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把关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08邢佳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算法政治

■邢佳振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大数据时代,紧密衔接信息技术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当前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要因素。大数据算法逻辑下的信息把关是收集和分析用户互联网交互行为的前提,只有准确把握算法把关范式对信息内容的影响,才能更好抓住大数据带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算法把关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所构建的平等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同时被教育者和网络用户所接触,教育者作为单一的把关人主体已经不能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挑战。

(一)信息全覆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算法把关通过互联网算法构架出一个信息的流通屏障,通过对信息内容关键词的抓取和交互流量分析,进而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技术层面的把关覆盖了互联网内的所有信息,这是传统教育者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也为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海量信息中剔除无用的信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度筛选出符合教育目标、有益于提高网络用户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内容。对教育者而言,全面及时处理过多的信息并形成有计划的教育内容是难以实现的理想状态下的把关效果,加之教育者个体自身素质的差别,依靠人力把关的实际效果也将参差不齐。因此,大数据算法逻辑下的信息把关就可以弥补人力的不足,几乎可以覆盖互联网中全部信息。教育者借助技术优势可以根据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用户的网络思想品德的表现状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育。当前教育者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注重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着力提高网络用户网络参与的思想道德水平。由此可见,教育者不仅要在准备教育内容时在过载的信息中筛选出优质内容,还应当对其进行加工完善,向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取代图文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利用大数据的统一信息采编和格式适配,打通多个渠道的媒介融合,更符合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

(二)源头可追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正向

信息在互联网中的流通是不受社会关系限制的传播,任一信息都可以逾越社会关系的界限进行传播。尽管处于平等的信息环境之中,网络用户仍然难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某些特定素质,因此网络用户在自由表达观点时则会表现得更加随意,在进行信息把关和二次传播时难以全面具体地判断到其传播内容所隐含的价值观是否正确。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传播的隐匿性,网络用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表观点以逃避道德的约束。特别是经过多次传播的信息,追溯其信息源十分浪费物力财力。大数据算法则能从信息发布伊始就严格把控信息的来源和流向,并对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的互联网行为进行实时抓取,为信息的匿名传播加上一层强有力的监管。法律法规是网络空间的底线,但在此基础上,混乱无序的信息内容包含着多元的社会思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的外衣广泛传播,此外也有境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自由传播进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可以说网络信息极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泛滥的、虚假的、无序的信息[1]。大数据算法始终贯穿于信息发出到接收的全过程,能够时时追溯信息的源头和扩散范围,并且能够及时切断信息传播的渠道,从而保障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信息流中占据主流位置,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三)管控有限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更加广泛

网络为用户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作为独立而虚拟的个体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关系约束而对某些话题发表观点,甚至也可以成为某个网络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虽然人人都可以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声者,但是不代表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2020年公布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内容生产者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社会道德规范,不能侵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2]。大数据算法虽然在内容发布时设立了严格的第一门槛,同时能够追踪每个人的IP地址,从而锁定其现实角色,但是往往这些人工技术是不被任意允许的。因此,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用户在网络空间仍然具有充分的话语表达权,大数据算法并未因此而限制用户的发声。当用户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得到极大的提升时,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贴近网络的亚文化群体,鼓励亚文化展现出更多种类的形态,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亚文化中占据思想引领的地位,进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从用户的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转化。任何圈层都存在壁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网络亚文化并行发展,只有深入亚文化圈层之中,充分了解各种亚文化的发展路线,才能够充分调动起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户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时,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效能、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

二、算法把关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大数据算法尽管为信息筛选提供了难以比拟的便利,但仍然在科学外表下受人的意志标准所控制,过于依赖关键词的抓取,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一)机械性把关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

无论人还是技术,把关人的角色始终处于信息流通的把控位置。以往教育者充当把关人角色,可以更好地对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赋予一定计划、一定目的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掌握较强的舆论导向。在数字信息时代,教育内容的传播门槛被打通,受教育者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成为拥有选择权的“用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技术不仅提高了网络空间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还给予了他们更大的权利,自主选择所接收和输出的内容。但实际上,真正管控一手信息取舍的依然是技术,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大数据算法逻辑下主客观相结合的结果。

