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探究

2021-01-08朱伟李国兴广州体育学院叶兴和广州市海珠区梅园西路小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课外体育锻炼

朱伟 李国兴 广州体育学院 叶兴和 广州市海珠区梅园西路小学

体育运动是体育课的补充,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自身的体育锻炼来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加强大学生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坚韧的精神、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同时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因此,有必要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

(一)体育与情感

情绪几乎参与了人类所有的活动,在调节人类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好的情绪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工作,也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慢性抑郁、焦虑和压力也会导致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体育锻炼能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安慰,感受各种运动美,培养生活中的自信,形成良好的乐观、开放的心态。

(二)体育运动与心理适应能力

因此,学生应该善于与人相处,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机会,体育竞赛、教学竞赛等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体育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和谐、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运动和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自我控制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也是对意志的考验。坚持不懈、勇于奋斗,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体验体育乐趣,展现自己的风格,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不适应新环境

许多学生在不同的城市或省份学习,有必要更加关注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快速融入新的集体。同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人际关系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走向独立。

(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对毕业后失业的误解,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面临就业压力。压力的具体表现是意识形态、敏感性和人际关系差。一些学生选择了自己不满意、不感兴趣的专业,但专业与职业取向的冲突也可能导致未来学生的矛盾心理。

(三)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困难

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尤为巨大,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学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这些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1]。然而,农村学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和心理适应能力弱,对大城市的生活感觉不舒服。

三、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改善情绪和自信

运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成功的快乐体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培养情感;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信心和兴趣。体育锻炼还能释放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悲伤、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消除心理压力,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体育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的过程可以促进人体器官间的能量流动,不仅能增加大脑的供氧和血供,还能促进人体功能的发展。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放松思想,促进身体各器官之间输送血液、氧,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各种现象和调查表明,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和改善人的消极情绪,使人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的体育运动可以弥补大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长期固定的姿势,为学习和工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三)体育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体育是不分年龄的全民运动,在大学里,学生可以通过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建立深厚的友谊,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信心和安全感。在体育教学中,团队项目往往是一起完成的,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参与适度的体育运动,使他们能够具有协调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对一个人的整个身心和情感的主观评价,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不仅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情绪。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自我意识也会更加清晰具体[3]。通过体育,大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关注什么等。一个好的自我概念能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然后为自己设定计划和目标。

(五)体育锻炼使学生更加专注

在体育锻炼中,人们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这样他们就可以施加心理和生理的压力来实现这个目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注意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重视学习,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应该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体育锻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有心理适应辅助教室

运动在释放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可以在体育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大学生选择体育运动可以表达他们的压力,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理清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5]。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通过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水平。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

大学生体育有很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要帮助学生减少消极的心理情绪,并结合实践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缓解学习压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体育俱乐部,不同的体育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俱乐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可以举办运动比赛,这不仅有助于测试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在运动中的情绪波动。如果他们发现学生有抑郁等负面情绪,他们需要及时的心理咨询,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决定态度和行为,如今,许多学生严重依赖手机和电脑游戏,业余时间很少出去锻炼。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建立体育俱乐部,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邀请国内外体育明星到学校教学,与体育企业合作,建立体育训练基地或为学生提供体育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对职业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认识。

(二)重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只注重课堂体育,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只能学到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如果想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他们必须在课后锻炼。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7]。具体策略有三:一是建立课外运动训练队伍,学校应该选择更年轻、更负责任、更富有的课余教师组成课外体育指导小组,学校要对课外体育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定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课外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二是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体育活动和比赛,为学生创造课外体育平台;三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需求,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不能完成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体育任务,不能达到预期的体育目标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与健康学生相比,体质弱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对于这类学生,体育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体育需求,然后确认他们的个人差异,改变他们的体育学习目标。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制定考试任务清单,以逐步提高体质,由于身体上的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感觉。此外,在教育评价中,体育教师还应提高残疾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科学合理的体育评价方案的基础上,帮助残疾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的自我改变[8]。

六、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不断变化的时期,体育作为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该调动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依靠各种力量,鼓励学生多做运动,改善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提高他们的毅力和耐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课外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