有补肝肾之功。

4 讨论

取象比类法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之中,对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疾病、处方用药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在藏象学说和法象药理的应用中尤为显著。但无论是认识藏象还是药象,都要注重诸象合参,强化整体观念,避免片面性。此外,取象比类本质上是追求共性,而事物间同样存在差异性,因此不能盲目地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应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辨证地看待事物,总结规律,发现不同。

猜你喜欢

药理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海洋中药秋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子衍宗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