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自然保护地五大关系解析

2021-01-08罗建武张立博李俊生朱彦鹏王伟全占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公园

罗建武,张立博,李俊生,朱彦鹏,王伟,全占军*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自1956 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在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7 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 个,总面积147.17×104km2。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7×104km2,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 个,面积97.45×104km2[1]。据初步估算,在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 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130 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对全国3.445×104种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示,受威胁的高等植物有3767 种,约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10.9%;属于近危等级(NT,Near Threatened)的有2723 种;属于数据缺乏等级(DD,Data Deficient)的有3612 种。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高等植物达10102 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29.3%。对全国4357 种已知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受威胁状况的评估结果显示,受威胁的脊椎动物有932 种,约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21.4%;属于近危等级(NT)的有598 种;属于数据缺乏等级(DD)的有941 种。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的脊椎动物达2471 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56.7%[1]。

1 自然保护地改革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4]。2019 年1 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5],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改革的里程碑[6]。自2015 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截至2020 年,我国已经开展了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 年10 月,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5 个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总面积约23×104km2,实现了重要生态区域大尺度整体保护,对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2 自然保护地面临的问题

自然保护地新体系可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过去保护区多头管理、交叉重叠、权责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但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区域发展与保护的根本矛盾仍然存在。一方面人类追求自然保护地经济社会功能最大化,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受其所处自然禀赋制约,所发挥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是底线,不能被突破。

2018 年5 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7-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自然保护地基本矛盾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辩证地看,“生态优先”并不是忽视发展,而是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要推动自然保护地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自然生态保护与当地文化的关系、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当前保护与长远受益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9]。生态文明不是简单地就自然环境来解决自然环境问题,而是在新的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10]。

3 自然保护地发展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新时期自然保护地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规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传统文化与科技范式等,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并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的方法论,在深入分析新时期自然保护地主要矛盾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自然生态保护与当地文化的关系、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当前保护与长远受益的关系。

3.1 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促进脱贫攻坚战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见,山水林田湖草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广大人民的民生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生命共同体不能仅仅体现“山水林田湖草”,而应该把其中的关键主导要素“人”也在生命共同体的表述中体现出来[1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自然保护地不是无人区,为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保护,保护地内不可避免地存在原居住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人类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山水林田湖草”是共同体,应进一步统一为“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

3.2 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促进绿色富民惠民

“绿水青山”是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被保护好了,就是“金山银山”。片面追求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论,盲目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看似是发展,实则是倒退。另外,只强调生态完好的“绿水青山”而停滞不前,也不可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共进,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论[12],避免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关键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11]。通过科学评估,把经济社会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但实际情况是,我国有100 多万人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另外,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人口基本上也超过了5 万人[13-14]。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主要涉及土地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质量等[15]。这也为如今保护区与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之间留下了潜在的矛盾。政府应该关注并采取有力的“帮扶”措施,推进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当地社区发展反哺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模式需要得到进一步推动和构建。

3.3 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原居住地居民的关系,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无论是生态学家提出的民族生态学,还是民族学家提出的生态民族学,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研究民族和生态的关系。民族生态学是民族学与生态学的有机结合[16]。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原住民长期传承着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和意识。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互融共生,为我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17]。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者认为,游牧活动是蒙古族在遵循自然规律和保护草原生态平衡条件下的优秀传统,对草原保护十分有益[18]。相关研究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保护行为和习俗,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和人类理性的关系[19]。还有研究人员探讨了贵州侗族地区稻作文化的生态学意义,揭示了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20]。也有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典型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北方民族地区的游牧、轮牧,还是青藏高原的轮牧制,对草原生态平衡都十分有益[21-22]。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23],原有的朴素生态观传承难以为继。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文化没有得到很好传承。一些地区仍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阶段,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念依然存在。

在绵延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华夏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从古代文献中,也不难发现我们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3.4 处理好保护地与周边区域的关系,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

截至2014 年底,全国1657 个已界定范围边界的自然保护地内共分布有居民1256 万人[15],保护地及周边地区居民传统上依赖于自然保护地内的各种资源,采伐、采药、放牧、砍柴是他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来源。同时,保护地几乎全部属于绝对禁止开发的,这些都会给周边原居住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经济水平越低、发展越落后,人们越容易对核心区的资源进行利用,且利用越多破坏越大,破坏越大即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会构成更大的威胁,管护也就愈加困难[2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与区域内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和脱贫要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增加了地方工作的压力,也给保护区的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5]。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保护地面临的重要致危因素。发展不平衡将可能引起盲目开发和粗放发展。同时很多自然保护地打擦边球,在其周边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活动[21]。

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之外,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山林区、江河源头地区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这些地区为生态保护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较多的牺牲,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导致没有获得因生态保护而应获得的生态补偿。

3.5 处理好当前保护与长远受益的关系,推进生态系统服务代际间合理分配

利益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马克思说过,需要和利益是天然必然性,这也是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26]。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利益冲突表现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就造成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其本质还是人们追求利益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所致,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必然会削弱生态文明建设基础[25]。

自然保护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考虑当代,不考虑子孙,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只图当代利益、忽略长远眼光的无序发展方式必定不可持续。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代人必将消耗资源。当代人对生态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利用过度,就意味着后代人的利益将会受到侵害。也就是说,当代人和后代人在生态环境的使用方面存在代际利益的冲突。当代人不能切实感受到长远利益,如果一味追求当前利益致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超过一定限度,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问题解决的难度[24]。

按照自然规律开展经济活动,即对于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划定自然保护区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自然生态的健康稳定,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是为了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地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推动自然保护地改革和有效管理的基础。

猜你喜欢

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在公园里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一见如故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