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
2021-01-08■杨晖
■ 杨 晖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及其内涵,为当今高校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加强青年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本国及他国的文化差异,赋予学生国际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平等、尊重和包容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此思想指导下,高等院校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的重任。其中,特别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专业外语人才、促进跨文化交流为己任,应学习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针,引入国际理解教育理念,重新审视目前的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出发,对今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国际理解教育”概念解读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和国际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各国为了增进彼此的和谐共存、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在“国际理解”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标包括:“培养和平处事的人;培养具有人权意识的人;培养认识自己国家和具有国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增进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文化;认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与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形成全世界的连带意识;养成具有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并能实践”[1]。
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明确内涵和目标,1974年的第1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发布了《关于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教育以及与人权与基本自由相联系的教育的建议》,该建议书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框架,即由“道德与公民”“文化”“人类重大问题学习”等几个模块构成的教学内容框架。随后,教科文组织又陆续发表了《因教育制度的改进而提出的国家和国际层次信息问题》(1977)、《教育对发展的贡献》(1992)、《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和展望》(1994)等报告书,引发了各国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关注和思考。2009年,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APCEIU)出版的国际理解教育培训手册中将“全球化”“和平”“文化多样性”“人权”“可持续发展”五个主题定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框架。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法、目标、内容并存的多种模式,其外延包括全球教育、公民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国际理解教育概念框架的细化也在不断探讨中。
二、国际理解教育在教学中的推广
美国经济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苏珊·斯克拉法妮以美国青少年国际理解教育现状为研究样本,指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学习外语;学习世界史、世界地理、世界比较研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参与在线交流及相关项目。指出丰富多彩的外语教育教学活动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秉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精神,积极推进UNESCO合作学校项目,在中小学校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大桥春美分析了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日本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情况,指出改革措施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和考试方法,精选教学内容”,提出教材内容的编写上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增加国际交流的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起,韩国已经将国际理解教育当作国家事业来推行,迅速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心。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成立了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国际理解教育中心(APCEIU)。该中心创办了英文电子杂志《相生》,每年出版三期,成为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问题、方法和经验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开始,中、日、韩三国学者决定共同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国际合作是世界各国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新热点[2]。
2019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教育学者论坛”上,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及实践,素质教育发展与全球大学招生趋势”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的探讨,会上指出在当今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综合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力是一国教育事业的迫切需求和目标。会议上还展示了由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教研团队合作研发的示范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将抽象的教育概念进行了具象化的阐释。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两门课程,内容新颖,立意深刻,积极贯彻和落实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在线上组织举行“全球教育会议:疫情后教育特别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特别指出世界各国要共享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反对种族歧视和各种极端主义,携手战胜疫情挑战。种种趋势表明,在后疫情时代,基于国际理解教育框架构建的线上课程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开发是在高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改革思潮不可避免地卷入到高校外语专业课堂中。
三、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挑战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旧版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日语专业学习分成了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两部分。基础阶段的教学目标包括:(1)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2)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3)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4)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应有广泛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日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4]。而2018年颁布了新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对一名合格的外语专业学生应满足的要求进行了重新定义,参考最新的要求,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包括:(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2)让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日本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同时也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3)具备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比,新国标中,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要求有几点表述上的创新值得注意:(1)在素质要求上,提出了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2)在知识要求上,提出了掌握区域与国别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3)在能力要求上,提出了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传统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只着眼于外语能力及外国文化的知识培养,而新国标中加入了对于中国情怀和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表述,这个变化是在“一带一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国家战略要求下对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改革。
