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赤城志》的地名学价值探究
2021-01-08武超
武 超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嘉定赤城志》由宋代名士陈耆卿所著,全书共40卷,30余万字,是浙江台州现存最早的一部定型方志,也是宋代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志。历代文人均对其评价极高,如宋儒王象祖在《赤城三志序》中便对该书评价道:“凡例严辨,去取精确。诸小序凛凛乎马、班书志之遗笔,莫可尚焉。”[1]宋世荦在重刻《嘉定赤城志》时也对其称赞道:“《赤城志》,积十数年参考之功,纫千百载阙遗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2]19
作为一代名志,书中保留了大量的台州地名资料。方志是地名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名典籍是地名学史料的第一步[3]。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从地名渊源的解释、地名的考证与辨析、地名的史料价值以及地名学的特点等四个方面对《嘉定赤城志》的地名学价值进行探究。
一、地名渊源的解释
《嘉定赤城志》对台州众多的地名来源均进行了阐释,涉及地名渊源解释的篇目有《地里门》《公廨门》《山水门》《寺观门》《祠庙门》等,按照地名渊源的性质,可分为按照自然要素命名的地名与人文要素命名的地名,也有部分地区存在多源地名的情况。
(一)自然要素的地理命名
1.动物地名,共有6例。计有卷十九的金鳌山、牛极山、龟潭山,卷二十三的鹤井,卷二十四的双鱼潭,卷二十五的驴潭。如金鳌山的地名解释为:“东有一小洞,昔有人舣舟于此,一物起波间,光彩注射,迫视,乃一巨鳌,金色,故以为名。”[2]205
2.植物地名,共有5例。计有卷三的苦竹桥,卷五的梅台、桃源、芝秀堂,卷二十一的芦峰。如苦竹桥的地名解释为:“以其侧多植苦竹,故名。”[2]26
3.山水地名,共有9例。计有卷二的清湖里、白鹤里、白水里、赤城里,卷三的安洲驿、桐山西桥、彭溪桥,卷五的玉霄亭,卷二十三的泉庵。如白水里的地名解释为:“以溪水湍流而白色,故名。”[2]11
4.特产地名,共有2例。计有卷二的紫岩里,卷二十二的茶山。如茶山的地名解释为:“濒大海,绝顶,望诸岛,纷若棋布,以其地产茶,故名。”[2]236
5.天文气候地名,共有6例。计有卷二十的浮山,卷二十二的云峰、风穴,卷二十四的藏雪潭、楼崎潭、雾露潭。如雾露潭的地名解释为:“下有泓水,深仅尺许,每欲雨泽云气直升,或如雾纷凝,则数日方雨。”[2]249
6.颜色地名,共有10例。计有卷三的白水桥,卷十九的白岩,卷二十的黄岩山、乌岩山,卷二十二的赤城山、青尖山、白岩山(仙居县)、白岩山(宁海县),卷二十三的铜溪、金溪。如赤城山的地名解释为:“以其山土石皆赤色,故名。”[2]222
7.山水性状地名,共有22例。计有卷三的振锡桥,卷十九的常风山、翠环山、云岩、鼓岩、石鼓山、石新妇山、灯坛山、秀丽山,卷二十的尘山、阻浪山、应声岩、观音岩,卷二十一的赤城山、瀑布山、折山、苍山,卷二十二的水帘山、天门山、摘星岭,卷二十五的磐湖,卷二十八的翠屏庵。如振锡桥的地名解释为:“旧名东桥,后寺僧亭其上,以水声如振锡,更今名。”[2]25
(二)人文要素的地理命名
1.形象地名,此类地名为数最多,共有59例。计有卷二的石牛里,卷十九的巾子山、楼石头、白鹄山、遮牙山、石灶山、鹅鼻山、石佛山、苍郭山、石船岩、帽尖山、狮子岩、岱石山、夹屿、鹜屿、金山、撮屿、石塘、象鼻岩、盘马山、马鞍山、披云山、盖竹山,卷二十的楼山、屏山、积谷山,卷二十一的覆船山、大盆山、鼻山、松门山、髻山、土墙山、莲华峰、临海山、柏香峰,卷二十二的浮石山、枕海山、狮子岩、龟岩山、鹿头岩、石台山、塔山、雁苍山、仙岩山、蛇盘山、石鼻山、石佛山、帽尖山、斗鸡岩、抗佛岩、帐设岩、马迹石、石棺、卧龙山,卷二十三的瀑布泉、米筛浪潭、水帘、石虬湖、问松台。如浮石山的地名解释为:“下有巨石屹溪中,视之若浮动,故名。”[2]233
