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高血压防控
——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
2021-01-08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 潘 锋
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 “2020 中国国际高血压大会”,7月3日~5日在线上举行,与会专家针对高血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管理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享了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等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和跨学科发展模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在题为“大数据助力高血压防控”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和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大数据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为提高我国心血管病防治能力和水平,提升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带来了新的契机。
我国高血压防控困境
王增武教授首先介绍说,来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86.6%,慢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0多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持续增高,1959年为5.1%,1980年为7.7%,1991年为12.6%,2002年为18.8%,2015年达到近28%,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高血压患病总人数已远远超过了1959年。2018年Circulation 杂志发表的中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后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已从1958年的不足3000万人增长到超过3亿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存在密切因果关系,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病之一,高血压与心衰同样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高血压还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
王增武教授做学术报告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庞大,患病人数及患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王增武教授说。
王增武教授强调,我国高血压防控有喜有忧,调查显示,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2009年我国启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纳入基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全国近1亿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管理。2015年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上升到51.6%、45.8%和16.9%,但远低于美国等欧美国家,仍有约8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控制血压达标。
王增武教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控还存在4个方面有待突破的困境,首先是难以统一管理。我国居民高血压人群基数大,发病地域广,地区间差异和生活方式差异较大,由于寒冷、食盐多、运动少等原因,我国北方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南方,但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北高南低”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高血压发病人群在全国范围内覆盖越来越广泛。同时,我国大中城市和基层社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传统的高血压防控模式无法突破地域限制和解决医疗资源不充分的矛盾,难以达到统一管理,因此面对新形势需要有新的高血压防控策略和技术方法。
第二个困境是成本效益性差,现行的血压管理模式导致医疗机构日常工作量巨大,医生与患者沟通时间十分有限,医生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一位患者。对于我国3亿多高血压人群要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仅依靠传统的治疗手段和管理方法显然已力不从心,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困境是患者依从性差,尽管目前治疗高血压有成熟的药物、技术、方法和指南,但仍有部分患者通常不测血压或很少测血压,不规律服用降压物,错服、漏服、自行停药、自行更改方案甚至难以坚持长期服药,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危险因素控制不佳,自我管理意识差,结果是血压管理不达标。由于医生无法得到连续完整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当发生脑卒中等异常心血管事件时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正确处置。
第四个困境是缺乏医患间有效互动沟通。实现高血压有效防控的关键是一方面要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励他们的积极参与,提高各级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唤醒”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和疾病防治理念。尽管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血压防控知识有了极大丰富,规范掌握了慢病防控技能,多数基层社区都能够承担起血压防控重任,但由于高血压患者的不支持、不配合、疾病预防意识薄弱等原因,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仍难以形成合力,始终处于冷热不均状态。因此要继续扩大高血压等慢病防治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疾病预防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大力开展校园疾病防治科普宣传,从中小学生开始树立健康行为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慢病防控的氛围。
大数据覆盖血压管理全过程
王增武教授介绍说,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思·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将大数据最初定义为不用随机分析法即抽样调查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此后大数据又被定义为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贯穿整个医疗行业,通过对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高效利用,使人们对疾病的管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大数据应用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如美国的研究人员曾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来预测某地流感可能的死亡概率,预测结果与当地实际报告的结果十分接近。JAMA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也多次发表文章推动大数据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王增武教授说,医疗与健康服务已经成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来自真实世界的大数据对于支持临床研究,客观评价药物对疾病的干预效果更具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新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指导和提高临床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将成为重要的辅助临床决策工具。大数据同样适用于血压管理,大数据血压管理是以可穿戴设备为终端,软件和网络为纽带,通过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而进行血压管理指导。大数据平台是个网络平台,也是智能平台,平台的职能是把零散的个体化的高血压患者数据不断积累起来,当数据量到达一定程度规模即达到“稳态”后就可以为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指导了。
