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途径探究

2021-01-08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期
关键词:热身篮球运动身体素质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篮球运动是高校中一项普遍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篮球运动项目中,对学生身体各个机能有着较高要求。如果学生身体素质差并且保护意识不强,极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亟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高校篮球运动损伤概述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篮球运动出现的损伤主要是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管系统上。与此同时,伴随着激烈的运动比拼,膝盖和皮肤是主要受到伤害的部位。

二、高校篮球训练中运动损伤常见部位

(一)膝关节

在篮球活动中具备移动速度快和对抗性强等特点,膝关节是篮球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其原因是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降低身体重心并且下肢体保持屈膝状态;与此同时,篮球运动需要学生不断保持前进,在身体重量和惯性的影响下,膝关节遭受较大冲击力,造成膝关节损伤[1]。

(二)踝关节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造成损伤的程度也很大,仅次于膝关节损伤。主要发生在争抢篮球、跳起投球落地或不小心踩到其他人脚上时,它属于急性扭伤,通常情况下足内损伤现象最常见。在篮球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加以重视,未进行有效热身,造成踝关节僵硬状况,在此时进行跳跃和转动等动作,踝关节不能保持应有的强度,造成韧带损伤。

(三)腕关节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篮球的传递都是通过依托传球的动作完成的。快速传球不仅对速度要求较高,而且也更加注重隐蔽性。因此,队友之间接球都是通过腕关节发力,如果球力冲击大,就可能造成腕关节损伤。

(四)腰部位

腰部是学生进行活动的枢纽部位,在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后转、跳入半空和篮下抢球动作使用频繁,更加容易造成腰部扭伤。作为常见的扭伤有急性和腰肌劳损两种方式,造成损伤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技术不规范或者对抗激烈。受伤的部位如果较为严重,治疗困难且不容易恢复。

三、高校篮球运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原因

(一)防范意识较差

避免发生运动损伤的方法是进行有效预防,而在现阶段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往往只是随口说几句就敷衍了事,未能进一步贯彻落实。针对此种情况,如果教师未能合理安排防范意识差的学生,学生身体超负荷进行训练容易造成身体损伤。篮球比赛中通常具备较强的对抗性,学生需要加强控制自身情绪,形成防范意识,如果出现情绪波动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强烈的胜负心和畏惧心就会出现不合理行为,造成运动损伤。

(二)动作不够规范

教师在开展篮球运动基本动作示范时,如果动作不规范或者未遵循规范,就会直接造成运动损伤。在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各项运动技术具备熟练的基本功,动作标准规范,否则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运动和比赛,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手指或脚踝挫伤等。

(三)身体素质较差

篮球运动训练中跑、投和跳的动作较多,具备强烈的身体对抗性,对学生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调查当前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肌肉缺乏强大力量,各个关节和韧带也不具备稳定性,身体素质难以抵御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自身体质较差的客观因素影响下很难完成标准的篮球动作,造成身体机能不同程度受到损伤[2]。

(四)准备环节不够

准备活动也是篮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适当的准备工作能够让学生身体机能进入最佳状态,为后续运动奠定基础。篮球运动中包括的动作较多,只有完成运动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而在现阶段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没有重视准备活动,通常象征性的运动几下,并未起到实质作用,造成运动损伤。

(五)场地设施落后

近些年,高校已经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场地和设施已经有明显改观,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相关设备和场地相对比较落后,地面仍旧是水泥,存在不平整、产地留有石块或者出现裂缝的状况,为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埋下安全隐患。

(六)缺乏科学安排

大学生性格、注意力和状态也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如果学生在心情较差的情况下参加比赛,就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部分学生对比赛过于紧张,出现身体坚硬和动作徘徊等情况。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提升篮球运动效果的方法不仅仅是加强训练。如果长期处于超负荷运动阶段,使得人体器官无法承受压力,导致慢性损伤,降低肌肉收缩力,严重限制伸展性。

四、高校篮球训练中运动损伤预防途径

(一)提升防范意识

首先,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身体素质和篮球技巧。为有效保护学生安全,保持有序规范训练,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热身准备工作是最重要的内容。其次,尽管篮球运动注重强调比赛性,但在运动过程中严禁出现不遵守比赛规则的对抗,教师应当明确篮球运动过程中相关规定。再次,学生篮球基础存在差距,为提升篮球训练的效果,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指导,实现“因材施教”目的,引导学生从简到难逐渐递增难度,使得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训练效果。最后,针对难度较高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动作,教师在讲解完成后,必须强调动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学生自身防范意识,保障能够应用正确规范的动作,切实保护学生安全[3]。

