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家庭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研究
——基于自杀风险学生的实证研究

2021-01-08翟清菊蒋建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健康家庭

■ 翟清菊,蒋建勋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建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0)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个体身心成长的关键场域。在与潜在自杀风险极高和较高水平的学生深入访谈与长期咨询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憾和问题,简言之,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重大。因此,从原生家庭的视角去研究原生家庭系统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建议和方法,是尤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原生家庭视角的理论基础

“原生家庭”是相对于个体成年结婚后所组建的新生家庭而言的最初家庭。原生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直接被抚养、被教育的家庭,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个社会场所[1],和“新生家庭”相对照。与“原生家庭”相关的理论研究要首推家庭系统理论了,从帕森斯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认为家庭是由相互联系的角色和位置构成的社会系统[2],到Bowem的代际模型、策略模型[3],再到萨提亚的家庭治疗理论,都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彼此影响,尤为强调家庭内人际行为的相互作用[4]。沈家宏[5]梳理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流派、个体心理学学说、沟通分析理论等流派关于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与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的研究,并指出基于原生家庭的家庭动力将会“影响并决定他后面人生的发展”。比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历对一个人后来成长的影响”;客体关系流派认为,0—6个月内,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与妈妈的关系变成了影响一个人后来发展最为重要的关系;个体心理学学说指出“生活风格”主要由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决定;沟通分析理论强调“3岁看大,7岁看老”,认为每个个体在6岁之前就已经写好人生的脚本了,而且一辈子很难更改[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特质[6],各阶段的核心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都将影响人的一生,而心理发展前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都在原生家庭中度过,影响作用不可估量。

综合可见,原生家庭作为人的第一个社会系统,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程度的影响毋庸置疑,也无法替代。

二、原生家庭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首先,采用自杀潜在风险评估工具《大学入学普查问卷》,从“个体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特征、生活应激实践、社会支持系统、抑郁情绪状况等方面测试筛查客观存在的自杀相关风险因素”[7],以评估学生潜在自杀风险水平。系统对于潜在风险等级极高和较高的学生自动分发《自杀倾向评估问卷》,评估自杀风险程度。本研究对1075名学生集中施测《大学入学普查问卷》,筛选出自杀潜在风险极高7人,较高19人,合计26人。同时,针对筛选出的潜在风险评估等级较高、极高的26名学生,系统自动分发《自杀倾向评估问卷》,筛选出自杀倾向极高2人,较高4人,中等7人,较低8人,正常5人。

其次,参考心理测试结果数据,对26位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主要从原生家庭环境、成长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等方面判定主要问题类别。经访谈,有19位同学的自杀风险源于家庭问题,占比高达73.08%。从影响程度来看,自杀倾向极高、较高的6人,均为家庭问题致使,自杀倾向中等的7人中,也有5人源于家庭问题。可见,原生家庭问题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并致使自杀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原生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

对19个判定为“家庭问题”影响的自杀风险学生进行第二轮深入的个案访谈,主要围绕家庭氛围、父母感情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童年寄养经历等四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这四个方面对学生心理症状与人格发展的影响。

1.家庭氛围影响个体人际交往模式形成

访谈显示,19位学生中,没有人评价自己的家庭氛围是“融洽”的,选择对抗和冷淡的居多,高达18位。“家庭氛围是原生家庭中相互影响、长期积淀的精神状态和情意倾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休养、生活态度、行为方式、性格特征、思想境界等”[8],是家庭的“能量场”。具有共振、同频、弥散特质的家庭氛围在无形中影响着家庭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孩子的影响更为明显,家庭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长大后走向社会的“行为模式以及人际交往模式”[9],孩子在最初接触的原生家庭系统中通过模仿、学习、耳濡目染等方式学会或习惯性形成了某种与人相处、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习得了“生活风格”或“生活模式”。

个案-WZ:我爸妈经常吵架,爸爸情绪暴躁,严重的时候会大打出手,连我和姐姐也一起打。之前,我妈差点因为和我爸吵架跳楼,我一直不愿意回家,因为每次回家都是负面情绪,感觉没什么感情,不想联系,不愿意听到他们吵架的事情,甚至想脱离家庭。我从小都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不相信别人能带给我安全。

家庭氛围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无形的、直接的、深远的。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予以充分的安全、依恋、信任和归属,随之形成主动、积极、和谐、自信的人际交往模式;反之,如果长久置身于冷淡甚至对抗、暴力的家庭氛围中,便会造成大学生不安、怀疑的心态,形成被动、消极、回避、自卑甚至对抗的人际交往模式。

2.父母感情状况影响个体的亲密关系与婚姻观

19位同学中,8个家庭父母离异,9位同学父母在一起但是感情严重不和,2位同学父亲或母亲去世,0人认为“父母婚姻幸福”。

个案1:从小开始,爸妈感情就很不好,经常吵架,可能是因为有我才绑在一起,没有离婚吧。初中,我因他们俩吵架有过自杀的想法,但是不敢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后来受不了了,我就选择离家出走,爸妈找到我后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说我太叛逆,我想还不是因为你们老吵架,我都想着以后不要谈恋爱结婚了,一个人挺好的,免得吵架折磨孩子。

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种子会跟随孩子一同成长。父母感情融洽和谐,种下的是关爱、尊重、亲密、独立,父母感情冷淡、疏离、冲突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则是恐惧、责任、疏离或负罪感,造就孩子的“爱无能”状态。父母感情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快乐度和幸福度,也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对于亲密感的需求和成年后婚恋观的形成。父母感情融洽、婚姻幸福,会让孩子亲身感受、耳濡目染,有利于培养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反之则容易造成孩子抗拒亲密、惧怕恋爱、逃避婚姻的心态。

