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红色资源在四个维度下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1-01-08■石筠
■石 筠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并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革命根据地、抗战遗迹等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1]。吉林省属抗日战争爆发时期的主战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要支撑的红色资源,其中抗战遗址遗迹及革命根据地多达1200处,文化底蕴深厚,极具教育意义,为吉林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发挥东北抗联精神时代动能,大力弘扬东北抗联革命精神,将极大程度地助力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一、看——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吉林省被称为“红色吉林”,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是价值连城的瑰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在高校爱国主义课程中,吉林省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且最为宝贵的教学材料。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构建爱国主义教学第一维度——看,已成当代教育者关注的教育课题之一。
(一)品味吉林省红色资源特点优势
吉林省属抗战过程中,抗战时间最长、斗争历程最为艰辛、物资较匮乏的省份。吉林省红色资源多角度地记录了我党带领吉林省人民在关东大地上艰苦奋斗、追求自由和真理的历史实际,流传下来的红色历史故事也生动刻画了革命先烈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英勇壮举,彰显吉林人民的革命首创性。
吉林省红色资源诞生于吉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追求国家独立、民主自由的特殊历史时期,将吉林省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时期所做出的贡献清晰还原。例如,杨靖宇、陈翰章、曹亚范等抗联战士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不畏牺牲,为国家独立英勇奋斗,在艰难的斗争条件下视死如归,彰显了强大的民族精神[2];解放战争时期,吉林人民作为辽沈战役的中坚力量,在党的引领下支援前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巩固吉林解放区的同时为民族解放奠定基础。吉林省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民族精神的支撑,而且彰显着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求解放的坚实信念也为吉林省红色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吉林省红色文化具有历史生动性,是经得起时间、空间上的考验的优秀文化。
此外,由于地形差异明显,民族数量众多,吉林省红色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各地区都有着鲜明的红色文化特点。例如,东北抗联的抗战足迹主要存在于吉林省东部地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遗迹主要留存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各地区留存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迹,都折射着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都彰显着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统计显示,吉林省红色物质资源共计超过170处,革命纪念场所、战斗遗迹、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类型均包括其中。另外,红色非物质资源共计超过60处,其中包括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创作、革命文物等多个重要红色非物质资源类型[3]。这些红色资源在见证无数革命先辈为人民当家作主的辉煌历程的同时,也展现着在党的领导下吉林人民坚韧的革命精神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无限愿景,而这更是中国革命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充分利用吉林省红色资源效用价值
吉林省红色资源极具历史底蕴,生动直观,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信念、确立正确三观,追求真、善、美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吉林省红色资源还具有类别丰富的特点,不仅具有革命历史事迹、精神等意识形态的资源,还具有革命老区、遗迹遗物、烈士陵园等物质形态资源,为吉林省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强大支持。
吉林省红色资源底蕴丰厚,其精神源头和思想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吉林省红色资源是在党的引领下、在吉林人民艰苦奋斗下形成的珍贵历史资源,其中注入了党和人民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强大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等优秀品格的转化和继承,是爱国主义的传承,是巩固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坚实基础。
吉林省红色资源以革命老区、红色歌舞、名人故居等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深度还原了发生在关东大地上的历史事件。例如,陈展于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的宣传画报以及课堂书籍,一系列史实资料生动刻画了当年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所遭受的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吉林省红色资源更能使吉林省大学生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艰苦革命史,从而激发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的使命感,并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党和国家的富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二、思——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深化
红色资源及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学习研究吉林省红色资源及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除了简单地看,必然还要追溯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把握其历史传承性,思考为什么要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培养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明确大学生自身的责任和任务。
(一)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吉林省红色资源蕴含了我国在近代各阶段的战争时期中,共产党员的精神财富和优良品质,因此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来供社会人员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参观和实践。可以看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和普通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它更倾向于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精神,坚定对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
对于大学生而言,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它摆脱以往流行的、广为人知的抗日红色资源,专注于吉林省红色资源,运用其特有的情感和艺术、思想和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精神的洗礼。吉林省红色资源包含的先进人物和事例,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方针的孕育源泉。一方面,利用吉林省红色资源能够高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交互性,营造出融洽、和谐、生动的教育学习氛围,增强两者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大学生还未完全进入社会,心智不够成熟,在面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易受到大流文化的影响。吉林省红色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并无太大吸引力,它独到的、富于内涵的革命精神无法被大学生完全体会、理解。但是加强红色资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理念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需要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兴趣程度,推动吉林省红色资源“进头脑”。“进头脑”也就是旨在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让吉林省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爱国精神传承到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然后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增强“四个自信”,从根本上认同和理解吉林省红色资源的内涵。
(二)延伸吉林省红色爱国精神内容
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大学生吸收教师课堂上教授的爱国精神,也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培养具备东北抗联精神的爱国情怀,扩展延伸对吉林省红色资源的认知。
在新时代大环境,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理解必须延伸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上去。我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是公民的共同追求。大学生要加强对祖国统一的思想,在学习了解吉林省东北抗联战役后,思考的方向不能局限于东北抗联精神,应该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扩展到中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上去。大学生从此出发,正确认识祖国统一大业,在思想上始终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逐步加强对两岸在教育文化科研等领域的了解,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到两岸同根同源,增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互信认同。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深入了解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增强“五个认同”,做到同等对待每个民族文化,形成高校学生民族圈中互帮互助的融洽氛围。