(二)规范标准动作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应当从基础做起,篮球运动较为复杂,更加需要注重动作基础。对于学校篮球课程来讲,高度对抗性、动作优美性以及竞争性并非是训练的重点,教师首先应当将动作规范性放在首要位置,学生基本动作准确无误,才能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训练开始阶段,教师就应当传授学生正确动作和基本准则,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极有可能形成错误的认识和动作,在后续训练中难以纠正,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学校篮球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高校篮球训练中应当加强安全性和标准技术的重视程度,为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有效解决,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应急救助部门,发生损伤状况能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处理。学校应当设立应急救助通道,依据训练安排合理规划,通常情况下,夏季为篮球损伤的高发时期,针对可能发生的损伤情况做好应急预案,为日后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体能训练

1.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要求具备较强的力量,力量是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着运动安全。为有效提升学生安全防护,应当以学生实际训练情况作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由于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发挥力量,学生如果无法有效发力,就会因错误发力损害身体机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篮球的运动场景,组织学生在不稳定环境中进行练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力量稳定性,避免因未能完全掌握运动技巧造成运动损伤。

2.速度训练

篮球运动中除了力量要求外,也更加注重学生的速度。速度快的学生通常能够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打破重重阻碍获得最终胜利。因此,在学校篮球日常训练过程中,速度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授给学生正确持球跑步的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跑步速度,避免发生摔倒踩踏事故。

3.协调和灵敏训练

灵敏度是指学生能够基于运动中实际发生的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控制肢体变化。篮球运动中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在具体比赛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篮球比赛而言,不仅仅考验学生专业技巧,而且对灵活性要求较高。在正式的篮球比赛中,学生需要自己判断赛场中现状,寻找最佳方法合理调整,增加队伍整体分数,获得比赛最终的胜利。学生灵活性和协调性提升,不仅提高比赛质量,而且保护学生的安全,避免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四)重视准备活动

做好运动前准备环节能提升运动器官的愉悦性,调动身体各方面机能。例如:拉伸肌肉以及活动关节等活动能有效增强韧带、关节以及肌肉的柔韧度,避免在进行正式的篮球运动中出现损伤。在热身环节,可以组织学生慢跑、做健身操、高抬腿和跨步等活动。目前部分学生在正式进行篮球运动前没有进入热身环节,篮球训练的教师应当向学生说明热身环节的作用,组织学生有序进行热身活动。在热身环节监督每位学生情况,确保学生进行热身活动,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4]。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在篮球运动后热身的作用,运动后身体内部形成大量乳酸,导致肌肉酸痛。在经过适当放松后,例如慢跑和拉伸活动,有助于分解乳酸,消除身体疲劳,恢复身体健康。

(五)做好检查工作

篮球运动对场地和设备要求较高,直接关系到训练能否有序进行,落后的篮球场地和设备也是造成学生受到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上课前做好检查工作,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因不规范的场地和器械给学生带来损伤。如果场地坚硬、光滑、有裂纹或者不平整,学生在跳起落地后容易出现摔倒,造成膝关节损伤,长此以往甚至会患有膝关节疾病,限制学生成长发育。因此,应当及时做好检查工作,确保设备和器材规范符合使用标准,修理已经损坏的设备和器材。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运动场地的大小以及球架和场地间的间距,如果运动场地较小,学生容易在抢球时发生意外,学校和教师都应当加以重视。

(六)合理安排运动

篮球运动是一门将训练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确保不会出现运动损伤的前提下完成训练任务和目标。为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平时日常训练中,应当将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等众多方面结合起来。如果基本素质较弱,肌肉和力量也会减弱;而在平时日常训练中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通常缺少勇敢拼搏精神,教师对此应当加以重视,培养学生坚强品质,能够完成基本训练任务。其次,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有所不同,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依据每个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活动,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适当减少身体素质较弱学生的运动量,针对理解能力慢以及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强化动作要点,提升动作熟练性和标准性。最后,学生如果出现疲劳现象,身体器官机能降低,与此同时,学生状态不佳时,神经中枢系统会出现迟钝等状况。因此,及时调整训练内容,甚至停止训练,避免发生损伤的状况。

篮球运动备受学生喜爱,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因此,教师应当从训练方法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运动防范意识,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发生损伤和造成事故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热身篮球运动身体素质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幼儿篮球运动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when与while档案馆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