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研究进展
2021-01-08陈晓恒
陈晓恒
(贵港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疼痛科,广西 贵港)
0 引言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不少患者从中受益,但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中形成的、能够贴附在血管壁上或者脱落随血管流动的成分,可部分甚至完全堵塞血管,从而造成血流瘀滞、血流速度减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增加肺栓塞等疾病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栓塞,增加日后患病的潜在风险[1]。此外,其他主要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这不仅使治疗复杂化,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病死率。由此可见,深入了解PICC相关血栓的相关知识,重视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1 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1.1 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PICC相关血栓的形成,部分是患者自身的原因所致,若患者既往伴随有血栓栓塞病史、肿瘤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的基础疾病,则PICC相关血栓发生的概率则会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患有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其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也会有所提高,这和终末期肾病的全身性改变有关;另有研究报道,患有糖尿病、肥胖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也会增加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年龄因素也需要考虑,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发生PICC相关血栓的风险性更高,这和老年人的机体老化有关[2]。此外,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炎症反应会影响血栓的形成,在PICC导管置入后24h内,导管周围会形成纤维蛋白鞘,易于细菌定植,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1.2 置入导管因素相关原因分析
PICC导管置入过程中,导管作为一种外源性物质,在提供静脉通道便捷性的同时,也会带来导管阻滞等风险。静脉内留置的导管,有可能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甚至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过一系列反应,从而形成血栓,可分为有症状血栓和无症状血栓。PICC导管分为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和多腔导管,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多腔导管的PICC相关血栓风险增加。部分PICC置入导管可承受高压注射器等特殊用途,这种特殊的导管,也会增加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性。另外,PICC相关血栓的风险,还和置入导管的直径有关,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其发生率和导管的直径成反比[3]。
除了导管本身的因素,导管内输注的药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抗生素中的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会导致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升高[4];部分患者经PICC导管输注甘露醇或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时,推测可能会导致PICC静脉血栓形成[5];促红细胞生成素激动剂、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输注,也会增加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另外有研究报道,输注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如PH值、浓度和渗透压等因素,均可能和PICC相关血栓形成有关[6]。
1.3 医源性危险因素分析
有研究发现,PICC导管尖端位于血管中的位置和血栓形成有关,当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近端1/3处或者胸廓入口处时,血栓的发生率较导管尖端位于远端者明显升高,因此建议在PICC置入后进行尖端位置的调整。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PICC定位方法,如采用电磁等新技术,可帮助减少血栓形成。
2 PICC相关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当发生PICC相关血栓形成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但也有患者可出现静脉受损的表现,表现为手臂、颈部或胸部等位置肿痛等不适,或外观表现类似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征象,出现沿着静脉穿刺位置蔓延的红、肿、热、痛等,严重者疼痛较剧,且可因伴发血栓性静脉炎而需要拔除导管。有报道提到,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虽然低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危重患者出现PICC相关血栓时,常最终导致肺栓塞的发生,发生率可达13-20%[7]。
3 PICC相关血栓的诊断
诊断PICC相关血栓形成,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简单、安全、常用的方法是行彩超检查,可发现静脉中的血栓表现,为其直接征象,能够提供血栓的位置、大小等信息,以及测量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等指标;伴随血栓形成的静脉,较正常血管常表现出不可压缩性;在多普勒超声或彩超下,可发现血栓区域无静脉血流。有研究报道,行彩超评价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56%-100%、94%-100%不等。
除了超声,还可以采用静脉造影的方法进行诊断,不过静脉造影虽然一度被认定为“金标准”,但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而且费用较为昂贵,主要应用于临床可疑但是超声检查没有办法确诊的情况下。近年来,CT血管成像和MRI血管成像技术,可通过注射造影剂的方式行血管成像,以观察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虽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可能,但由于其无创、直观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临床医师可行实验室检查,重点监测D-二聚体,其对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有限,另外易受感染,如肿瘤患者,或者发生感染时,都有可能导致D-二聚体升高[8]。由此可见,对于PICC相关血栓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PICC相关血栓的治疗
4.1 全身抗凝治疗
行全身性抗凝治疗时,有学者认为,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的PICC相关血栓,可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初始治疗;对于非肿瘤性患者,或者对低分子肝素不耐受的患者,可采用华法林行全身抗凝治疗。对于全身性抗凝的时限,应至少坚持3个月,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9]。
4.2 拔除PICC导管
PICC是将外源性导管置入体内,可成为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一个诱因,当出现血栓时,应考虑是否将导管移出患者体内,以起到去除诱因的作用。
现有观点认为,当排除其他原因,考虑PICC相关血栓时,应考虑PICC是否是必须存在的,以及PICC的通畅性以及是否定位良好等问题,若上述问题都是肯定的答案,则可不必须立即拔除PICC导管;相反,若答案都是否定的,且沿着导管置入位置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则应考虑去除PICC导管[10]。
4.3 选择性行溶栓和介入治疗
有研究报道,早期行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静脉通畅程度,但是相应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介入治疗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过其对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作用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
5 如何预防PICC相关血栓形成
目前有不少关于PICC血栓形成的研究,可通过应用低血栓性血管通路设备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在超声指导下进行置管,放置PICC导管的尖端位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多次穿刺的风险,减轻对静脉壁的损伤,降低血栓发生率。
有学者认为,可行早期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以降低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是也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少量应用华法林,并没有起到明显降低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另外,也有报道提出,可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但还缺乏明确的临床实验支持[11]。因此,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推荐早期预防性抗栓治疗。
目前认为,对行PICC置入的患者,定期行彩超随访,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检出血栓形成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的作用,帮助临床医生尽早发现血管内的血栓形成[12]。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相信通过学习总结,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重视PICC置管后的各个步骤,做到防治结合,能够有效降低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让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