3.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的情绪表征

访谈中,有8位同学表示,父母对于他们的成长放任自流,教育管理缺失,11位同学父母会教育管理孩子,但是方式较为专制、独裁,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没有人认为父母和自己的相处是民主的、尊重的。

有研究者将父母教养方式梳理归类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类,不同类型教养方式可用于表达父母对孩子不同的要求度与反应度。从访谈来看,忽视型的父母对于孩子不管不问,父母的角色和关爱严重缺失,不管不顾孩子的心理需求与情感反应,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孩子缺乏亲密感,难以正常度过成长的“依恋期”和“安全期”,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冲动、冲突、攻击等负性情绪。

个案2:我4岁之前在福建老家由爷爷照顾,在小学二年级时,因爸爸赌博欠债,父母离婚。高一时,姐姐上大学,妈妈也出家礼佛,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生活,没人管没人问,那时候感觉很压抑很孤独,觉得全世界就剩下自己了,活着没意义,有过自杀的想法。现在对父亲没有任何好感,从小到大和父亲一起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也从未关心过我,后来他又重新组建了家庭,我不会和他联系的。

专制型的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实际情况,完全从“大家长”“过来人”的角度出发包办孩子的一切,并以“我都是为你好”“你现在还不懂”等口吻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给予的“选择”或“计划”,剥夺了孩子情绪表达、沟通交流、自我探索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不能”“不敢”“不会”“不愿意”表达,没有合理的宣泄方式和通道,一切以父母的意愿为中心,出现惧怕、压抑、回避情绪表达的情况,进而加重孩子的身心压力。

个案3:爸妈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有面子。让我小学、中学必须读最好的学校,我都没考上,爸爸找人找关系花钱让我去读,高中的时候我直接崩溃了,自残过,去医院心理科也看了几次,高考考得很差,爸妈很生气,我不想读书,爸妈坚决不同意,感觉喘不过气来。

4.童年寄养经历影响个体人格形成

19位同学中有15位有童年寄养或留守经历,其中8位同学寄养或留守时间是幼儿前期0—3岁,寄养对象主要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个别寄养在舅舅、姑姑或者老师家。

个案4:我爸妈离婚,爸爸没空管我,我是在姑姑、舅舅和老师家辗转长大的,有话不敢说,虽然他们对我很好,但是我还是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我不想麻烦任何人,于是我就不讲话,我变得很内向,不愿意和人接触,也不想接受别人的关心。

家长因为工作忙碌、家庭破裂等各种原因将孩子寄养、留守在祖辈或直系亲属家,0—3岁是寄养和留守的最大概率时期,而恰恰这个阶段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被留守的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找不到归属感,不敢表达也不知道向谁表达自己的依恋之情,怕被遗弃,时刻小心、谨慎,信任感、安全感缺失,讨好他人,掩饰真实需求,进而养成内向、封闭、冷漠、自卑、懦弱、胆怯或者任性叛逆等人格特征。

可见,家庭氛围、父母感情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童年寄养经历四个原生家庭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症状,并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带来不同的影响。

三、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索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证分析来看,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存在一个或多或少有问题的家庭,原生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系统,对个体身心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原生家庭的视角,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做出努力。

(一)家校协同,老师和家长合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创建多元载体的沟通平台,实现家校联动合力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尤为重要。因此,必须与家长保持信息沟通,在电话、面谈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学校要不断创新沟通平台与载体,创建线上线下家校交流沟通平台,比如,建立学生家长交流QQ群、钉钉群和微信群,把学校和学院的微信、微博公众号告诉家长[10],为家校联动提供更加便捷通畅的渠道。此外还可以专门设计家长联系单、学生心理状态家长告知书等多种形式的表单,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互征询意见,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2.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水平整体较低,要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实现家校协同,必须增加家长对于心理问题的了解,提升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水平。比如通过开学典礼、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家长心理讲堂”,引导家长关心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扭转家长对于心理疾病的偏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家长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做出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3.加强家校联动的机制建设,推进家校联动的成熟化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心理困扰或异常,也不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因此,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联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结合《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心理危机处置预案,形成心理重点关注对象的家校联动处置办法,对于极度不配合的家长,可以考虑请求警方、精神机构、法律组织的协助,多方合力共同解决问题。

(二)建立原生家庭信息档案,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差异化的辅导

1.建立详细的原生家庭信息档案,预防先行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原生家庭系统,可从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家庭支持系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感情状况、父母工作情况、留守寄养经历等方面建立特殊学生的原生家庭信息档案,完善家长信息数据库,充分掌握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原生家庭情况,为全体学生预留一份家庭信息档案,也能从家庭档案中分析原生家庭系统中的问题,在心理测试之前就做到预防先行、监控有力。

2.针对不同问题,开展差异化辅导

通过原生家庭信息档案,梳理出个性与共性问题。针对个性问题,设计咨询方案,进行深度访谈,开展个案咨询;针对共性问题,可确定小范围内的共性主题,组织开展家庭取向的团体辅导活动,以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整合优化资源,提升自我心理调适与愈合能力

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家庭”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独立性和精神自主性,引导大学生主动处理好与父母家人之间的关系,正视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的不完美,积极与伤痕家庭和解,告别原生家庭的“伤痛”,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学会与人交往、融入社会,通过自助、他助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心理调适和自我愈合能力,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健康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家庭“煮”夫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恋练有词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