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芒针治疗举隅
2021-01-08王天依杨铭
王天依,杨铭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00)
0 引言
胃下垂指直立位,胃大弯达盆腔而胃小弯最低点达髂嵴连线以下的疾病。中医其相关描述见于《灵枢·本藏》:“脾应肉……肉䐃不称身者胃下……肉䐃不坚者,胃缓”,此属中医“胃脘痛”、“腹胀”、“虚劳”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气陷。轻度胃下垂的患者不一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一定程度的胃下垂可导致胃肠动力与分泌功能降低,出现食少饱胀、食欲不振、恶心、嗳气及便秘等。常见同时存在消瘦、乏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胃-十二指肠两端依靠韧带等解剖结构的牵拉支持是固定不动的,食管与胃相连的贲门部、韧带的牵拉均起到固定作用,并与膈肌的弹性与高度、腹内压的稳定、腹肌力量强度及腹壁脂肪组织含量密切相关。而除了两端胃可向各个方向有限度地活动[1]。胃壁的张力情况分为四个类型:高张力(牛角形)、正常张力(J 形)、低张力(鱼钩形)、无力型(鱼钩形),后两种情况极易发生下垂。此外,若长时间脑力工作不注意休息,可能因中枢功能失调,自主神经紊乱,导致胃壁张力减弱,增加胃下垂的发病几率[2]。
胃下垂的患者查体多为瘦长型,其腹主动脉搏动可于站立位较明显;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因体位变化改变;因消化功能减弱冲击触诊闻及脐下振水音;亦常触到下垂的肾、肝等脏器[1]。诊断主要依靠X 线。以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距离分为:轻度:低于髂嵴连线下1.0~5.0cm;中度:低于髂嵴连线下5.0~10.0cm;重度:低于髂嵴连线下10.0cm 以上[2]。
现代医学尚无良好的方法,一般为对症治疗。首先保证营养摄入,其次少食多餐,食后可以适当静卧,亦可用药物辅助消化,嘱患者平时注意进行腹肌锻炼。必要时胃托治疗[1]。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轻度胃下垂通过芒针治疗会很快收获良效,不似服用汤药会增加胃肠负担,却能快速使气至病所,产生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作用[4],故本文意在对胃下垂的芒针治疗进行初步整理,以飨同道。
1 杨兆钢教授治疗经验
杨老认为:芒针通过深部的经别,沟通表里两经,促进其与脏腑的联系,治疗脏腑衰弱,中气下陷之慢性病[3]。具体操作:气海穴补法,缓慢升举阳气,感应放散至脐上方。再针中脘穴3~5 寸,感应放散至少腹与胁部。关元捻转补法。左侧大横、天枢、水道,平补平泻。此时患者感胃脘舒适,有温暖感及升提感。上穴均不留针,出针即扪针孔。百会迎随补法,足三里烧山火法,令气至病所。脾俞、胃俞、肝俞水平夹脊刺,深1~1.5 寸。胃脘胀加天枢;大便不畅用水道、归来、丰隆;肝气犯胃泻三阴交、支沟。下垂严重者消瘦、乏力、少腹重坠,水停胃脘,宜秩边透归来,深4~6 寸,捻转泻法,感应向少腹放散,并可有抽、麻、胀感[4]。
中脘为芒针重用穴,属任脉,为足阳明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甲乙经》:“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中脘主之。”“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主治一切急性和慢性胃肠疾患。芒针直刺中脘穴因针刺深度不同与毫针的治疗用意亦有不同。中脘穴深部经腹白线穿腹壁入腹膜腔,一般正对胃小弯中部,有迷走神经胃前丛分布[5]。故中脘直刺透胃腑,使胃蠕动加强,膈肌力量与胃膈韧带弹性提高,达到脾胃功能增强的目的[6]。
2 芒针提胃法
此为芒针的特殊刺法,如巨阙提胃法、梁门提胃法、胃周提胃法[7],这里以葛书翰主任的治疗经验为例[8]:巨阙透左肓俞,具体操作:取26 号7 寸长针,巨阙穴进针,将针尖缓慢透刺于左肓俞。此时使针柄与皮肤呈30°角缓慢上提,操作时手下需有重力感,令患者感到胃、脐附近上提。假使操作时不再有重力感,应将大部分针体退出,再透刺至左肓俞下,适当捻针并轻缓上提。提针共需20 分钟,患者留针休息10 分钟再轻缓出针。每日或隔日针一次,一个疗程针10 次。Ⅰ°胃下垂治疗1 个疗程,Ⅱ°Ⅲ°需3~4 疗程。在葛老的医案中亦见到在治疗一名Ⅱ°胃下垂患者时针与皮肤呈45°角的操作,以及治疗时间的不同:第一次提针20 分钟,出针后患者休息1 小时,第二次开始提针5 分钟,出针后休息10 分钟,经过10 次治疗患者腹胀明显减轻,纳食增加,20 次治疗后饭后腹胀、重坠基本消失[9]。
3 单穴鸠尾
