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在大数据时代的工匠精神传承
2021-01-08曾小兰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曾小兰 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一、《考工记》中的“工匠”意蕴
(一)“工匠”意蕴
《考工记》中,对“工”做了详细和全面的论述,对“工匠”一词也作了权威的解读。中国古代工匠文化中,“工匠”通常也被称作“匠人”,或直接称之为“工”“百工”等,由此可见其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工匠”的含义早在古代社会不同职业的划分中“士、农、工、商”就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工”也就是指从事各种造物方法创新和传承的工作。由此可见,“工”即是指手工业,古代手工业、农业、商业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经济三大支柱。除了《考工记》以外,还有众多的古籍有所阐述,如《春秋·谷梁传》:“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1]但将“手工艺人”“手工艺从业者”以及当代社会上的“工人”意义归于“工匠”显然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工匠”一词在古代是由“工”和“匠”共同组成的,“工”代表了“工人”,而“匠”则代表的是“巧”,指的是技术高超。因此“工匠”指的是具有高超技艺的工人。
(二)《考工记》的价值
《考工记》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专门记载先秦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工艺及其生产管理的专门著作。清代的儒家巨匠认为其是齐国时官方组织编写的书籍。春秋战国是历史上著名的百花齐放时期,而齐国正是当时的大国,非常重视商业、手工业等,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中心。由此可见,《考工记》在齐国时进行组织编写是有据可依的。虽然全书只有七千余字,但记录了包括木工、青铜器铸造、皮革加工、染织、玉雕、制陶技艺六大类、三十余个不同工种的技术规范和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针对《考工记》的研究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古代中国器皿等文物考古;二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儒家经典著作和古代汉语的演变;三是《考工记》本身记载的内容,即从科学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角度研究产品设计与制造。其中在1993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闻人军译注版中,它被定位为“中国古代科技名著”[2]。但《考工记》的价值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它还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这正是中国匠心文化的源头,值得当代学者深入研究。社会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随着当前社会对精品的追求,“工匠精神”也重新被重视起来。
《考工记》一书开篇便有关于天时、地利、材美和工巧的详细描述,这正是对“工匠精神”的系统解说。俗话说得好,如果没有质量上等的米,空有心灵手巧的巧妇也是没有办法做好米饭。也就是说,除了要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同时还要有天之时、地之利、材之美,只有同时拥有这四个条件方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如果有了好的技艺,也有好的材料,仍然没有制作出精美的作品,那一定是没有顺应天时和地利。《考工记》中只用了极少的篇幅便很好地讲述了一件优秀作品产生所必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并用时、气、美、材四个字高度概括起来,也足以证明中国的手工艺行业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非常成熟并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的“工匠精神”是其精华所在,对于新时代的设计行业仍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并值得后世传承。
二、大数据时代的“工匠精神”
(一)大数据时代
时代前进的车轮从未停止,不管世人是否准备好,大数据时代都已经到来,由大数据引发的行业变革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大数据”这一词是近几年才热门起来的,但这一概念却一直都在。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每一个行业都可以用大数据来量化其成果。当前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流通迅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数据正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时代下,大量的数据信息从不同领域不断转换、分析并将结果应用到各行各业。公共交通、公园广场等各种场合均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在为人类工作。随着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认可度和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大数据巨大的应用价值引发人工智能市场的空前繁荣。
(二)大数据时代的“工匠精神”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影响更加深远,给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不管是金融行业、汽车行业、家用电器还是百货商场、电子商务等,都在进行颠覆性改革。当今社会充斥着一种浮躁的气息,大多数的人都过于追求“短、平、快”的利益而忽视产品的品质。大数据时代给产业结构带来变革,也对互联网安全带来了更加大的威胁。各种安全挑战频频出现,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成为最大的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为人类提供服务,又确保数据安全?这就需要以精益求精著称的“工匠精神”来对大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应用。大数据时代,人类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长久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与企业生产理念,也是中国各行各业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要充分了解大数据时代下“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促进“工匠精神”的养成。
三、《考工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一)《考工记》中的技艺
《考工记》开篇的总序中便直接指出其主题,其中说道:“国有六职,百工居一焉。”古代中国把手工业从业者都统称为“百工”,不管是手工业者还是从商人士,在春秋战国之前都是由官府统筹安排,其收入所得也归于官府,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有自主的手工业人员的出现,但仍然受官府的约束。因此,《考工记》中的“百工”不仅指工匠,还指当时的一种官职“工官”。“百工”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等,要有审视地理位置、分辨材料优劣的能力,具备合理、科学应用各种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能力。
