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1-01-08王艺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6期
关键词:总书记文明理念

王艺霖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 100017)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的杂糅性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现代转换才能为今所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提升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弘扬生态文化,凝聚崇尚生态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更好地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在价值观念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赋予传统朴素的自然观以时代内涵,丰富和拓展了对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等关系的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一代代思想家们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留下了许多思想成果,积累了许多生态智慧,成为后世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常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并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把跨越时空、赋予新义的自然观、发展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成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1.1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自古以来,“天”就有多重含义,有自然意义上的天,如宇宙苍穹;也有道德意义上的天,如天道;还有命运之意的天,如天意、天命等。在传统的天人关系中,虽然也有天人相分的主张,但天人合一仍然是主流,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易经》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在《正蒙·乾称篇》中写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他将天人关系与《中庸》中的诚明观念结合起来,是人伦道德意义和自然生态意义的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加注重从个人的德行修养、道德修为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问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寻到了一种人必须具有的精神境界,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他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比如,2015 年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引用《荀子》中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说明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017 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2018 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引用《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李白的“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2]等,讲述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2019 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3];等等。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其中蕴藏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启示。

在充分认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4],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5]。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6]“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7]。一方面,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否则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赋予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以时代价值,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创新性发展。

1.2 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出自唐代陆贽的《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陆贽对唐德宗提出了均节赋税的六条建议,其中第二条中说“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意思是靠自然的力量生长之物是有定数的,人的力量创造之物也是有限度的,要有所节制。陆贽用这段话来劝谏唐德宗要懂得量入为出,让土地和人民都能够得以休养生息,这才是国富民强的长久之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讲述了中国古人关于对自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比如,2013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引用了“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9]。2014 年6 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白居易的“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反映了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有限供给这一对永恒的矛盾,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10]。2016 年1 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阐述绿色发展理念时,他引用孔子说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荀子说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11],表达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18 年5 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引用《孟子》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齐民要术》中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等等。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度以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导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201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2014 年3 月,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13]。2015 年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020 年10 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针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14]。2021 年4 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管子·立政》中的“草木植成,国之富也”[15],进一步表达了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的观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从古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到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是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转型的重大理论创新,比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态文化更具时代意义。

1.3 传统民本思想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1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老百姓所喜欢的就大力提倡、发扬,老百姓所厌恶的就予以抵制、杜绝,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再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看成是经济问题,而更看成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早在2013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不满。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17]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老百姓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 在方法实践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传统生态治理智慧中的有益成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2.1 中医整体观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2013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18]这段话形象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共生共荣的整体性特征。2017 年7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9]的论断。这就更加明确了将生态系统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2021 年4 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20]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1]。从“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保护的范畴不断拓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这一理念所体现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中医整体观是一脉相承的。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临床诊疗中,中医注重整体施治,找到疾病的根源,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中医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等治疗方法。其实这种整体观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之中,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他认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如果砍光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所以生态治理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用中医整体观的方法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治理之策。2018 年4 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22]。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对长江做一次大体检。二是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三是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管控单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这些都是中医整体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中的具体运用,充分体现了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的方法论。

2.2 古代虞衡制度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018 年5 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我国古代生态智慧时,还专门提到了“虞衡制度”[23]。所谓“虞衡”,就是我国古代专门设立的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政策法令。《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同时,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进行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我国古代统治阶级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生产活动,虽然有些具体措施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时代了,但这种用制度和法律来治理生态环境的观念和智慧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为此,他吸收古代虞衡制度以及其他保护自然律令的智慧,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还先后就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等典型案例作出指示批示,有关地方和部门严肃查处了一批失职渎职人员。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构建起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出台实施,省(区、市)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河(湖)长制、林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全面推进,制定和实施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环境保护税开征、生态保护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可以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在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2.3 “天下一家”理念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017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24]。在这次会上,他还强调要“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天下一家”,出自《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明确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张,反复强调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3 在表达方式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传统的生态话语实现现代转换,推动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也独树一帜,表现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绿色化、诗意化与大众化相贯通的特征,传递出深厚的中华美学精神。

3.1 活用巧用古诗文经典,阐释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展现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

善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是习近平总书记独特的语言风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生态文明理念时经常引用、化用、活用古诗文经典,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保留与时代相契合的内容,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比如在讲到城市规划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借鉴古人的智慧,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引用《管子》中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25]。其大意是,要充分依托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城池不必方正规整,道路不必整齐笔直,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在这次会上,他还借用古人描写的自然风光,如“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表达了对很多城市未来能否看得见这些美景的担忧,认为城市可以在周边保留一些庄稼地,稻田、麦浪、青纱帐、湿地都可以成为城市风景。2015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又引用《管子》中的“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26],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

比如在谈到乡村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那些描写乡情美景的古诗词,借以表达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的观点。2013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去海南考察时,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不吝赞美之辞,对海南的同志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还引用了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描绘海南风景的诗句,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等等。后来到湖南去时,他也对湖南的同志说,湖南自然风光秀丽,并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在《答友人》中写的“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还讲到了沈从文在《边城》《萧萧》等作品中描写的湘西风光[27]。古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这是传统文化的美学魅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的情怀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诗文经典并不是完全照搬照用,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一定的转化、创新。比如,201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这些年,北京雾霾严重,可以说是‘高天滚滚粉尘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28]。“高天滚滚粉尘急”这句话化用了毛泽东的诗词《七律·冬云》中的“高天滚滚寒流急”。201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当时的尘雾大概不是现在的雾霾,但这种描写与现在的雾霾严重时很相像啊!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军令状,立行立改,不能把雾霾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29]2013 年以来,我国各地雾霾天气多发频发,社会反映十分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这几句不同的诗词形象地描绘了雾霾严重时的景象,进而指出了治理雾霾、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的紧迫性。这种对古诗文经典的转化和创新,不仅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而且还对现实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2 用现代白话文,讲述生态文明的历史故事,为现代生态治理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神标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道理,而且还善于用现代白话文讲述传统生态文化的历史故事,借古喻今,以达到以史鉴今、以史资政的目的。

比如,在讲到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历史讲起,讲述我国古代一些地区的惨痛教训。他讲到,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30]。他用这一历史事例充分说明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观点。

再如,在讲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从黄河文明开始讲起。他引用“黄河宁,天下平”的俗语,指出:“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31]通过深刻总结中华民族治黄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32]。

又如,在讲到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以杭州为例,讲述了我国一些人与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逐步建成的。他指出:“唐代白居易立《钱塘湖石记》,确立了保护西湖的准则。五代钱镠继续延续保护西湖的思路。宋代苏东坡上书疏浚西湖,提出西湖的五重价值。正是因为有了白居易、钱镠、苏东坡等对西湖的持续保护和风景营造,才有了现在的‘人间天堂’。”[33]将史实与故事相结合,将道理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3.3 基于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话语表达,创造性提炼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标识性生态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精髓的基础上,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注重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转化为更具时代气息、更接地气、更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通俗话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大众化、时代化、绿色化的标识性生态概念。

在顶层设计层面,将“美丽”二字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将“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一大理念,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还分别用“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阐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等等。这些理念虽然都是政治话语,但是易懂易记易用,形象地表达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人入脑入心。

在具体理念和实践操作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也注重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话语,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将具体事物形象化,将深邃的理论通俗化。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就是新时代生态理念的诗意表达。用“绿水青山”指代生态环境保护,用“金山银山”指代经济发展,形象地阐释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态理念。此外,还提出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等鲜明观点。这些话语都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充分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充满了中华文化韵味,也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升华。

猜你喜欢

总书记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漫说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