康中才[10]采用芒针治疗胃下垂42 例,效果良好。操作:患者仰卧后,先找止针点:脐左下最明显的压痛点,相当于胃小弯处。取32 号毫针,根据胃下垂程度,以鸠尾穴至止针点连线长度选择针长。从鸠尾穴进针,双手配合,将针体沿皮下缓慢捻至止针点,再逆时针捻针,明显出现重滞感时轻缓提拔针柄,并保持此针感。左手辅助以“托胃”手法(虎口托住胃下级向上轻缓推移),患者感到胃部升提,当针提至皮下约2cm 时,再次捻转,以押手拇指按针尖处,刺手垂直重提3~5次,出针,再平卧3h。20 天后复查钡餐以决定下次治疗,每25 天治疗1 次,3 次为1 疗程。
4 双芒针搓提刺法
①许永迅[11]收治胃下垂患者90 例中芒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具体操作:嘱患者空腹,仰卧位。取5~7 寸24~28 号长针,第一进针点为双侧不容穴,沿皮下0.2~0.3cm 透向天枢,再以不容穴为起点,沿肋弓下缘1~1.5cm 的弧线,每隔0.5cm取第2~10 进针点。前五个进针点透天枢穴,后五个透大横穴。进针时刺手缓进,押手触到针尖运动。施双芒针同时同向搓提法(单向捻针并向上抽提,使患者有胃部向上抽缩感)2 分钟,留针30~45 分钟。配穴:足三里补法,强刺激全息第二掌骨侧胃穴,气郁者泻内关,腹胀重者公孙平补平泻。针毕以腹带固定。每日1 次,10 次1 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治疗2~3疗程。
②张连良[12]芒针治疗67 例长期胃下垂患者,效果良好。具体操作:患者空腹,仰卧、下肢平放,腰部稍垫高,用26 号7 寸长针,与皮肤呈30°角,两侧胃舒穴(其经验穴,位于脐上2 寸,腹中线旁开3~4 横指)同时进针,透向气海6~7 寸,向前捻转并提针,令患者有胃部热胀感且向上抽动,出针,若觉滞针可反向捻针,并让患者配合逐渐屈膝。再针气海1.5~2寸,足三里2~2.5 寸,不留针。最后卧床20~30 分钟。若胃下垂大于7cm,取胃乐穴(其经验穴,位于脐上1 寸,腹中线旁开3~4 横指),配中极,足三里。每日1 次,10 次1 疗程,休息3~4 天进行下一疗程。
5 曲衍海主任动态取穴法
吕美珍[14]针药并用治疗60 例胃下垂疗效明显。重度下垂:以双侧胃乐穴(水分上0.2 寸,旁开4 寸)为进针的起点透阴交穴6~9cm,每日1 次,之后每次进针点上移0.3cm,透刺距离逐步加长。当进针点移到提胃穴(中脘旁开4 寸)时,透天枢穴6~9cm,之后进针点沿肋弓下缘呈弧形上移,约1 个月即到胃愈穴(剑突下1 寸,旁开5 分),此时向下平刺12~15cm,为痊愈的终点。当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下2cm 以内,可停止治疗。中度胃下垂起始进针点为提胃穴,轻度为胃愈穴,法同前。患者感胃部升提时留针30min,其间行针2~4 次。配足三里补法,百会灸法。治疗后上托胃体,扎好腹带。每天治疗1 次,14 次为1 疗程。
6 胃上透提托芒针顿提
王涛[15]在芒针疗法治疗胃下垂的试验中,治疗组芒针结合脐灸与中药,对照组仅用调中益气汤,治疗2 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刺操作:胃上(脐上2 寸,旁开4 寸)透提托(脐下3 寸,旁开4 寸),刺至提托后左手按住针尖附近,右手持针柄向上顿提,反复5-6 次出针,再以腹带固定胃部。作者认为胃下垂的治疗除服中药之外尚需调动经络系统以固本强基,而芒针顿提有升举元阳、补气助运之功效[15]。
此外,亦有用胃下垂Ⅰ号穴、胃下垂Ⅱ号穴[16]、提胃与升胃二穴[17]等穴捻转提针治疗的案例,均有不错的疗效。笔者发现,这几种方案,除了杨兆钢教授的治疗经验是强调刺激穴位深部,通过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以及曲衍海主任的治疗经验是在脏腑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辩证取穴,强调跟踪疾病变化,动态取穴变化施治[13],其他几种方法都或多或少在手法上强调采用滞针、搓提、顿提等方式,笔者认为可以将其概括为芒针提胃法以及其发展演进的治疗方法。所谓提胃法,是运用古代针刺辅助手法--搓法, 搓而转之,造成人为滞针的特殊治疗手法,因为这种手法极易导致疼痛,一直作为针刺异常记载,而将其运用于胃下垂的治疗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疗效[17]。
在胃下垂的治疗中需要额外注意的有:针刺治疗最好于空腹进行。嘱病人注意不可过饥过饱,过寒过热,避免服食生冷,注意营养均衡。在食欲开始明显恢复时更不可暴食暴饮,要少食多餐,以期胃气缓缓恢复,待疗效进一步巩固。同时避免负重,避免机体承受额外的负担。此外,注意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力量与韧带弹性,以辅助治疗[4]。
芒针针体长,直刺深透,穴少而精,弥补了一般针刺的不足,能刺激人体深部,通过经络感传,气至病所,祛除深邪远痹。且搓提、顿提手法刺激性较强,可以充分调动局部经气,以期在胃下垂的治疗中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施术者要格外熟悉穴位局部解剖结构,在充分的练习中增强指力和双手协调配合的能力,熟练操作,方能在临床上最大程度地收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