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2021-01-08黄婷陈翔
黄 婷 陈 翔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心电图室,江西上饶 334000
冠心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机制在于脂质沉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产生脂纹和脂条,最后导致动脉血管的管腔出现狭窄或者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冠心病会出现心前区骤然性疼痛,多表现为发作性绞痛以及压榨性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3]。因此,采取高效的诊疗手段及时发现病灶,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研究指出,静息心电图ST-T 改变和冠心病冠脉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可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中[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静息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36例;年龄36~95岁,平均(60.31±4.33)岁;病程2~9个月,平均(5.46±1.37)个月。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患精神疾病者;免疫功能障碍者;传染性疾病者。本研究经上饶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①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测:患者在检测过程中保持平卧位姿势,使得双侧手腕、脚踝、胸前区皮肤充分暴露,并且保持静息状态,引导患者消除自身紧张状态,放松全身后连接心电图。选择深圳邦建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电图机(ECG-2000型)进行扫描检测并记录其ST-T段、P 波、Q 波、心率等表现,设置描记时纸速为25 mm/s,增益为10 mm/mV,描记过程中保证GCG 基线处于稳定状态,防止外部因素干扰图像,保证图像清晰。心电图阳性标准:缺血性ST-T 改变,即ST段水平型、抬高或压低>0.05 mV 伴或不伴有T 波倒置。②冠状动脉造影术:医护人员辅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前禁食2 h,禁饮1 h,不禁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右桡动脉成功,置入6F 动脉鞘。连接管连接三联三通环柄注射器,在连续有创压力监测下,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以JR4.0、JL3.5 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使左、右冠脉显影,观测其TIMI 血流情况及左右冠脉近段、中段、远段管腔狭窄情况。手术完成后,拔管包扎,返回病房后平卧1~2 h,不能平卧者可取坐位,密切关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疼痛或肿胀,皮肤颜色有异常改变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术后4 h 内饮水800~1000 mL,术后4 h 尿量≥500 mL,心功能不全者要少量多次饮用。诊断标准:左右冠脉管腔狭窄率在70%以上可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
1.3 评价指标
①统计静息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术为“金标准”,分析静息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其中a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c为假阴性,d为真阴性,n为总例数。计算公式:准确性=(a+d)/n,灵敏度=a/(a+c),特异度=d/(b+d),阳性预测值=a/(a+b),阴性预测值=d/(c+d)。②分析静息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频数表示,采用Kappa 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4 表示一致性较差,0.4≤Kappa<0.75 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0.75时一致性较好;将产前超声四腔心、三血管切面诊断结果作为状态变量,不同类型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作为自变量,将静息心电图诊断结果作为状态变量,组中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结果作为自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观察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静息心电图检测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AUC≤0.5 说明无诊断价值,0.5<AUC≤0.7 说明诊断价值较低,0.7<AUC≤0.9 说明诊断价值较好,AUC>0.9 说明诊断价值很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8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共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56例。
2.2 静息心电图诊断结果
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准确性为91.25%(73/80),灵敏度为94.64%(53/56),特异度为83.33%(20/24),阳性预测值为92.98%(53/57),阴性预测值为86.96%(20/23)(表1)。
表1 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比较(例)
2.3 一致性检验
经一致性Kappa 检测,静息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绞痛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9,P=0.000)。
2.4 静息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
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AUC为0.835(95%CI:0.731~0.940),>0.7为诊断价值较好,可以获得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289、0.960(图1)。
图1 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脏的耗氧平衡失调,导致心肌暂时或持续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脏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6]。冠心病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出现病理性变化,出现早期左室舒张功能衰退、左室肥厚病症表现,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心肌缺血引发心肌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的产生,严重时会造成死亡[7]。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早诊断并采取合理高效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目前,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或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被誉为“金标准”。实施冠脉造影术是利用血管造影剂,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桡动脉,沿主动脉弓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状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和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冠脉之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血管壁情况等,进而作出明确诊断。依据冠脉造影结果能够诊断疾病、决定治疗方案,还可用来判断疗效,其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是侵入性检查手段,存在穿刺动脉出血、局部血肿、血管痉挛、造影剂过敏、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损伤、血栓、心律失常等风险,在机体耐受力弱或者老年患者中不太适用[8]。同时,冠脉造影术费用较高,只能住院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静息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各个心动周期形成的心电活动改变情况,并绘制成图像用来确诊疾病类型。在进行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静息心电图检测不会产生创伤性,且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9-10]。ST段正常时接近于等电位线,向下偏移不应超过0.05 mV,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1 mV,在V1、V2、V3 导联中可达0.2~0.3 mV;V4、V5 导联很少高于0.1 mV。任何正常心前导联中,ST段下降不应低于0.05 mV,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便属于异常心电图。心电图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 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有研究中指出,静息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伴冠心病中出现ST-T段改变情况中超过70%表现出非特异性,在与临床资料进行结合诊断的过程中,非特异性水平可减少到10%左右[11-12]。心电图ST-T段改变是由于心室的缓慢、复极造成,故产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存在较低的缺血阈值,ST-T段改变较为明显。有研究显示,常见ST-T段异常改变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需氧量升高等原因引起,ST-T段改变是评估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通过观测ST-T段改变情况在诊断高血压患者是否已经产生冠心病心肌缺血,或者是否潜在发生风险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且经一致性Kappa 检测显示,静息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绞痛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一致性较高;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静息心电图检查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AUC为0.835,诊断价值较好,提示将静息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通过静息心电图ST-T段改变明确疾病,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一致性较高,诊断价值较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ST-T 改变是多种疾病和临床情况的一种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除了心肌缺血外,心肌本身的疾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离子紊乱、β 受体功能亢进症等都可以导致心电图ST-T 改变。因此,在诊断心肌缺血时,不但要动态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有症状时是否有改变,还应注意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即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因。
综上所述,静息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较好,可通过静息心电图ST-T段改变明确疾病,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一致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