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分析
——“篁岭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2021-01-08焦晓东
焦晓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010)
近年来,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和创新基地。例如,自然资源部发布两批共计21 个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公布四批共计87 个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4 个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生态补偿、碳普惠、生态文旅、美丽乡村建设、绿色信贷、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诸多方面[1],其先行先试和成功经验值得重视、借鉴和推广。其实,放眼全国类似的经典案例还可大力挖掘,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篁岭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1 “篁岭模式”的形成背景
篁岭是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江湾镇的一个徽州古村落,以“修篁遍岭”而得名,隶属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管辖。篁岭竹林遍布,毛竹、金丝竹、观音竹等比比皆是,竹笋、水笋、苦笋是其重要地方特产。该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石耳山平均海拔450 米左右,高处海拔约1200 米,距篁岭村10 余千米,山脚与村落高差100 多米,水量充沛,水质极优。历史上该地区以农业为主,依山开垦了千亩梯田。篁岭古村落迄今已有580 余年历史,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高低错落,呈半环状分布,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古村”。
十年前,这里也和国内其他濒临消亡的古村落一样,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恶化。加之地质灾害频发,原来的180 多户人家中,有条件的村民陆续搬迁,最后仅剩68 户,整个村庄“人走、屋空、田荒、村散”,一片萧条。村民搬迁后的闲置房屋年久失修并开始漏水,有的甚至坍塌,村庄在“半空心化”中逐渐走向消亡[2]。
2 “篁岭模式”的主要做法
如何利用本区生态资源,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成了婺源县委、县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篁岭村制定了引进社会资本对篁岭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解决方案。
2.1 挖掘生态元素增值生态产品价值
乡村晾晒农作物是一种常见民俗,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区农村都能见到。初期得益于深入乡村的摄影家们的惊艳照片,更得益于婺源县委、县政府的创新精神和锐利眼光。辣椒、玉米、笋干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产品,油菜花、果园、竹林这些司空见惯的乡间景象,梯田、晨雾、白墙这些习以为常的山村景色……在他们看来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元素——色彩。循着这条思路,调配色彩,增值景观,他们带领篁岭人干起了农艺师、艺术家、建筑师、民俗家的活。这些做法包括:积极引导村民从事生态农副产品生产经营,涌现出“晒秋大妈”“米粿达人”“抖音新秀”,开发梯田观光农业,将传统的“种农田”变为现代的“种景观”;发掘民间工艺,突出明清徽派古建筑风格,从民居、官宅到祠堂、牌坊,可以说“外面五百年、里面五星级”;内涵挖掘、文化灌注,举办中国农民丰收季、鲜花艺术节等活动。可以说,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巧手装扮的人文杰作。
2.2 扫清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障碍
以完善产权政策为核心,他们实施了小产权房办证试点、产权置换、资源入股、土地流转等一系列举措,农民的山林、果园、梯田、古屋等生态资源得到了法律保护,也为这些资源要素的价值转化开辟了道路。主要做法包括:创新性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由景区与农户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景区向600 余户村民租赁了近千亩梯田,通过土地流转,共同开发梯田观光农业;通过市场机制,对村落建筑物进行产权置换入股,投资建设篁岭新村安置搬迁。
2.3 坚持走共建共享之路
篁岭村坚持“共同入股、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安排有手艺、有专长的贫困户回景区生活,量身定制工作岗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此外,拥有篁岭户籍的村民每年可从公司旅游收益中获得一份分红。“人人腰包鼓,户户有盼头,空巢老人笑,团聚儿童闹”,全村呈现一副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从2009 年起,婺源县委、县政府开始对篁岭古村进行整体搬迁和保护性开发,通过环境治理、重塑景观和兴办旅游业,建成了面积约15 平方千米集古村、花海、晒秋、流水等美景为一体的篁岭景区。景区对外接待游客数量从2013 年的20 万人增长到2019 年的142 万人[2]。近年来,篁岭古村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商旅文化产业发展示范乡村等诸多荣誉称号,呈现出“青山绿水不变、村民返居兴业、乡村文明开放”的新面貌,备受瞩目、广受好评。
3 “篁岭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山还是这座山,田还是这片田,村还是这个村,屋还是这些屋……。深藏在婺源石耳山脉的一个偏僻而幽静的山村依托这里的生态资源,把看似平常的山水林田打造成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个小山村引起的轰动效应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篁岭模式”,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一是立足优势,构建精品;二是政府推动,政策创新;三是双向增值,保持定力;四是权益共享,共同富裕;五是知难而进,寻求突破。
3.1 立足优势,构建精品
婺源境内多森林、溪流,自然环境优美;是古徽州府所辖六县之一,具有浓郁的徽州文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附加值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放眼全国,与婺源相同或相似的地区不少,要实现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深挖其中的生态元素和人文元素,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补齐短板、挖掘潜力,走差异化道路,打造精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打造一个精品胜过十个俗品。找好、找准切入点,能够以点带面加速整个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篁岭模式”也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产出高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3.2 政府推动,政策创新
想得深、看得远、抓得实是婺源县委、县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体现。他们能够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统筹起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为了扫清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障碍,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3]《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婺源县“环保360”行动实施方案》和《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4]等一系列鼓励政策、保护政策和创新举措,这种为民、有为、担当的作风是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
3.3 双向增值,保持定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辩证关系表明“绿水青山”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篁岭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更为重要的是用“金山银山”回馈“绿水青山”,增值自然资本。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富裕起来的篁岭人靠手抬、肩挑、背驼,大力治理地质灾害和改造水源,此举不仅改变了古村相对缺水的历史,还最终恢复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生态景观。持续十年的双向增值、精心打造,并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这也是步入良性循环的关键。
3.4 权益共享,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为此应构建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主体积极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而其核心是自然资源产权明晰和制度创新。许多生态产品具有连续分布、互为影响、不可分割的属性,篁岭古村推行的“权益共享”“权益到户”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共建共享能调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篁岭村民的户年均收入也从2019 年的1.5 万元提升到如今的13 万元[5]。生态环保意识正在成为大家的道德行为准则,可见,共同富裕将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持续内生动力。
3.5 知难而进,寻求突破
“篁岭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临一些困难和发展的瓶颈。例如,篁岭景区出名后,由于周边非景区村庄景色也不错,给“低价团”钻了空子,出现了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影响了景区声誉;依靠乡村旅游,婺源县70%以上人口吃上“旅游饭”,但像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特殊情况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实,对于这些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的问题,婺源县委、县政府也已充分认识到,并提出了从单纯依靠门票获利的经营模式向探索打造多元生态产品,促进产业生态化,加大区域协同方面转变。由此可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篁岭模式”未来将日臻完美。
4 小结
近年来,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和创新基地,“篁岭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篁岭村制定了引进社会资本对篁岭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解决方案。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挖掘生态元素增值生态产品价值;二是扫清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障碍;三是坚持走共建共享之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篁岭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投资小、见效快、产出高。“篁岭模式”可借鉴的经验包括:一是立足优势,构建精品;二是政府推动,政策创新;三是双向增值,保持定力;四是权益共享,共同富裕;五是知难而进,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