2.人物地名,共有31例。计有卷二的杜家巷、新罗坊、户曹巷、纂内翰巷,卷三的杜桥、临川桥、茅桥、茆师桥、洪桥、孝友桥、状元桥、横塘桥,卷十九的闾邱山、玉岘山、杜岐山、马岭,卷二十的子晋岩,卷二十一的戴公岩、寒石山、顾儒岭,卷二十二的梁王山、张阜山、麻姑岩、太翁岩、柯仙山、屈母山、项羽山,卷二十三的黄古井,卷二十五的薛公井、孝女湖,卷二十六的主簿潭。如孝女湖的地名解释为:“旧传唐时有汪氏女苦节不嫁,纺织以奉其亲,亲好湖水,其家距湖五里,女日汲以供之,亲没,建塔报焉。人遂以此名湖与山。”[2]260
3.神话传说地名,共有27例。计有卷二的羌山里,卷十九的旗山、许孝山,卷二十的鸡鸣山、圣岩、龙鸣山、委羽山、灵石山,卷二十一的刘阮洞、白郎岩,卷二十二的紫泽山、龙姥山、龙须山、石姥岩岭、灵山,卷二十三的龙井,卷二十四的白龙潭、三井、湖师潭、赤颊潭、龙须泉、干溪,卷二十五的偢水潭、曹溪、白龙潭,卷二十七的妙果院,卷二十八的景德国清寺。如刘阮洞的地名解释为:“先是汉永平中有刘晨、阮肈入山采符失道,见桃实食之,觉身轻。行数里,至溪浒,有二女方笄,笑迎以归。留半载谢去,至家子孙已七世矣。”[2]222
4.美愿、嘉瑞地名,共有26例。计有卷二的繁昌乡、状元里、状元坊、登俊坊、折桂里、梯云坊、丛桂坊、景贤坊、孝行坊、振文坊、阜民坊、兴贤坊、美德坊、节孝巷、钦贤坊、崇化坊、孝义坊、阐科坊、状元坊、折桂坊、棣华坊、友于坊、登俊坊,卷三的德胜桥、迎恩桥,卷二十二的寿星岩。如折桂里的地名解释为:“以吴给事芾兄弟子侄相继及第而名。”[2]11
5.事件地名,共有21例。计有卷二的悟真坊,卷三的丹丘驿,卷十九的兵山、新罗屿、惺惺石、东刊山、石姥岭,卷二十的丹崖山,卷二十一的紫凝峰、系船山,卷二十二的安洲山、枫蹉、冯师山、渔潭山,卷二十三的咒水井、小鉴湖、虎溪、状元塘、丹井泉,卷二十七的妙胜院,卷二十八的金像寺。如小鉴湖的地名解释为:“乾道中贺参政允中建,时公罢政寓此,以唐贺知章尝请鉴湖一曲,故名。”[2]246
6.用典地名,共有21例。计有卷三的灵水桥、飞泉桥,卷五的清平堂、静镇堂、君子堂、节爱堂、霞起堂、乐山堂、和青堂、舒啸亭、驻目亭、遗直堂、青青堂,卷六的瘦轩、一锋亭、清心堂、真趣亭、读书径、孔先堂,卷二十三的蒙泉,卷二十四的滴滴泉。如一锋亭的地名解释为:“旧以舒亶为尉,斩从母者,赋诗有‘一锋不斩奸邪首,万古安知将相材’之句,故名。”[2]52
7.因地得名,共有18例。计有卷二的玉京坊,卷三的顺政桥、白塔桥、船坊桥、孝义桥、石井桥、丹霞桥、市桥、社桥、长桥、海游桥、城山岭,卷十九的太平岩洞,卷二十的利墟山、永宁山,卷二十三的忠孝泉、仙人溪,卷二十七的泉庵。如船坊桥的地名解释为:“旧有船场在东湖,与今桥近,旧传尝造船于此,故名。”[2]21
8.祥瑞地名,共有17例。计有卷二的连理乡、庆云乡、甘露里,卷三的庆云桥,卷五的瑞莲亭、双瑞轩,卷六的瑞粟堂、三瑞堂,卷二十二的灵凤山,卷二十三的康济泉,卷二十四的甘露井、天赐湖,卷二十七的应瑞峰、定光岩、延恩院,卷二十八的丹邱院,卷二十九的定光观。如庆云桥的地名解释为:“庆元元年建,以其有庆云之瑞,故名。”[2]26
9.词义地名,共有16例。计有卷二的庆善里、靖化乡、移风坊、通远坊、黄甲巷、上台坊、通仙坊、惠泉坊、访真坊、旌孝坊,卷三的通名桥,卷二十二的三江、枕溪山,卷二十三的珍珠泉、破石湖、三台泉井。如珍珠泉的地名解释为:“穴二十有一,其水甘香,滚滚如珠。”[2]247
10.寺观地名,共有9例。计有卷二的宝华坊、朝元坊,卷三的吉祥桥、道士桥、观桥,卷十九的金仙洞、招贤洞,卷二十的悟空山,卷二十四的鲁神井。如悟空山的地名解释为:“以悟空寺在焉,故名。”[2]216