教育司司长王定华在谈及十九大提到的教育改革问题时,特别提到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改进学校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国际意向,鼓励增加人员往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国标中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创新,正是对“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这一改革理念的完美体现。即,在描述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不光要明确外语能力和外国文化知识的培养,还应着眼于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出尊重和理解他国文化、能够正确认识国际间相互依存关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责任感的人才。
(二)跨专业新课程的开发
跨专业之间的学科交流及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必须提上日程。目前,高校日语专业的跨学科课程多为经济、贸易等商科类课程,以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为例,日语系培养方案中跨学科课程包括“出口模拟操作”“从零开始的精益创业——跨文化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从总体来看,高校外语专业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内容的公共课程或选修课程很少,多以外国文化理解和对外贸易为中心。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自信,外语专业学生要以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为学习的目标与动力,高校应多开发将中国文化与外语翻译结合起来的课程,如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可以说将日语语言文化和人文专业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形象的内容结合到一起的跨专业合作将是今后日语专业课程开发的亮点之一。
(三)多元化教材内容的更新
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高校课程内容应纳入有关世界文化与文明、全球道德与公民教育、人类主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参照2009年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出版的《学会共存教师培训:国际理解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手册》,结合新国标中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日语专业的教材应该要能体现“全球化”“和平”“文化多样性”“人权”“可持续性”等主题框架的内容。在对当前高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教材的考察中发现,教材内容中较多涉及语言、艺术、心理哲学、人类与自然、跨文化交流、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等方面。以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高年级综合日语》为例,上下册一共10个单元,主题依次为“语言的力量”“自然共生”“深入日本人的生活”“聚焦日本文化”“文化越境”“诗歌”“艺术的真谛”“名作赏析”“科学的前景”和“对未来的思考”。分析这10个主题,“与自然共生”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框架中的“可持续性”,“文化越境”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但在“全球化”“和平”“人权”等方面涉及较少。特别是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得“全球化”“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主题愈发重要,国际理解教育框架下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涵中应包括“共同价值”“多元共生价值”“文明互鉴价值”这三个方面。这些主题在外语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如何来体现,是今后教材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练习内容的设置上,传统的外语教材多聚焦语法以及读解练习,以语言的应用为主要考察目的。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的外语习得目标,强调尊重与理解他国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养成包容的态度,因此,练习的设置除了语法和读解以外,还应设置对文化现象的调查、分析、讨论等任务,加深对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
(四)国际理解型教学大纲的设计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国际理解型的日语教育应该把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设计教学大纲时,不能只是把单词语法句型的输入作为学习的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作为中国人,希望日本人了解中国的哪些方面;(2)作为中国人,希望了解日本人的哪些方面;(3)作为日本人,希望中国人了解日本的哪些方面;(4)作为日本人,希望了解中国人的哪些方面。从上述视角出发,来设计如何导入教科书中的话题及知识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国际理解型教学大纲”。
(五)教学方法的拓展
近年来,高校外语慕课的开发进展如火如荼,慕课这种教学方式的最佳优点在于不受场地和形式的限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均可开展合作,教学形式上可以辅以视频、语音、图片、游戏等多样化的内容,增添了学习的自由度和趣味性。以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发的“英语畅谈中国”这一在线慕课为例,该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选取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色内容和亮点精华,向学习者展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国民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课程单元设置上就可窥见其特点:第一单元“智慧孔子”探讨孔子的核心价值观;第二单元“智慧老子”介绍了老子“道”的内涵和外延;第三单元“笔尖文明”介绍汉字的由来,此外还包括介绍中华美食、中式婚丧习俗、中国服饰、剪纸文化等等内容。该学院通过以线上慕课的形式来教授学生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本国的外语学习者以外,还适用于来华的外国留学生。日语专业作为小语种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截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全国有503所高校开设日语专业,此外,近几年来,高考日语发展如火如荼,学习日语的初高中生也越来越多,在中国日语毫无疑问是英语之后的外语大户。在如此庞大的资源支撑下,高校日语专业完全可以效仿英语专业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来教授中国文化,即可以培养本专业学习者,也可以吸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外人士。
此外,现在很多语言课堂都会尝试采用主题式教学法。其中心是让学生在良好的、具有高动机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教学加速学生吸收新内容并转化为长期记忆,这种教学法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留学生开设的“Chinese Heritage”(中国传统文化)一课为例,每堂课上都设定一个特定的主题,以课前给的古代文献为中心展开教学。主题包括占卜、道家、儒家、佛教等,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每堂课的主题对史料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综合性思考与相互交流。目前这种主题式教学在国内还处在实践摸索的过程中,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尝试和反馈。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指导下,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导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迫在眉睫。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跨专业课程的开发、多元化教材内容的更新、国际理解型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拓展等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是今后高校日语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