《考工记》中对高超技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技艺的独特性,不仅注重“工匠精神”,而且强调工匠技术及制作工艺的独特性。例如,文中讲道:“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3]其中指出了有的地区没有人制作锄头类的工具,而有的地区又没有人制作铠甲等。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客户需求是工匠这一角色存在的背景,而高超的技艺则是工匠能立足于社会之根本。“工匠精神”并不是说抱着传统不放,而是要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时代前进的步伐一致,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技艺,使之保持工匠的魅力,让高超的技艺不断发展和传承。
(二)尊崇匠人匠活
自“工匠精神”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后,迅速成了社会热点词汇。但在此之前,社会中对工匠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通常认为工匠仅仅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仅有熟练的技术,没有任何的创新。也正是因为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工匠们在职场中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其社会地位和收入都远远不如工程师、设计师等。而早在《考工记》中就提出了尊重工匠,人才的划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而不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不同。
封建社会,按人从事的不同职业划分了不同身份甚至是社会等级。如“士农工商”这一顺序就代表了地位由高到低,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就业观,学一门技术傍身是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之活不仅劳力,还需要劳心。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著作《人的境况》中将“劳动”和“工作”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她认为劳动是与人共同适应的活动,是属于身体自身生存的需要,和新陈代谢、生老病死一样是生命本身的需要。而工作是与人存在非自然性的活动,工作在于“人造”的事物世界。[4]由此可见,“劳动”是工匠的劳力之作,没有创新性的“造物”是劳动,具有创造活动的“造物”更加值得尊重。
《考工记》中推崇匠人匠活,认为各行各业的成果都是由有智慧的人共同创造出来的,并由具有高超工艺的匠人加以传承,通过师徒制的形式世代创新、遵循、发展。正如《考工记》中所说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足以证明,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对匠工匠活尊崇的文化。其中的原因是当时的王室用品工艺复杂,需要集中大量工匠方可达到制作目标。工匠们技艺熟练非其他行业所能相提并论,《考工记》中充分肯定了工匠们的工作及匠活。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举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可见传承“工匠精神”必须要尊崇匠人匠活。
(三)大数据时代的“天人合一”
《考工记》中重要的设计思想体现在“天人合一”,其强调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但同时主张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人为本”。这与当前社会正在提倡的人性化设计和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如《考工记》中将造车的高度及车轮的弯曲程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坐车的人能够舒服,同时也要兼顾马夫的舒适性。考虑完人的需求,更要考虑马匹的“性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使乘客不因久坐而累,马夫不因整天驾车而衣衫不整,马匹不因劳顿而受伤。《考工记》中注重“天人合一”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制造弓箭方面,讲到针对不同性格、不同体格的用户打造不同的弓箭。其中说到,针对身材比较矮且又胖的弓箭用户,就应该是强弓柔箭。反之,为灵活果断性格的用户打造弓箭则要柔弓缓箭。这种“天人合一”“用户至上”的造物思想,与大数据时代下的个性定制有异曲同工之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变的是人的观念与思想,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工匠们 “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在造的物中,物中有人、物中有天。
(四)大数据时代的“精益求精”
《考工记》是总结中国古代工匠造物经验的科技巨著,其将中国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内涵概括为“良”与“和”二字,说明精品造物要讲求合适的原材料、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尺寸、拥有精湛手艺的工匠。从精益求精的角度来看,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工匠们辨别材料是否完美是依据自身的匠心去考量。例如,《考工记》中提到,做弓的最佳材料是柘木,而最差的则是竹子。追求完美的材料表面上是在自然界中选择,但实质上是工匠们对材料完美程度的执着追求。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来助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了“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早已不再是手工至上的工艺美术精神,而是人与科技共同进步。严格把控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对传承“工匠精神”有积极的意义。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等科技大势下,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的方式为工匠们提供更加有洞察力的价值服务,使“精益求精”的内涵随着“工匠精神”的传承继续发展下去。
四、结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下,艺术设计行业也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商业化。这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存在着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当人们审视科技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重新谈到人与自然,即天时、地气、材美与工巧,对于防止急功近利的现代化设计案例的出现和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大数据时代,不应该遗忘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防止生态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恶化,《考工记》关于“工匠精神”的理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大数据时代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通过数据被重塑,“工匠精神”需要创新和传承,但创新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考工记》对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启示作用。首先,有利于从传统技艺著作中吸收营养,深入挖掘传统的“工匠精神”。其次,以《考工记》中的工匠文化体系为参照,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中国当代“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服务。最后,尊重传统基础上的“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立足于传统去展望未来,对全面认识“工匠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