11.数字地名,共有8例。计有卷三的三十六渡,卷十九的九盘山、五部岭,卷二十的三童山,卷二十二的三门山、三井山、三十六雷山,卷二十五的九顷塘。如三十六渡的地名解释为:“西自潮祭,东至小芝,凡三十有六节,故名。”[2]27
12.方位地名,共有6例。计有卷六的景枢堂,卷十九的东掖山、日山,卷二十二的界岭、南峰,卷二十五的市西井。如东掖山的地名解释为:“以其处天台左掖,故名。”[2]204
13.碑文地名,共有4例。计有卷二十的蛇首岩,卷二十三的佛泉,卷二十五的相湖,卷三十的集真观。如集真观的地名解释为:“绍兴中裂地得石,镌‘集真’二字,故以为名。”[2]308
14.史迹地名,共有2例。计有卷二十三的寨溪、滩溪。如寨溪的地名解释为:“旧传唐末有寇难,遣方将军者驻兵于此,侧有地曰大郭营,盖其旧号。”[2]244
15.年号地名,仅1例。为卷二十八的太平兴国寺,其记载为:“旧名云峰,梁乾化元年建,后更名善建,国朝太平兴国改今额。”[2]290
16.避讳地名,仅1例。为卷二的邱祥里,其记载为:“旧名休详,绍兴中道士费德泓得晋碑土中,犹以此名里,后避真庙旧讳改今名。”[2]9
(三)多源地名
一般来说,一条地名的来源只有一个,但也有一些地名存在着多重的渊源解释。这些多重解释的出现或是地名的来源本身就是多种原因的结合,或是由于民间传说不同于文献记载存在着差异,从而出现了多重的渊源解释。在《嘉定赤城志》中,陈耆卿通过搜集文献与走访搜集的方式,发现台州的部分地名也存在着来源繁杂的情况,在文献充足或某种解释存在明显讹误的情况下,陈耆卿对地名来源进行了考证;而在无法对多源地名进行考证的情况下,其将多种解释在书中记录了下来,以供后人进行分析。在书中,多源地名的情况共有4例。
1.怀义桥:该桥位于临海县。其地名来源有两种解释,“或云尉舒亶斩恶少于此,又云僧怀义建。”[2]20
2.白鹤山:此山位于临海县。该山的地名来源在史籍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解释,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道:“山上有湖,中有磐石,前有石锤、石鼓,鼓鸣则兵乱,昔有白鹤飞入会稽雷门鼓中击之,声震洛阳,故以为名。”在《临海记》中记载道:“山上有池泉垂溜,远望如倒挂白鹤之状,故有泉名挂鹤。”而在《郡国志》中则又是另一种解释:“汉末有徐氏于此山成道,控鹤腾空而去,故有鹤挂岭焉。”三种说法各不相同,无法辨析,陈耆卿也感到“未详孰是”[2]203。
3.大中山:此山位于仙居县。山名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则认为“昔有僧卓庵其上,掘古冢得砖焉,上刻大中二字,遂以名山”,砖上所刻的“大中”是唐宣宗于847—860年所使用的年号。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大中是指“山当县之正中也”,是按照方位进行的命名。[2]236
4.交礼桥:此桥位于临海县东三里。其得名“言因开元中蛇与鲤斗而名。又一作鲛鲤,谓地临江浒,此二鱼所出也”。对于这两种说法陈耆卿均觉着颇为荒诞,而经过实地考证,其认为“祥符年间大固乡旧有交礼里,则是以里名桥,其承袭必不谬”[2]20。
(四)别名与异名
在《嘉定赤城志》中还有诸多对地名别名与异名的记载。别名与异名的概念不同,别名是指在同一时期所共用的名称,也就是这一地区的俗名。如卷二十一《山水门三》中记载道:“赤城山,一名烧山,又名消山,石皆霞色,望之如雉牒,因以为名。”[2]222此处对于赤城山的别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异名则是指这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嘉定赤城志》中多以旧名代指异名。如对黄岩县的西山介绍道:“旧名西山”,并引用《访赵公戴》加以证明,诗云:“西原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间。自笑重来湖海客,红尘惹到白云关。”[2]215
