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图书馆推进传统文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以四川达州市图书馆为例

2021-01-08

图书馆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达州市中华青少年

汪 柳

(达州市图书馆,四川 达州635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间断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创新能力和精神风貌[1]。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要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融入社会规范中,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川达州市图书馆在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社会实践中,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本馆实际,扬长避短,探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1 推进传统文化服务的社会实践

1.1 达州市图书馆的基本概况

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达州市,属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达州市图书馆(简称该馆)始建于1976年7月。2016年4月新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设有读者借阅区、少儿图书馆、古籍展示查阅区、残疾人阅览室、读者自修空间、音乐厅、巴渠讲坛和涵泳书苑等。现有藏书36.8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书为2232种,计16497册;地方文献1200多种,计21574册)。该馆结合区域实情和本馆特点,确立了以社会与经济发展为重点,以巴渠文化资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2019年,图书外借量为72.92万册,服务读者101.65万人次。

1.2 达州市图书馆的社会实践

1.2.1 服务下沉,惠民讲座进基层

近年来,达州市图书馆为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把精心打造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线的特色专题讲座——“文化惠民在身边 巴渠大讲坛”送到市民家门口。一是讲座进城市街道、社区。该馆将定期在馆内演讲厅举办的各场专题讲座制作成视频资源,与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相关视频资源融合,按年度计划分期将整合后的专题讲座(视频资源)送进城市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二是深入农村边远山区。该馆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农科技术资源送到辖区边远山区和扶贫点,举办“专题讲座”,开办“村民致富夜校”,建“村民图书室”和文化广场等,得到村民们一致好评。资料显示,该馆近年来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46场,全市逾10万余人从中受益。

1.2.2 特色展览,扩大传播受众面

该馆在2015年春节期间,借助达州历史文化名人元稹(唐代大诗人)古时在达州为官清廉、励精图治、深受百姓爱戴的馆藏史实资料,推出“元稹与达州”图书图片展。还配合传承达州民众纪念元稹的千年独特民俗“元九(正月初九)登高节”制作专题展览,大力弘扬巴渠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该馆还在每年七八月和国庆节期间,举办“红色文化”专题展览。2016年7月,推出的“红色的足迹,光辉的历程”图书图片展,展出红军将士在达州浴血奋战,取得丰功伟绩的一批图书图片。青年读者在观展后留言:“这次展览办得特别好,使我们年青一代不忘革命先烈,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红军精神,弘扬了时代正能量”。据统计,近年来该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共计27次,服务广大市民群众逾20万人次。

1.2.3 借瓮酿酒,掀起书法美术热

该馆借助国内著名书画家、国画大师卢锡武(达州本土籍人士)先生的声誉和影响力,利用市区老馆的场地设施条件,与卢老先生达成合作协议,在馆内设置“卢锡武工作室”,并规划出培训室和展厅场地,在图书馆服务区域构建青少年研习中国书画艺术的培训基地。一是举办“青少年书画培训班”。2014-2018期间,该馆利用学校寒暑假期,组织青少年举办“书法艺术培训班”和“中国画培训班”,由卢老先生亲自担纲授课。培训班共举办4期,培训青少年书画爱好者计487人次。二是举办“青少年画展”。展厅展品由各期培训班学员的结业作品和卢老先生的部分获奖书画作品汇集展出。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书画作品,构成了市区老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上万市民参观,在达州市城区中小学掀起一股学习中国传统书画的热潮。

1.2.4 文旅融合,让阅读无处不在

据达州市史志记载,坐落在该市近郊龙爪塔(建于唐朝年间,距今1300余年)风景区的朝阳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该寺),在清朝道光年间,设立了“龙山书院”(为当时川东北最高学府)。2017年,达州市政府对该寺再次进行修缮,打造升级,昔日千年古刹,再现辉煌。焕然一新的朝阳寺吸引了众多国内、国外(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年客流量达10万人次以上。2015年,该馆基于文旅融合思路,与该寺达成“共建图书室协议”。由该馆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类书籍2000册,与该寺现存古籍图书整合,在寺大门外侧建立“图书阅览室”。图书室的建立,使游客们在游览名胜景点之余,还能享受到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图书馆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 传统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四川达州市图书馆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的实践已初见成效,但就整体而言,西部地区图书馆人、财、物力资源不足的窘况仍然不容乐观,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进程中仍存在发展瓶颈和短板。

2.1 社会力量整合力度不够

地处西部地区的图书馆,要有效缓解自身人、财、物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仅仅依靠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还不够,还要加大聚合各种社会资源力度。实践证明,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与战略合作,搭建起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合作平台,能实现共创共赢的局面。

