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统编教材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浅析统编教材视角下小学生阅读有效开展策略

2021-01-08福建省福清市北亭中心小学林云英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书籍漫画文本

■福建省福清市北亭中心小学 林云英

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具备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而统编教材更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训练体系双线并构起来的,选编的课文按照一定的标准以单元形式串接,通过螺旋上升,不断巩固、提升。

一、现状分析

(一)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因此,在阅读课程中,当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时,代表学生正在与文章及其作者展开沟通交流,在这时教师应该注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不要随意介入其阅读,以此保证学生和文本间的充分交流,然后再组织展开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会采用条分缕析式的方法,先人文肢解与分割教学内容,将其变成不同条块,而且更多会以自身为主体展开理性分析以及理论知识教学,难以将“教”与“学”位置摆正,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参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难以按照自身想法展开学习,只能遵循教师想法,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阅读学习兴趣。

(二)教师能放不能收,百花齐放无实效

教学中不乏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会将阅读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身想法展开积极体验,以此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从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展开点拨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再鼓励学生展开文章的朗读或者背诵,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也不乏一味追求放,为能很好做到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虽然产生了丰富的个性的阅读体验,但是未能很好地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课堂上,教师只收不放,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主性;能放不能收也会影响到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顺利展开。

二、阅读开展的策略

(一)“导航”解读文本,习得方法

教学实际上就是主体和文本间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应该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模式创新,并充分认识到课本是进行这一互动的根本依据。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得到的,其内容更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可以将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他们探究未知的好奇心,充分感悟语言美,使他们的想象力、感知力以及情感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教材中的语言文字不仅非常规范,而且十分优美,表现力极强,极具分析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反复思考的需要,而且在反复思索中能够获得不同感悟,提高他们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语言美的欣赏力,为他们语言驾驭能力提高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阅读教学目的之一是发现隐藏在文章里面的表达技巧,学习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前后勾连、衬托伏线等技法。文本阅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通过精讲一篇,引导学习、发现表达秘钥,再通过学生的自学尝试,寻找发现这一秘钥,尝试运用这一秘钥。其实常规学习的课文相当于一篇一得,选取其中一点研究,让学生学通透,那么课外的辐射就更能有深度和广度了,就能在表达技巧的习得上有所收获。

(二)“甑别”指引内容,提高效能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提出:“补课以及提升作业量都不是能够使学生变聪明的方法,阅读、阅读、在阅读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阅读不是“数量居上,质量居下”的“攀比”,而是需要有实效性,注重知识的吸收处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引好学生的阅读内容,注意甄别,提高效能。

一是助其甄别。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史学名著,更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读物,才能帮助学生甄别书籍的优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喜爱阅读的书籍中发现问题并给出指导。儿童读书对书籍更多还是感性认识,只要阅读内容具有足够的趣味性,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快乐,他们就会更为主动地投入阅读中。实际上兴趣才是知识学习的动力,只要具有足够的兴趣,学生就会坚持读下去,直到厚积薄发,爱上名著阅读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回想儿时每个孩子都爱看的连环画,不正是漫画的前身吗?完全可以说连环画属于一代人的启蒙书籍,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代小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卡通漫画有《父与子》《阿衰》等,各种色彩亮丽、幽默风趣的儿童绘本也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虽然这些漫画和中外名著相比文学性较低,但是阅读更多还是个人行为,采用强迫的方式必然是徒劳无功的。如果说经典名著是山珍海味,但不是儿童稚嫩胃口能够消化的,而漫画则是儿童最喜欢的香脆薯条,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要鼓励小学生都去阅读漫画,而是希望教师在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时候,不要误导或者强求他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只要他们能够阅读就可以了。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理解后,他们便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漫画到绘本再到文学书籍就都顺理成章了。

二是帮助推荐。学生喜欢情节生动有趣的书籍,不爱文质兼美的文学书籍,这使学生的阅读面狭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注重课外读物内容和体裁的广泛性,内容上可涉及文学、科学天文、历史等;体裁上包括故事、小说、游记等。部编语文教材有着各种类型的文章,将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整合,形成了有目的的教读、自读和鉴赏性的课外阅读组合。当学生对某篇课文或某位作者产生较强的兴趣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直找同类型的文章或书籍展开阅读,使学生不断发现美文,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己的阅读史。

(三)“评价”守护兴趣,激发热情

一是读书报告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读书或讨论会。教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讨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阅读材料,拟定大概的讨论方向。向学生介绍书籍,指导阅读做读书笔记。讨论会,出示题目,明确要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言,乐于表达。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巧妙穿插奇闻趣事,增加讨论的趣味。最后总结,提出要求与希望,并布置下次读书会的题目。

二是开展活动,促进提高。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背诵古诗文,精彩片段或故事演讲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机会,看谁的知识多,故事讲得好。

猜你喜欢

书籍漫画文本
鲁迅与“书籍代购”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书籍
MINI漫画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