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2021-01-08付华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2期
关键词:脑室脑部精神病

付华东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聊城 25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属于脑功能缺陷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其特点为易致残、易复发、症状复杂、异质性强、难治性、反复发作、慢性迁延性等[1-2]。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意志行为、认知、情感等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表现,且患者存在较重的疾病负担[3-4]。临床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脑皮层萎缩、脑部结构异常等,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普遍存在情感和思维障碍,危害性极高。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进行确诊并及时控制病情尤为关键[5-6]。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40例精神病患者。纳入条件[7-10]:均符合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强迫、抑郁、烦躁等症状;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高血压、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长期用药、严重酗酒;器质性躯体疾病所致精神病、癫痫发作病史;其他脑部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严重心、肾等功能不全;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根据病情不同将其分为A组(精神分裂症,572例)和B组(其他精神病,468例),另选取480例非精神病患者为C组。A组年龄18~72岁,平均(36.2±1.8)岁;男244例,女328例;病程2~35年,平均(9.7±2.5)年。B组年龄10~71岁,平均(36.3±2.1)岁;男188例,女280例;病程2~35年,平均(9.4±2.7)年。C组年龄19~72岁,平均(36.5±2.7)岁;男194例,女286例;病程2~35年,平均(9.6±2.8)年。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脑部CT诊断,患者检查前取仰卧位,仪器为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 机,扫描时基底线为耳眶线。相关参数设置中,重复激发时间1900 ms,视野24 cm×24 cm,矩阵512×512,电压120 kV,电流800 mA,螺距0.938,层间距0.5 cm。对矢状面图像连续扫描190层,确保全脑覆盖。若患者依从性较差或情绪过于激烈,则需给予镇静剂处理。向工作站上传扫描获取的图像,以双盲法由2名主治医师做出诊断。对患者神经影像情况结合目测法判断患者有无大脑结构异常,主要分为三类[11],具体如下。①弥漫性脑萎缩:各脑室伴有程度不同的扩大,皮层脑萎缩,脑室扩大。②单纯脑室扩大:即部分存在第三脑室扩大,均有双侧慕上侧脑室扩大。③脑皮层萎缩:前纵裂池、脑回窄、双侧外侧裂池扩大,脑沟加深增多。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三组及不同年龄段精神病患者的脑部透明隔腔检出情况,并比较检出者隔腔的体积、宽度、长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异常不同类型者的年龄分布

A组572例患者中,检出大脑结构异常300例,检出率为52.45%;其中弥漫性脑萎缩40例(6.99%),脑皮层萎缩164例(28.67%),单纯脑室扩大96例(16.78%)。三者高峰年龄段为≥50、>30~40、>20~30、>40~50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异常不同类型者的年龄分布(例)

2.2 三组脑部透明隔腔检出率的比较

A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22.03%,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12.94%,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9.09%;B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7.26%,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3.85%,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3.42%;C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1.25%,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0.83%,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0.42%。其中A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合并威氏腔检出率高于B、C组,B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合并威氏腔检出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三组脑部透明隔腔检出率的比较[n(%)]

2.3 三组脑部透明隔腔CT表现分析

A组的透明隔腔体积、宽度、长度高于B、C组,而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三组脑部透明隔腔CT表现分析(±s)

表3 三组脑部透明隔腔CT表现分析(±s)

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体积(mm3) 宽度(mm) 长度(mm)A组B组C组126 34 6 F值P值37.42±1.97*#26.85±1.58#7.02±0.98 14.5287 0.000 6.23±0.42*#4.56±0.31#2.02±0.28 10.6852 0.000 8.69±1.48*#6.74±1.35#3.06±0.75 8.5214 0.000

2.4 不同年龄段精神病患者脑部透明隔腔检出率的比较

A组与B组不同年龄段的脑部透明隔腔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0~30岁时的透明隔腔发生率低于B组>40~50岁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精神病患者脑部透明隔腔检出率的比较[n(%)]

2.5 精神分裂症患者透明隔腔图像分析

2例图像中透明隔腔均呈不同程度增宽(图1)。

图1 精神分裂症患者颅脑CT 平扫图像

3 讨论

在临床中,20%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慢性症状或残疾,50%以上会出现间歇性或长期性精神问题,且与健康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寿命会减少12~15年[12]。对此类患者而言,一旦发病,则伴有程度不同的认知功能缺陷,表现为抽象思维障碍、信息整合障碍、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等,因此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3]。该病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临床上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逐渐增多,且患者发病后可能存在大脑结构异常,这又与脑组织发育受阻关系密切[14]。在诊断该病症的过程中,早期CT诊断可能表现出阴性反应,但其可对脑结构形态予以有效反映[15]。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通过初步CT诊断判断出有无大脑结构异常,从而为后续诊治提供一定依据,但因缺乏特异性,所以诊断率较低。透明隔一般在大脑发育的第11周形成,如果发育不健全,则提示存在广泛脑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16]。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透明隔腔进行诊断,则可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且可明确患者病灶周围组织情况、病灶形态和位置,从而利于患者病情后续诊治[17]。本研究中,A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22.03%,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12.94%,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9.09%;B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7.26%,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3.85%,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3.42%;C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为1.25%,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为0.83%,合并威氏腔检出率为0.42%。其中A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合并威氏腔检出率高于B、C组,B组的透明隔腔总检出率、合并单纯透明隔腔检出率、合并威氏腔检出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透明隔腔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A组的透明隔腔体积、宽度、长度等高于B、C组,而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透明隔腔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CT表现。A组>20~30岁时的透明隔腔发生率高于B组>40~50岁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透明膈腔多发生于年轻群体中,与袁传荣等[18]的相关文献报道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采用CT诊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对脑部透明隔腔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需引起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脑室脑部精神病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专练(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精神病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都有精神病
12400年前“木乃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