2.2 服务效能提升幅度不高

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根本目的。目前,西部地区部分图书馆服务下沉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深入基层挖掘地域文化潜能的措施还不到位。因此,精准对接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提升传统文化服务效能仍是努力的方向。

2.3 服务产品有待开发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浩瀚资源优势为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服务空间和发展平台。处于新时期,如何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显然,在传统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和创新开发上,还不够丰富。因此,只有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创新,才能开辟图书馆服务的新路径。

2.4 引导青少年阅读办法不多

当前国内很大部分青少年热衷于追星(明星)、追剧(日韩电视剧)、赶时尚(服饰),而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认知和了解。对此,我们既要理解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热爱和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和培育好这支全民阅读的主力军,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工作的重点。

3 推进传统文化服务的策略

3.1 汇聚社会力量,形成联动效应

图书馆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进程中,引入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仅可缓解政府财政投入压力,同时又可实现人、财、物力资源共享和图书馆服务绩效的最大化。据报载,在浙江温州,75家城市书房的场地、装修费用全部由社会力量提供,日常管理则由志愿者维护;上海嘉定,用45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1800万元;江苏扬州,组织“最美阅读空间请你来设计”等活动,带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助力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3]。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组织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举办线上“文采会”,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搭建平台,成交金额4亿元,为推动社会力量全产业链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明晰了路径[4]。西部地区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具体实情,充分调动社会公共资源融入图书馆建设与运营,搭建起多种形式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合作平台,打造图书馆与社会资源整合的新载体,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3]。无疑,在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汇聚社会力量,形成联动效应,应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2 精准对接供需,提升服务效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高不高,其关键要看供需对接是否精准。近年来,山东临沂市图书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有力推进了精心化和精准化服务。该馆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专题展馆,如“书法图书馆”“兵学文献资料室”“伟人文献资料馆”等。围绕“国学普及”“经典诵读”“礼乐教化”开展服务的“尼山书院”和“国学大课堂”,已成为该馆的重要文化服务品牌。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该馆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座、培训等活动超过4000场,参与读者50万人次,取得显著社会效益[5]。全国各地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图书馆要突出区位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多措并举,深挖地域文化潜能,让这部分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下去。因此,深化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入基层,精准化对接社会对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是大幅提升传统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所在。

3.3 创新服务路径,助推文旅融合

上海图书馆顺应当今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借助科技手段,加大服务产品开发。该馆2016年起连续举办4届“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仅2019年,就吸引了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历史人文数据爱好者,共155个团队439人参赛。大赛通过创新应用设计,深挖历史人文数据资源;为加大对历届获奖项目的孵化力度,还联合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共同推广普及应用,并让其中的创新创意项目成为可复制推广的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6]。西部地区图书馆要紧紧把握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契机,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以开放数据中的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为主轴,打造文化旅游和图书馆资源互通平台,精准对接当地名胜旅游景区和历史名人,借助科技手段,利用人工智能提供融图、文、声于一体的生动展示形式,进行多角度诠释,助力读者和用户全方位了解旅游景区和历史人物的相关文化。同时,在景区和旅游集散中心开辟共享阅读空间,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辐射区域,探索图书馆资源与文旅消费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3.4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青少年用户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聚焦青少年读者。2019年5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筑梦青春,奋斗无悔”朗读大赛圆满收官。参与作品投稿、投票的网友超过10万人次,反响热烈[7]。这次大赛采用“互联网+阅读”的创新形式,朗读内容包括中国古诗词、文言文、烈士书信、历史名篇等经典作品。以音频朗读为特色的读书活动,吸引和带动了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并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国情怀,展示自我的机会,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认可和赞誉,重要的是,为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开创了传承中华经典的新局面。西部地区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独特优势,重点围绕“互联网+阅读”的无线链接传播渠道,使其成为资源和要素流动与整合的利器,不断探索创新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新模式,不断拓展图书馆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渠道。同时,要聚焦青少年,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理解和接受国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现阶段要加大对青少年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 结语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辨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当前,我们正处于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渗透和应用于各个领域,全社会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各级图书馆要顺应时代潮流,紧紧把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进程中,结合区域特色和本馆实际,多措并举,搭建起与社会各界联动的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广大群众阅读需求,推出更多创新服务产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以科技融合的创新服务方式,把青少年读者群体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阅读大军,扎扎实实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宏大目标。

猜你喜欢

达州市中华青少年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青少年发明家
Comparison of E—commercial Model Of Alibaba and Amazon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