对于台州众多异名的来源以及地名变化的过程,《嘉定赤城志》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龙顾山:“按旧经,晋隆安末,孙恩为寇,刺史辛景于此凿堑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壁记序》云:隋平陈,并临海镇于大固山,以千人护其城。则得名旧矣。而《道史属词》乃云:茅盈得道于临海镇东龙顾山,驾鹤上升。又绍兴十年道士费德泓卓庵北山,得晋永和九年断碑,亦有‘龙顾山’字,盖本名大固,后又名龙顾焉。”[2]201书中对于龙顾山的地名来源,异名大固山的来源与得名时间均进行了辨析,可谓非常细致。书中对于地名的别名与异名的记载还有很多,这些记载成为台州地名渊源解释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嘉定赤城志》地名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升台州地区的文化底蕴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地名的考证与辨析
在《嘉定赤城志》中,陈耆卿对台州地名的考证也颇为重视。书中所涉及的地名渊源解释多是小范围的地区,史籍较少记载,所以陈耆卿多向当地的故老询问以进行补充。如连理乡的记载是:“父老云:溪南昔有栎成林,一夕风雨,林中作数百人声,旦视枝干皆连理,故以名乡。”[2]11当然,地名解释在民间相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讹误,《嘉定赤城志》中也对部分较为荒诞的传闻进行了辩驳。如在卷四十《辨误门》中记载道:
黄岩屏山之南,有岙曰晋岙,湖曰晋湖,山曰晋源,相传晋王之裔尝居此,故名。按山半有明觉寺,寺有小碑,曰“晋王游适之地”,则又非其裔矣。大抵昔人游行之地,后人思之,故因而得名,不记其始耳。如临海之招贤洞有晋潭,殆亦此类。又宁海梁王寺、梁王墓,旧传为梁王詧,而王亦未必至此。黄岩有岙曰徐岙,山曰徐山,或云徐偃王之庙,或援古《建台州记》云:“地主任氏女感精而生男,有文在其手,曰‘徐’,因号东海朐徐,既长,窃据自号徐王,死葬此山。”其言不经,殆未可尽凭也。[2]430
《嘉定赤城志》在此处对于晋岙与晋湖,梁王寺与梁王墓,徐岙与徐山这三组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地名进行了考证,认为传闻中的人物来到台州极有可能是穿凿附会之言。在卷三十一《祠庙门》中,陈耆卿也对因徐偃王葬于黄岩县而设徐偃王庙的说法进行了批驳:“按韩愈《庙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台,古扬州也,岂亦因其公族子弟而庙乎?”[2]323因很多民间传闻的地名来源均不可信,所以陈耆卿在对地名进行考证时,在文献资料缺乏的情况下,除向故老进行询问外,还多注意搜集碑刻、金石等实物资料,以对地名加以考证。如对天台县永保乡的地名进行考证时写道:“按崇道观元命殿前石香台镌云:‘咸平三年天台县宝祚乡塘西保士庶置。’询之父老,即此乡也,岂吴越时乡名而咸平后易之耶?塘西乃山里宋氏所居之地。”[2]11根据崇道观篆刻的文字与当地民众的解释,陈耆卿方才猜测永保乡的前身即是宝祚乡,可见陈耆卿在进行地名考证时之严谨。
