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与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效果比较
2021-01-08尚小琳
尚小琳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调兵山 1127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包括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反射障碍等[1-2]。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报道逐渐增多,较多见的是精神症状。相关报道显示,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的发生率为40%~50%[3]。对于伴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对其就医和护理造成更大的负担。苏佳丽等[4]认为,帕金森病伴抑郁应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但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也同样具有不良反应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的诊治虽然已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良反应的存在,效果仍不满意。因此,加强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研究,探索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以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普拉克索与溴隐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抑郁改善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者;②可配合参与本次研究;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9分;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外伤造成的继发性PD;②家族性震颤者;③癫痫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④近30 d 内服用过可能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药物。本研究经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8岁,平均(66.47±6.2)岁;病程2~10年,平均(8.75±2.14)年。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79岁,平均(65.99±6.1)岁;病程2~9年,平均(8.77±2.0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美多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批号:2015012,规格:0.25 g)治疗,125 mg,3次/d。对照组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溴隐亭[Gedeon Richter Plc.(匈牙利吉瑞大药厂),国药准字H20160170,批号:201521,规格:2.5 mg]治疗,初始剂量为1.25 mg/d,在第2周末将剂量增长至5.0 mg/d,共分为3次进行口服给药,治疗期间根据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逐步增加剂量,在第8周末,治疗剂量达到22.5 mg/d,分3次口服给药。在此期间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稳定时,以此时剂量作为维持治疗剂量。实验组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拉克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38,批号:2015005,规格:0.25 mg)治疗,初始剂量为0.25 mg/d,在第2周末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1.0 mg/d 并作为最低治疗剂量,分3次口服给药;在第8周末将剂量逐步增加到4.5 mg/d,分3次口服给药,将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稳定时的剂量作为维持治疗剂量。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评分、抑郁评分,具体如下。
1.3.1 帕金森病评分 根据帕金森病评定量表[6]第Ⅱ部分(UPDRS Ⅱ)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UPDRSⅢ评价运动功能,根据UPDRS Ⅳ评价治疗并发症评分,评分越低,相应能力越佳。
1.3.2 抑郁评分 采用HAMD[7]进行评定,HAMD>35分为重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9~19分为轻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的UPDRSⅡ、UPDRS Ⅲ及UPDRS 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的UPDRS Ⅱ、UPDRS Ⅲ及UPDRS Ⅳ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 Ⅱ、UPDRS Ⅲ及UPDRS 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UPDRS Ⅱ评分 UPDRS Ⅲ评分 UPDRS Ⅳ评分实验组(n=40)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13.02±5.12 8.87±2.01 4.772<0.001 33.12±5.63 20.18±4.25 11.602<0.001 0.39±0.06 0.08±0.01 32.232<0.001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13.11±4.98 10.69±2.35 2.780 0.003 0.080 0.468 3.722<0.001 32.89±5.28 27.69±4.52 4.732<0.001 0.188 0.426 7.656<0.001 0.40±0.07 0.12±0.05 20.586<0.001 0.686 0.247 4.961<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 22.58±3.68 22.69±3.47 0.138 0.445 16.01±3.01 21.00±3.14 7.256<0.001 8.740 2.284<0.001 0.01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锥体外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以蓝斑、黑质、迷走神经背核位置细胞色素变性坏死为主,造成多巴胺能以及胆碱能神经元失衡,出现两大症状,一是运动症状,二是非运动症状[8]。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发生与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另外,帕金森病患者病理变化也是造成抑郁症状的一个原因[9]。相关研究认为,多巴胺含量下降导致的肌肉紧张震颤和帕金森病很相似,并且其含量的下降还会造成患者意志活动减少、情绪淡漠等抑郁表现[10]。在治疗方面,有研究认为,多巴胺替代疗法不但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还对抑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1]。
溴隐亭是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研究显示,溴隐亭和左旋多巴制剂联合应用才能取得理想效果[12]。普拉克索是新型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非麦角碱D2类受体激动剂,具有高度选择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不断研制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新的前景[13]。普拉克索和以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一定的区别,其选择性高,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改善有很明显的效果,且半衰期长,能够长时间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本研究在应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比较溴隐亭和普拉克索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 Ⅱ、UPDRS Ⅲ及UPDRS 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得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以往有研究认为,适量普拉克索有抗抑郁、抗焦虑以及抗快乐感消失的效果,效果甚至优于传统的抗抑郁药[14]。普拉克索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和其他脑区D3受体,对神经元可塑性产生影响,最终达到抗抑郁的效果,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显示,普拉克索可减缓多巴胺细胞与非多巴胺细胞受体MPP+诱导的细胞凋亡,还能抑制醌基的生成,减轻其对黑质细胞的破坏,进而减轻长期左旋多巴的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15]。
综上所述,与溴隐亭相比,普拉克索对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本研究存在不足:①样本量有限,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偏倚;②本研究疗效评价周期短,由于时间有限,未对远期效果进行随访;③本研究针对两种不同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疗效进行分析,虽然在结果上反映了疗效的差异,但是在治疗期间剂量的选择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还需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