大数据的算法推荐是以人机交互为基础,内容推荐往往会受制于智能语言的关键词识别。算法规则通过识别已经设定好的敏感词汇或不良内容进行过滤,但是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某些错误思想则不能被准确地识别。智能语言识别无法完全学习人类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因此,基于现阶段的算法把关是低智能化把关的过程,不仅会因为用户的重复选择而不断推送相似信息,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固化其原有的思想观念,还有可能传播各种错误思潮,加深人们的错误观念。从“人-网络-人”的传播范式来看,这种信息交互方式取代了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价值观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中的“过滤器”作用。

由此可见,算法逻辑下的信息把关过分依赖于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逐渐发展成算法筛选后的信息分发过程,尽管在演化成选择性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强调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去中心化越来越凸显,信息从发出开始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容易使教育者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难以扩大教育内容的辐射群体,以致于部分用户所接收的价值观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本规定的轨道。

(二)屏退异质信息堵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

信息反馈和调节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整合信息并进行适当调整,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垂直化、精准化发展。算法把关会模拟分析用户的喜好从而推荐类似的信息,自动屏退用户不感兴趣的异质内容,长此以往构成了一个不全面的知识结构,甚至会被局限在信息茧房当中。在网络空间中,因为其特有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诱发用户的个人喜好得到充分表达,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网络行为,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数据分析下的人物画像。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一般不能及时意识到这种信息的桎梏,反而可能会在网络舆情爆发的时候,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相互聚集,形成情绪化、非理智的网络虚拟共同体,无形中筑起一道高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隔墙传音。

情绪是最能引起群体共鸣、激发群体共振效果的因素[3]。网络集群发展成一个短期的共同体时,社群中的每个个体都会通过不断发声,传递具有同类本质的需要,以此来提高群体内部的同向的呼声。算法机制会根据用户的主动需要而持续推送相关信息,这种“技术赋能”为社群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在间接抑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虽然算法把关可能过滤掉某些偏颇、激进的极严重错误的信息,但是用户依然可以在评论、转发等交互行为中寻找志同道合的群体。因为算法的个性化推荐逻辑在筛选信息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用户的个人需求而不是价值判断,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推荐优先级偏后,甚至可能被算法自动屏退,以致于在面对网络集群行为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举步维艰。社群中的成员不断受到同质信息的包裹,逐渐增强群体内部的共识,再次自动屏退异质信息,逐渐失去对外界全部世界的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当发生集群性的非理性表达时,教育者尽管能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无法深入群体内部进行有效的互动,因而会造成很多无效的互动。再加之信息社会对教育内容的质量和速度要求之高,事件反转等现象常有发生,如何做好舆情危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灌输和反馈调节,仍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低质信息泛滥削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转化

任何互联网之中所传播的信息都离不开流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然要以流量的维度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但是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为了持续获得用户的流量,算法把关看似是强调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要,但实际上是出卖了信息的质量而获得用户的持续流量。低质化信息最大的特点就是碎片化、快餐化,内容简单且缺乏思想深度,趣味性重于思想性。流量是用户接收信息的依据,没有流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空间中毫无作用,由此迫使教育者生产的教育内容也必须符合当前互联网传播的流量规则,才能实现“人-网-人”的信息联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数据算法的把关本意仍是为了增强互联网平台流量,通过识别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分发相似的信息,其中不乏有偏颇、片面的低质化信息,而用户在获取信息时无暇深究,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

一方面,在低质化的信息环境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虽然可以按照一定的体系脉络进行设计和传播,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同样按照这样的体系脉络为用户所接收,只有被分割成多个主题,才能为算法预设的逻辑所识别和推荐。网络舆论更新频率快、周期短,用户对同一主题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散,算法无法识别内容的连续性,只能抓取用户的喜好变化和行为表现,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效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传播还表现为用户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片面解读。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成为信息的原创者,但受到网络中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各种异质信息肆意泛滥。算法在信息把关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过滤器的作用,而职业“把关人”在面对信息的交互时还必须有及时的交流沟通,才能实现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这种及时性交流是面对面交流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的互动。因此,完全依靠大数据算法的把关就会造成用户黏性不高,信息的转化率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不能深入人心。

三、算法把关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

算法把关在浩如烟海的数字信息时代有其独特优势,对信息的及时处理和个性定制都是人力把关所不能相比的,但是网络空间的教育活动不能只依赖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仍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一)守住主阵地,加强网上网下联动