《嘉定赤城志》中除对台州地名的来源进行考证外,还对台州地名相混淆的现象进行了辨析。中国各处地名的数量繁多,难免会出现地名重复的现象。如《嘉定赤城志》中便记载天台县与仙居县均有赤城山。众多的重复地名使得古人在进行文献考证时感到极易混淆,难以辨别,从而出现张冠李戴、地名混淆的现象。《嘉定赤城志》便对旧经中混淆天柱山的情况进行了考证:
旧经载,张辽为荡寇将军,陈简、梅成叛,太祖讨之。简入山中,有天柱山,辽遂进军,断简、成首。太祖谓功曰:登山履险,辽之功也。增封假节。按临海之延恩寺后,天台之县西,虽皆有天柱山,而辽未尝进兵至此。旧志果何据而云乎?不应便指为台之山也。[2]427
旧经在注释天柱山时,因见史料中描述张辽征战之事发生在天柱山,便将其事归入台州天台山之下,而在《三国志》中记载:“(梅)成转入灊中,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4]《汉书》中记载:汉武帝曾经登“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5]。灊县属于庐江郡,在今天的安徽省境内,相关记载可以佐证张辽降叛之事并未发生在台州境内。“天柱”本是形容山峰高峻之意,浙江境内还有部分山峰也以此为名,如“会稽县宛委山一名天柱,临安亦有天柱”[2]427。
除对台州旧有方志中的地名讹误进行指正外,《嘉定赤城志》还对文人在台州所作相关诗文中的地名讹误也进行了辨正。如:
夏英公为倅日,作《延庆院记》云:“临海济灵江而西,越万步至括苍,山与真隐山并,间有垂流千仞,漱石成渊,蛟龙宅之。”按旧志,真隐山在临海县西南十五里,本名括苍山,又名天鼻,唐天宝中改名真隐,则括苍即真隐,英公析而为二,非也。[2]427
夏竦在《延庆院记》中误将真隐山与括苍山记作两山,其实这是一座山的两个名称。陈耆卿在卷十九《山水门》中通过援引《太平寰宇记》已经说明了括苍山的名称变化,书中记载道:“真隐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按《寰宇记》:‘高一万六千丈,周回三百里,与仙居韦羌山相接,本名括苍,又名天鼻,唐天宝中改今名’。”[2]203通过《嘉定赤城志》对临海县山川的记载,可以推测夏竦所认为的括苍山,应该是上足山。因为该山位于临海县西南11里,与真隐山相接,并且该山“一名戏龙山,有石井,龙湫”[2]204,符合文章中所说的“蛟龙宅之”的特点。《嘉定赤城志》中对这些讹误进行考证也意在告诫方志编纂者涉及地名考证时一定要慎重,切莫出现类似穿凿附会、张冠李戴的现象。
三、地名的史料价值
《嘉定赤城志》所记载的地名渊源解释不仅有利于丰富台州的地名文化,在考补正史方面,部分地名的渊源解释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书中所记载的新罗坊、通远坊、新罗屿、高丽头山、新罗园等地名的解释对于补充唐宋时期台州的对外交流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台州的海上交通十分发达,很早便形成了三门湾、灵江、玉环海这三个由北至南的港口。但由于宋代的对外贸易中心是明州,故这一时期涉及对外交流的文献较少提及台州,而《嘉定赤城志》中所涉及的部分地名渊源的解释有力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如卷二记载道:“通远坊,以税务在焉,故名。”[2]12“通远”是“通向远方商货”之意,宋朝在通远坊内设置税务机构,“监在城商税务二员,文武各一,国初置”[2]150。在此处设置税务机构,主要是因为该地靠近南门灵江,海外商人的船只多在此停泊,便于征税进行管理。税务机构的设置,可见在宋代时台州的海外贸易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嘉定赤城志》记载的部分地名渊源解释表明,唐宋时期台州的主要对外交流地域是朝鲜半岛。