如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迎合新环境的条件下,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坚持中国立场,怀揣世界眼光和国际胸怀,进行对外开放。中国立场就是在主权独立、人民利益、国家安全等国家核心问题上我国所展现出来的鲜明态度,其实质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内政和核心利益问题上不为他国力量所左右。我国应始终坚持中国立场,将其作为我国开放“底线”,顺应时代潮流,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国家发展进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同时,我国在进行对外开放时,也绝不挑战他国“底线”,不逾越“红线”,在坚持平等互利、双方磋商、平等诚信基础之上,做到互利共赢,不损失任何一国利益。
三、学——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近几年,随着吉林省抗联精神的开发,已经建成很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吉林省红色精神这一块,并不够深入,系统也不够完善,宣传不到位,很多学生不清楚红色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各高校应将吉林红色文化与时俱进地运用在高校爱国主义教学中,让学生面对历史、回忆历史,培育爱国情怀。
(一)学习吉林省红色资源深层含义
抗战时期,吉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理念,历经磨难取得战争胜利。这种炮火下形成的红色精神极具教育意义,值得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
首先,学习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延边“红五月革命”、十四年东北抗联、四平保卫战等历史事件,是抗战过程中无数民族英雄渡过难关、砥砺前行的不朽丰碑,其中都蕴含着勇赴国难、顽强拼搏等优秀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整合红色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优秀精神,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授课,使学生充分认识党领导吉林革命的艰苦历程,使学生感悟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历史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传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
其次,学习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学习和了解吉林革命斗争史,明确即使在战乱年代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竭力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吉林革命斗争史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群众为了保护人民军队而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展现出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当下,青年大学生应在学习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感悟强大的民族精神,对党和国家做到绝对忠诚,接受时代的考验,并不断强化自身本领,适应新环境、改造新环境,不断充实自我,为自我发展而不断努力,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规划吉林省红色资源教学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合理注入红色资源力量,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转变教学方式,采用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往单纯说理的固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程度。联系实际要求教育工作者明确学生心理状态,明确学生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建立与受教育者生活、工作、学习的共鸣点,始终将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流媒体等形式,带领学生观看红色资源专题片,联系时事政治,在宣传党史党情的同时,使学生明确新时代所赋予自己的重大使命,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
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选用创新理念,规避使用俗套的红色爱国内容。高校通过学习吉林省红色资源,找出具有特色的独到精神,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时代精神,传承并发扬吉林省红色资源。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程,在爱国主义专栏中着重强调吉林省人民进行红色战役、发展红色政权的事业,讲解其中的事例和革命精神。其中,东北抗联的内容是吉林省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教育方向,建立起专业、独立的内容体系。
四、践——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体现
“到基层中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4]。我国长期坚持运用专业知识结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高校教育,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题中,高校必须坚持这一根本原则,敦促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锤炼品格,将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落实到实践中去。
(一)以育人为原则注重爱国实践行动
知行合一,“知”是知识,“行”是实践,教育从来不是止于书本,而应该用于实践指导。为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军政训练的契机,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素质。吉林省红色资源中的东北抗联精神品质符合军政训练所要弘扬的精神实质,可以作为军政训练的训练科目和学习内容,通过开设讲解东北抗联战斗经历的军政训练文化课程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融入军政训练的同时拥有丰厚精神养料的滋养。高校也可以和当地的旅游部门携手,以高校学术促进红色资源挖掘整合,以旅游部门辅助高校育人成才。让学生们在这些有益的实践中把学习的知识转变成他们面对世界、融入社会、积极进取的能力。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理性爱国,面对不同形势,能够做出正确合法的爱国行动。大学生应培养开放包容、冷静自持的遇事心态,提升自身爱国主义综合素质。在大学生具备红色精神的条件下,高校需要引导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做出爱国主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蕴含爱国精神的。
榜样力量作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重点,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需要注重发挥吉林省革命先辈的优良先锋作用,引导大学生红色爱国主义思想走上正确道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中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革命精神,真正获得身体力行的感化。
(二)以社团为载体开展爱国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高校可以将吉林省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社团作为重要载体,积极创建红色精神宣传活动,大力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社团活动具有强大号召力,高校利用社团这一特殊平台,开展相关主题节日、纪念日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例如在纪念东北抗联活动中,以“传承吉林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建“学习东北抗联精神”班级活动、举办“发扬红色精神”公益活动等。此外,高校依托社团充分利用吉林省红色资源,开展“重走抗战之路”“重现红色风采”等特色的地方爱国主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深化理论认知,切实感受地方红色精神。以社团为活动载体落实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更好地丰富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获取爱国知识、感悟爱国情怀和内化爱国精神,进而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和理解。
在依托社团开展红色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时,需要关注好几个方面:第一,需要有专门负责人,加强组织和领导,使得实践锻炼朝着预期的目的、目标前进;第二,实践锻炼法蕴含多种多样的形式,具体运用时应因时、因地、因具体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选择不同形式;第三,对实践内容严格把控,选择具备丰富意义的内容,并做到持之以恒,使大学生能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吉林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留下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吉林省红色资源代表,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体现高校执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理念的重要方式,具有东北独特的地域特色。这对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巨大益处,而它作为复兴东北的首要精神支柱,也势必为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源泉和动力。本文运用看、学、思、践这四个维度对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研究,让高校能够走最优化的教育途径,让大学生能够对结合吉林省红色资源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更为透彻并牢记于心,体现于平时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