王增武教授说,大数据血压管理以数据监测为入口,为患者打造预防、监测、干预、保障于一体的高血压管理新模式,覆盖疾病全过程,包括疾病监测、健康教育、预防监测和各方面保障。来自国外的REACH 研究显示,对于一级二级高血压患者,网络远程生活方式干预指导一年可使收缩压下降10%。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是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国内有研究发现使用健康管理软件进行高血压管理和干预,通过互联网登录个人健康管理空间,患者通过短信、APP 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后,与传统方式相比互联网组高血压干预有效率为32.33%,而传统方式组仅为15.33%。
王增武教授指出,互联网时代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试验、慢病管理、科研工作、新药研发等整个医疗行业均呈现大数据应用场景,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推进HIS 系统为获得高质量的基础大数据和指导更加精准的临床决策奠定了基础。大数据血压管理应用主要体现在患者和医院两个方面。在高血压患者管理方面大数据应用场景有跟踪指导患者饮食情况、用药情况、运动情况、血压记录、治疗情况以及疾病动态情况等,大数据可提供每周、每月血压分析报告,查看血压指标,分析变化趋势等,发现并预防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上述的数据资源为高血压诊断、治疗、评估、随访、管理提供了动态数据化的依据,与生活方式管理同样重要。从医院角度来说,在大数据采集方面高血压大数据来自院前、院中和院后,院前主要是患者自身状况及病情数据,院中是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形成的数据,院后则是来自社区和患者自我管理的医疗数据。规范的数据采集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是科学合理应用大数据进行血压管理的基础,也是指南修订、卫生政策制定、规范诊疗、学术研究、防控干预的重要支撑。其中院中的数据是最主要的也是质量最好的数据,但对于我国庞大的高血压人群来说院中数据仅占很少一部分,大量的数据来自院外,主要来自基层社区医院的采集系统和患者个人的可穿戴设备。
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全球工程前沿2019》将“智能可穿戴健康辅助设备”列为医药卫生领域前10位的工程开发前沿技术,智能可穿戴健康辅助设备是指能对人体的生理指标进行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帮助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可穿戴设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可穿戴健康辅助设备经历了由附属于智能手机应用的1.0时代,到独立通信、智能运行的2.0时代,再到以边缘计算、个人数据服务为基础的3.0新时代。随着大众健康观念的提升及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可穿戴健康辅助设备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智能化操作,随时随地监测、预防、治疗疾病的特性为亚健康人群、老年群体以及职业病、慢性疾病和高危人群提供了长期治疗、及时预警的可能。随着电子设备硬件运算能力、软件算法性能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疾病谱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政策对发展新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大力扶持,未来智能可穿戴检测设备将蓬勃发展,产品功能将更加聚焦,个人数据更加完善,用户体验更加良好,远程医疗更加普及,在显著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升医疗的普及程度、覆盖范围与专业化水准,最终达到高效疾病预防和管理的目的。
王增武教授认为,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血压管理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增强了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了疾病控制率。方便快捷的测量方式有助于人们从被动测量高血压向主动测量转变,实时地监测管理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督促患者坚持用药,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而辅助常规降压模式更持续稳定地降低血压,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二是突破了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互联网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三是数据监测范围更广泛,可以完整连续地记录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提高了准确性;血压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方便快捷,测量地点不受限制,保证了患者在病情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指导,时效性更强。
四是高血压大数据库汇聚了大量医学数据资料,提高了诊治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依托大数据可优化提升医疗服务,实施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网络的方便快捷让患者与医生的沟通更加及时畅通,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了医患关系。
王增武教授同时强调,大数据血压管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平台医师资源问题,平台医师专业水准的不确定性给大数据血压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二是相关法律不完善,政策导向不清晰,监管力度不够,准入门槛较低,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公众健康理念薄弱,对“疾病发生前的预防”与“疾病发生后的康复” 的概念理解相对薄弱。
“互联网+”带来新契机
王增武教授指出,提升基层心血管病防治能力对于改善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局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也对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分级诊疗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患者不足的问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积极推进我国基层心血管病防治能力建设,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构建的“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就是践行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平台主要针对加入的基层医生和社区中心进行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咨询、指导和帮助,通过“云+网+端+智能硬件”,基于心血管病防治系列指南建立管理流程和进行辅助疾病评估与决策,旨在进一步提升边远地区基层医生心血管病规范治疗和管理能力。此外,平台还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优势,同一个讲课、演示、案例能够同时让多人分享,为高血压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带来几何量级乃至指数量级的传播。
王增武教授介绍,“互联网+”给高血压防控带来了新变化,绝大多数参与平台的医疗机构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了信息损失所导致的偏移,提高了管理的规范化。另外,信息传输的清晰程度和速度得到有效改善,能够有机地将医患管理乃至其他社会职能部门连接来,发挥医保、药品、医疗、健康、心理等职能作用,实现了平台功能的多元化。借助平台还能让患者积极参与,形成共管态势,便于对患者规范化管理。“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通过各项政策和技术支持,提升了诊疗服务水平,惠及了更多患者。“2020 中国国际高血压大会”总结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科医联体的建设成果,截止2020年6月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已完成全国38家省级中心、200多家地市中心的启动建设,目前加入的医疗机构超过6000家,高血压相关医师29 000余人。2019年下半年在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内,启动了国家高血压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以高血压为抓手,为全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目标是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王增武教授最后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健康管理需求大增,给大数据下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需要继续拓展大数据在高血压慢病管理、教育培训、远程医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辅助政府机构制定政策、科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精准医疗等方面的应用,为“健康中国2030”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