如卷十九记载:“新罗屿,昔有新罗贾人驾舟于此,故名。”[2]208新罗商人驾船在台州登陆,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当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便会在当地形成固定的居住地——新罗坊。对此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卷二记载:“新罗坊,在县东一里,旧志云五代时以新罗人居此,故名。”[2]14新罗坊在中国的建造始于唐代,“唐与新罗交通频繁。楚州(江苏省淮安府)以北,现今江苏省与山东省沿海各州县,处处有新罗坊。坊中有总管,并有翻译。盖新罗坊,即新罗人之居住地也。”[6]楚州、扬州、涟州等地是与朝鲜半岛交流频繁的地区,故而设置有新罗坊。台州城内也设置有新罗坊,表明台州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往来也极为频繁,吸引了大批的新罗商人来此从事贸易活动,并在此居住。
在书中还有两个山名的记载与朝鲜半岛的贸易有关,一则是以朝鲜半岛另一古国所命名的高丽头山。卷十九中记载:“自此山下分路,入高丽国,其峰突立,宛入人首。”[2]206另一则是在卷二十记载东镇山时写道:“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髙丽者,必视以为准焉。”[2]213这则记载所依据的材料是永昌元年(689)台州司马孟诜的记载,其表明在这一时期,已有大量的台州商人前往朝鲜半岛进行贸易,并且极为熟悉通航的路线,会运用天然的航标来确定方向。随着唐宋时期台州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原先各县入海的河道便显得狭小,无法容纳大量的商船,五代时便有人建议“(宁海)县北地坦夷,宜凿渠通海,引舟入渠,以通百货”[2]258。虽然这一工程因在规划时存在疏漏而未能完成,但也可见时人对于台州对外贸易的重视。
台州与朝鲜半岛的交流不仅仅限于商业贸易,在佛教文化上双方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台州是天台宗的发源地,佛教氛围浓厚,唐宋时期有众多的朝鲜僧人来此求法。在天台县的景德国清寺前便有一座新罗园,“唐新罗僧悟空所基,故名”[2]290。唐宋时期,台州与朝鲜半岛的联系极为密切,大量新罗人来此定居,也为台州的地域文化补充了新鲜血液。
四、地名学的特点
陈耆卿通过查阅文献、询问故老、搜集金石碑刻等方式对台州众多的地名渊源进行了阐释,并对其中有歧义的部分进行了考证,为台州地区地名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嘉定赤城志》作为宋代著名的方志,其在地名学上的成就有如下特点。
(一)地名释名数量多,比例高
据统计,《嘉定赤城志》共记载了1327个地名,作者对其中的331个地名的来源进行了解释,释名率达到了25%,若加上地名的别名与异名来源的解释,这一比例将会更高。华林甫曾对唐宋总志中关于江南东道(唐代的江南东道包括台州在内共23个州,大致相当于宋代的两浙路、福建路与江南东路的部分地区)地名的释名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元和郡县志》共记载了67条,《太平寰宇记》共259条,《新定九域志》共37条,《方舆胜览》共166条,《舆地广记》共40条。[7]119-120《嘉定赤城志》中对一个州的地名渊源解释数量便超过上述几部地理总志中对一个道的地名解释数量,同时也远远超过了《舆地纪胜》中对台州地名渊源解释的数量。即使在明清时期,卷帙更为浩繁的《大明一统志》与《嘉庆一统志》中,其对台州的地名渊源解释数量也仅有47个与90个,由此可见,《嘉定赤城志》的地名释名量之高。从释名率来说,《汉书·地理志》的比例是1.3%,《元和郡县志》比例是19.4%,《大明一统志》浙江省的比例是19.7%,《嘉庆一统志》浙江省的比例是25.3%。[7]与宋代同期的方志相比,《咸淳毗陵志》释源地名166条,释名比例是16.8%,[8]《景定建康志》释源地名300余条,比例超过20%。[9]由此可见《嘉定赤城志》的释名率之高。