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教育体系,教育者和网络用户始终具有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尽管网络的虚拟性掩盖了其网络中的现实社会关系,但本质上仍然是现实关系在网络社会中的反映。因此,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然要做好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互通。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不具有明显的确定性、可控性,但是,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是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控可操作的。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中的行为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所以必须要守住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要主动吸收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对当前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借助大数据的便利拓宽教育思路。青年是网络用户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尚未形成科学认识的时候,极易受到网络空间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加强网下教育,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还应当拓展网上教育形式,搭建网上教育平台,全面了解青年的思想状况,及时收集分析其网络行为表现,再有所针对地进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网上网下的相互联通。

面对既定群体设计网上与网下的相互联动时,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结合大数据技术建立长期的数据跟踪,才能对教学效果取得更为准确的反馈。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大多数网络用户来说,缺乏准确的价值判断,往往会迷失在多元价值的信息沙漠中。因此,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不仅要放在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上,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追踪反馈体系,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把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到最广泛的人群中去,提高不同层次的网络用户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不受异质信息的困扰。多元把关是教育者和计算机算法紧密结合的把关范式。算法把关只能实现技术层面的过滤,优质内容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根本前提。尽管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所生产的优质内容结合算法推荐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者-网络-网络用户”的传播渠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由教育者把控教育内容而构建的拟态环境,在算法的推荐下这种拟态环境的边界更加宽泛,但是网络用户的自由选择仍然需要计算机算法的强制规范,技术的把关是大数据时代必不可少的环节。

人力把关是内容生产的关键环节,但教育者作为把关人不再局限于信息的筛选和重组,而更加注重优质的一手信息。李钢提出“把关理论的‘理论内核’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社会监控的能力”[4],也表明了教育者在进行网络传播时始终承担着主导教育活动的职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指明了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更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质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到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网络用户群体中。在全面深化把关职能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将“三个把握”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首先是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需要,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的主旋律。其次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加强网络空间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鼓舞网络用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再次是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纽带,广泛弘扬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撑。

(三)注重用户需求,强化议程设置

大数据时代普遍强调用户的个性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创新发展也需要从信息的“需求侧”向信息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内容建设需要充分尊重网络用户的主体需求和人文关怀,丰富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才能极大程度地调动网络用户互动的积极性,提高信息的有效供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目的。

教育者可以借助智能算法推荐,明晰不同用户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适应网络用户选择性接受的特征。此外,通过对网络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可以建立反馈评价体系,及时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实效性,查漏补缺。“加强的前提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科学化,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与探索用户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规律。”[5]由于网络空间的网络用户受众覆盖面广,涉及人群较多,因此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着眼整体网络用户,有计划地针对一部分网络用户的需求导向,贴合其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群体心理问题等方面,使网络用户在接收信息时产生同频共振、情绪共鸣的效果,增强教育双方持续良性的互动。

用户是传播的最终落脚点,决定着传播活动能否具有价值和正效果。因此,教育者在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设置时需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在议题选择上把握用户与议题的关联度,做好在追踪热点问题之外还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其重点关照的网络用户群体构成、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特点;二是强调议题时利用多媒体矩阵传播实现对群体内部的不同个体差异性对待,注重话语表达,确保网络用户持续关注议题;三是构造议题加强互动时要保持互动的时效,保证议题热度,同时对错误观点及时做出反应和回答;四是对党和国家政策进行概括、提炼和阐述时,创新议题设置的角度和方式,多角度、多方式突出议题。

(四)营造清朗氛围,弘扬先进文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是因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氛围,提升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建设,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无归责性”的传播环境。网络育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最集中的功能体现。“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6]。文化有先进的和落后的之分,网络文化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先进的网络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能够成为教育者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素材,同时也能充分调动网络用户的参与性。落后的网络文化既可能成为腐朽文化、封建文化网络传播的外衣,也可能渗透各种错误思潮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浓缩了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隐含着与主流文化相互排斥的内容,尤其是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相互交织,普遍存在正向价值观失位、理性模式失序、文明表达失声等问题。

网络文化是技术赋能文化的结果,不同技术的应用对其在文化场域中的特定人群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普遍具有该技术所带有的特征。这种影响及与之相对应培养的能力,是个体自身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差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当今中国最先进的文化,也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新的历史交汇期,只有加强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浑厚传承,顺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将这种厚重底蕴传播出去,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依托于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数量庞大的信息符号背后仍然是人的思想行为等思想道德要素。因此,算法把关在技术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创造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便利,但是,在这个信息开放自由的公共平台之上,仍然是人借由技术的表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掌握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抢占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随着网络社会发展的理性回归,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满足,行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算法把关机制边界和效能也会越来越完善,仍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者算法政治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哪种算法简便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