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体质健康视域下高校武术发展策略
2021-01-08孙昌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孙昌辉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时,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降低,体质健康发展情况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依托对体育教学内容、模式等的改革,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其中,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对其教学策略、手段展开优化是必然选择。
一、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现状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由于其属于选修课,因此在内容安排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涵盖散打跆拳道、拳击、太极剑,各种武术套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男生武术学的是自由搏击,女生学的是太极和搏击健美操;男生初级刀术,女生初级剑术。
当前,虽然高校中有大量学生愿意选择武术课作为选修课,即参与武术课教学的兴趣更高,但是这样的兴趣维持时间相对较短,特别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存在着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大幅下降的问题。此时,翘课、厌学、转课等问题的发生概率随之增高[1]。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大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依赖于影视作品、小说、漫画等方面,并不真正意义上了解武术的本质与内涵。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理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学习兴趣下滑。同时,在实际的武术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对学生肢体协调性、柔韧性方面的要求较高,提升了学习的难度水平。另外,部分教师还持续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是急于求成,导致高校武术教学的效率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二、高校武术教学在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
高校武术教学在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第一,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武术练习对个体的肺活量要求相对较高,以初级长拳练习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呼吸系统机能增强现象需一般会持续8~9 分钟。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达到增强学生心脏与肌肉发到程度、心的储备力等作用,体现出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有效强化。
第二,促进大学生身高的增长。在武术运动中,要求大学生机体的所有关节均在正常范围内充分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推动着大学生身高的进一步增长。
第三,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依托高校武术教学,学生的速度、柔韧度以及力量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以速度来说,武术套路动作中包含着多样性的动作,各个动作均要求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现对学生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的锻炼。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体质健康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优化调整学校武术课程内容
现阶段,武术教学在小学、中学等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均有涉及,但是受到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生理特点的影响,引入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性。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开展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剑术、枪术、太极拳、对练、整套套路练习等,旨在保持学生柔韧性,发展与提升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爆发力、灵敏性等综合素养,并引导其深入体会中国武术文化的思想。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充足性,且体现出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适应,必须要对学校武术课程内容展开优化调整。以擒拿系列专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教学中,除了要保留以往的武术文化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擒拿技理体系内容的教学之外,还要着重强调对“健康第一”理念的凸显,向学生讲解“擒拿健身”“以武修身”“大学生体测训练解析”等主题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邀请武术队毕业老队员等专业人士,以线上直播交流的形式向学生分享自己的习武趣事,或是对学生进行技术指点,丰富教学内容,贴合社会主题,推动高校武术教学的升级。
(二)设置网络公开课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对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与深入,对高校武术教学来说,其也可以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对现行的教学模式、方法展开更新调整。实践中,可以依托互联网开设网络公开课,即构建网络智慧课堂,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在网络平台中展开学习交流,讨论武术理论知识,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效率效果。同时,在网络公开课的支持下,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随时随地下载、获取武术教学视频资源,促使高校武术教学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师生在网络公开课中可以展开更深入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实现对学生武术知识的巩固。
在设置网络公开课时,相关教师需要着重关注单节公开课的时间长度、课程安排的频率与数量,将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关注网络公开课的内容、形式丰富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展开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纠正学生对高校武术教学的错误认知,发挥出高校武术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优势。
(三)开发高校独有的武术运动软件
“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条件下获取教学资源成为现实,基于此,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当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以及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发出针对性的武术运动软件(也可以在体育教学软件中开设相应功能模块),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全面地获取武术知识。在该运动软件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参考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下载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储备,指导学生正确展开武术练习与实践。依托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武术锻炼规范性、标准性较差的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学生能够在练习武术技能时就掌握正确的方法、接受正规的指导。
依托武术运动软件,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展开武术练习的安全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实践中,软件替代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意见,减少学生出现动作不规范、锻炼强度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学生随时都可以在正确的指导下展开武术锻炼[3]。此时,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武术锻炼质量与效率也实现提升,达到强化高校武术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
(四)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武术教学模式
作为体育选修课,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并让其掌握一定的防身技巧。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建立起“线上+线下”混合的武术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效率效果。实践中,教师可以在线下教学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帮助学生掌握武术学习技巧,并带领学生展开实践;可以在线上教学中与学生在多个平台内交流,包括微信、QQ、微博、专门的教学平台等,当学生在课后练习时遇到问题,能够立即获取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与解答,延长学生武术学习、锻炼的有效时长。
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联合其他班级的教学,形成武术讨论交流群,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群内展开讨论与经验交流,思维互补、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五)引入武术动态层次化教学方法
对大学生而言,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素养差异,体育及武术基础不尽相同,学习目标与需求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若是教师始终应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则不仅无法切实满足所有大学生的武术学习需求,而且也难以激发、维持大学生的武术学习积极性。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相关教师在实际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引入动态层次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效率效果,实现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强化。
实践中,要求参考武术技术特点、大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现实需要,设计多个层次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设定传统讲授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独立学习法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法。其中,在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技术教学中,实施传统讲授法即可,对学生的行为动作进行规范,保证教学质量;在进行三路长拳的技术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法即可,让学生相互指导、共同练习,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实施独立学习法即可,针对学生的体质差异形成针对性的练习方案,保证学生练习强度的合理性,推动所有学生身体素养的更好发展。
(六)重点关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因此在高校武术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提升学生的疾病防范意识。实践中,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保证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充足性,增强学生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4]。
教师可以使用华为运动健康、薄荷健康或是学校武术运动软件等多种平台,让学生以“每日打卡”的形式坚持每天至少30 分钟的体育锻炼,或是武术练习,并将这样的打卡连续情况与期末评价、日常学习评价相挂钩,让学生养成每日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养。
(七)营造武术文化氛围
结合前文分析能够了解到,大学生虽然对武术教学充满好奇心与兴趣,但是这种兴趣的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课堂学习的时间延长,其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则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出武术学习在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效果,也难以实现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养成。基于这样的情况,应当在高校中营造武术文化氛围,持续、长久的对大学生的体质、心理、精神产生积极影响,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升级。
实践中,可以将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依托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展开多样性的武术活动、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高校武术教学,深入了解武术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长久的加入武术学习中,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养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出于对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考量,对其教学策略、手段展开优化是必然选择。通过优化调整的学校武术课程内容、设置网络公开课、开发高校独有的武术运动软件、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武术教学模式、引入武术动态层次化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等手段,推动了高校武术教学的升级,达到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养的效果。