(二)地名渊源解释细致详尽
同传统的地理志不同,《嘉定赤城志》对州、县等政区地名的解释很少,而是专注于乡、里、馆驿、桥津、井、泉、亭、阁、山、河等微小地名的渊源解释。宋代正处于中国古代地名学发展的过渡时期,由汉魏时期注重解释政区地名的来历,逐渐转变为明清时期以解释山川地名的渊源为主,《嘉定赤城志》对微观地名渊源的解释,便是这一趋势的反映。在对地名渊源进行考证时,作者也并没有盲目地照抄古籍,而是采用文字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详尽地对地名来源进行了辨析。
(三)地名命名原则的继承与创新
《嘉定赤城志》在对地名的渊源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对宋代之前的地名命名原则均进行了继承,包括应劭在《汉书集解》中总结的取其嘉名的原则,刘熙在《释名》中总结的因水为名的原则,《越绝书》总结的因事为名的原则,盛弘之在《荆州记》中总结的因山为名的原则,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总结的年号命名的原则,均在书中有所反映。在继承的同时,书中对于地名命名的原则也有着积极的创新与发展,如在卷十九记载道:“招贤洞,在临海县西六十里,因寺得名。”[2]210以寺观命名的原则便是由《嘉定赤城志》最早提出,书中还记载了悟空山、金仙洞、宝华坊、朝元坊等多个地名来佐证这一原则。陈耆卿还观察到台州地域倚山濒海,地形险要,是古代的军事要地,在此处发生过多次战乱,众多地名均与战乱有关。他总结道:“五邑聚落,往往以城寨、营栅、屯戍得名,如临海之新城、城门,黄岩之汉城、古城、建城、莆林城、孙恩城,宁海之堠城,则以城名;如天台之始丰寨、寿昌、松门、关岭等寨,则以寨名;宁海之栅墟、黄岩之栅岭、栅浦,临海之栅桥、栅村,则以栅名;又如大郭营之在临海,大营前之在宁海,女营之在黄岩,则以营名;黄岩有戍浦村、戍浦岭,郡城东十里有屯头,则以屯戍名。”[2]430通过对众多地名的考察,陈耆卿提出了以营寨命名的原则,这无疑是对地名命名原则的重要补充。古代地名的研究,以个体探讨占据主导地位,像这类以群体进行归纳探讨是极少见的。这也是《嘉定赤城志》对于地名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四)地名文化色彩浓厚
《嘉定赤城志》中的众多地名取自诗句,极富文化色彩。如和青堂便是知州叶守籈取用杜甫的诗句“云水长和岛屿青”命名的[2]43,名字极为典雅。书中对地名进行解释时也多引用诗句,富有深意。这是因为宋代时台州的文教事业发展迅速,众多文人均在台州任职时为台州的亭台楼阁进行命名。《嘉定赤城志》卷六与卷七中的官府机构,很多名字均为宋代文人所取,富有诗意。这些人的文化品位也决定了《嘉定赤城志》具有较深的地名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地名学理论著作,许多地名命名原则的归纳就是蕴含在地理总志与方志的地名渊源介绍之中。作为一部地方志,《嘉定赤城志》所蕴含的地名学价值极高,书中不仅详细记述了台州各处地名的渊源由来,还对部分存在讹误的地名进行了考证辨析,是台州地名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